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2纪录片《人生第一次》:用影像治愈生活,用朴实温暖人心


2020年的新年,让我们经历了人生很多第一次


第一次封城的武汉、第一次过年不出家门、第一次放假放到想上班...



人生的每一个“第一次”,都值得纪念。不仅是这次疫情,我们平淡日常中的“第一次”也很珍贵,是这些经历陪伴我们度过漫长而又短暂的人生旅途,让我们体验生命的欢喜伤悲。


幸好,有人用镜头将那些重要的节点记录下来。



1月15日,由央视网出品、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制作的纪录片《人生第一次》播出,豆瓣评分9.2,得到很多自媒体推荐。



这部纪录片共有12集,每集都是不同的导演执导,一集是一个独立的故事,主题都是围绕人生的“第一次”展开,并且都是“蹲守拍摄”。


它聚焦观察了不同人群在人生节点重要的“第一次”:


母亲第一次走鬼门关生下孩子;

孩子第一次离开父母走进校园;

精神小伙第一次当兵经历;

……



每个第一次是起点、也是转折点,把这些小圆点连接起来,就是中国人的人生图鉴。


人生初见,春和景明


开篇将镜头对准了“出生”,我们与这个世界的第一次相遇



即将第二次当妈妈的吴丽辉,希望生多一个妹妹,和哥哥凑个“好”字。


吴丽辉虽然有了第一胎的经历,第二次仍然“苦不堪言”,被疼痛折磨了两个小时,医生终于给她打了麻醉针做无痛分娩。


当这支粗大的穿刺针头穿过脊椎孔,这种疼痛跟分娩相比也不值一提了。



尽管是无痛分娩,但生产的过程仍然非常艰辛,妈妈用力push了数十次,才把二宝生下来。



生孩子就像画外音说的:好像有人要从你的鼻孔里,挤出一个西瓜。



然而不是每个妈妈都可以这样“幸运”:过程痛苦却有完美结局。孕妇向爽因先天性心脏主动脉瓣二叶畸形,需要接受心脏外科手术,这个时候她的身孕已有27周,如果进行手术,腹中的双胞胎将有30%的死亡风险。


一台手术,三条人命,可想而知有多凶险。



医生把手术的风险告知向爽的丈夫王翔,欣慰的是,王翔坚定的选择出现意外先保大人。


虽然内心忐忑不安,还是安慰妻子肯定会母子平安。



手术进行中,医生们一边与死神赛跑,一边监控孩子的生命迹象,期间向爽的心脏停跳了,产房外的王翔一家泣不成声。



不幸中的万幸,经过一个小时医生的全力抢救,最后母子平安。


这一家四口的第一次相遇,也在一个月之后发生。两个双胞胎男孩的到来,让爸爸王翔激动得说:我下半辈子不干别的了,就守着他们三个人过。



两个宝宝,一个叫春和,一个叫景明。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不要人陪,大步往前


转眼到了每个人踏入社会的第一步:上学



我们的童年好像都一样,小小的人儿背着小小的书包,离开爸爸妈妈的怀抱,鼓足勇气走进幼儿园。



很多小朋友天生外向,早早拥抱了这个陌生的小社会。


而更多的孩子,每天都在上演痛哭大戏,哭喊着要爸爸妈妈,还想“逃跑”,累的老师们够呛。



然而这群“熊孩子”,面对大人们抛出的问题,回答却特别童真逗趣。


他们总是有一说一,不像长大后的我们总是口是心非。



有时候他们说话一针见血,精辟老练像个大人。



也有“他爱她,她爱他”的爆笑瞬间。



如果你被第一集吓到恐婚恐育,这一集绝对让你想要一个萌娃相伴。


疫情之下,百业待兴,可能不少人都过得有点丧。事业停滞不前,朋友想聚不敢聚,让每个人的情绪都处在过载的边缘。



也许我们正需要一次短暂的抽离,或许是一次痛快的流泪,释放郁结的情绪;或许是一个发自内心的微笑,稀释心中满满的焦虑......


这部《人生第一次》正可以唤醒我们对生活的希望。



“往前走,胜利终将到来!

只要春天还在,我就不会悲哀。”


12件人生细小但珍贵的小事,12个值得被铭记在心的瞬间,让我们回到

起点


——END——


今日互动

人生哪个“第一次”让你记忆深刻?

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