“贴心法官”李静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疫情暴发以来,一向热心肠的她,十分担忧身处一线的防疫人员,为了尽自己所能为抗击疫情出钱出力。她主动向院党组织缴纳了1000元特殊党费,又向民和县委组织部缴纳了2万元特殊党费。平时工作中的她更是一个秉公办案,亲民为民、清正廉洁的“好法官”。她就是民和县人民法院速裁团队四级高级法官、青海省妇女联合会兼职副主席,多次被评为省市县三级法院先进个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的优秀法官李静。

乐于助人有爱心

二十多年来,李静在办理案件的同时,积极帮扶困难当事人。给群众送过米面油、电褥子、衣物,也给他们买过车票,付过饭钱、住宿费,付过赡养费,替癌症患者缴纳过党费,还替困难大学生交过学费。

2010年,她得知同事的妻子患有尿毒症,就每年送去生活必需品和1000元帮扶金,十年间从未间断过。其实她的家里并不富裕,自己身患慢性病,也需长期服药,家里还有90岁的母亲和患有抑郁症的弟弟需要照顾,但她从没后悔过自己所做的一切。她告诉记者:“这些年自己也不清楚帮助过多少人,具体花了多少钱,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定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党员的责任扛在肩上,为群众办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是自己最开心的事。”

不但如此,作为青海省妇女联合会兼职副主席和川口镇人大代表的她,在疫情期间还探望慰问了该县10名援鄂医护人员的家属,给他们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和3000元慰问金,又给川口镇社区送去价值1000元的慰问品。并向坚守在疫情防控卡点的一线执勤人员,送去了价值660元的慰问品,给结对帮扶户和十多名困难群众送去价值1000余元的口罩。

化解矛盾有方法

多年的审判工作生涯中,李静充分运用繁简分流的审判方式,加快办案速度,办理了大量复杂疑难案件,尤其是2019年以来,办理了全省首例控辍保学工作中破获的强奸案件,为维护辖区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她经常选用典型案件开展巡回审判,将法律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减轻当事人讼累,方便群众诉讼,推动了全院民事审判工作上新台阶。积极探索庭前、庭间、庭后三步“链式”调解机制,找准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点,抓住争议的焦点,利用送达保全、调查取证和证据交换等环节开展庭前调解;通过运用“成本计算”“借助外力”“案例提示”等方法,促成庭后调解。她将矛盾纠纷化解在了萌芽状态,赢得了许多当事人的称赞。她所办结的2400余件案件中,调解率达到95%以上,二审发重、改判、上访信访未出现一件,所制作的裁判文书、案件质量、案件办结数连续多年均在全院排名靠前。

清正廉洁有尺度

法官手中掌握着神圣的审判权力,但在权与法、与情、与钱的较量中,李静始终摆正秉公执法、清正廉洁的天平。始终认真践行最高人民法院“五个严禁”的要求,严格遵守各项廉政制度,自觉接受监督。

十多年来,她坚持依法办案,总是耐心地和当事人讲明事理,让当事人收回钱物并保证秉公裁断。她以庭为家,甘于奉献,经常力所能及地从微薄的工资中帮扶了许多案件困难当事人、老人和学生,以实际行动续写了人民法官司法为民的光荣历史。面对荣誉和百姓的赞誉,她平心处之,从不把这些挂在嘴边,依然为审判工作俯身躬耕,默默奉献。

“情法辉映,曲直可鉴”。李静以对审判事业的热心、对人民群众的真心、对困难群众的诚心、对当事人的耐心和高尚的人格品质、过硬的业务素质、忘我的奉献精神和踏实的工作作风得到老百姓的认可,维护了新时代法官公正、高效、文明、廉洁的光辉形象,切实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了司法正义和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