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濤文化·藝術名家】王永峰篆刻作品欣賞

王永峰

王永峰,河南新鄉人。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書協篆刻委員會委員、河南書畫院特聘書法家、河南省特級教師、新鄉市書法家協會顧問。

書法篆刻作品參加全國書畫名家邀請展,全國第一至四屆篆刻展,西泠印社三屆篆刻評展,西泠印社首屆中國書法大展,全國中青年篆刻家作品展等三十餘次高規格展賽並獲大獎。

作品載入《中國書法選集》《當代名人手札墨跡》《中國書協會員優秀作品集》《當代書法藝術大成》《中國印集》等50餘種大型典集。多件作品被政府部門和文化單位收藏。傳略輯入《當代中國書法藝術大成》《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等十餘部典集。出版有《中國篆刻百家—王永峰卷》《王永峰篆刻集》《王永峰書法集》等專著。



觀書養心而啟智

王永峰,字湘泰,生於1957年,河南新鄉人。其幼時酷愛書畫藝術,中學時代便臨習名家法帖,為同學刻印。讀大學才又痴迷於篆刻。持之以恆的追求,對他識記歷代漢字,堅實漢文字學大有裨益。數十年的不懈臨摹研習造就出今日的永峰,他在中國當代書畫界已非同凡響。


永峰為我師範同窗。說來也巧,昨日偶有疾患,訪一郎中問診。郎中把脈望聞後,取二枚銀針醫我穴位處,片刻便覺身輕心安。次晨起身後略無不適,正值感慨,師弟永峰來訪,又添欣喜。更妙的是他還帶了幾頁篆刻底樣和十多幅書法佳作,供我酣賞,實為幸事。



展卷後頓感神清氣爽,如入仙境一般。不覺脫口而出:“老弟大作賽郎中神針十倍而不止也!”永峰疑感不解,遂告如昨日今曉之感,永峰釋然笑而不語。嘻嘻哈哈雖為戲言,卻發自內心。比喻也許不妥,但郎中銀針醫的是我的身,而永峰篆刻書法作品養的是我的心,啟的是我的智,清的是我的神,前者固可貴,而後者更難求。孟子嘗有魚熊之喻,今我仰其後可謂慕聖賢之道吧。所以要我定位的話,永峰的篆刻、書法作品堪稱啟人心智的神囊,其中的奧妙實在難以評說。



朱光潛先生曾說“書法不但是抒情的,而且是可以起到移情作用的”。也許這就是藝術感染力的神奇吧!讀永峰的作品,我感受到了心靈的撞擊和震撼,遏制不住情緒的激動,胸中溢出太多美感,似聽清泉、如沐春風、似聞戰鼓、如覽壯波、似臨三山。不覺使人飄然、逸然、煥然、奮然、慨然、仙然......凡此種種,難以盡言。書聖王羲之《啟心章》中論書法曰:“能使昏迷之輩,漸覺稱心;博識之流,顯然開朗。”真乃是至理名言!



孫過庭《書譜》中有這樣的概括:“篆尚婉而通,隸欲精而密,草貴流而暢,章務儉而便。”永峰的書法作品頗得這些真諦,每幅作品都有奕奕動人的風采和韻度。真可謂“寓剛健於婀娜之中,行道勁於婉媚之內,”一點一畫,意態縱橫,神形兼備。由此可以看出永峰對書壇前輩大師的藝術借鑑已是瞭然於心,心中所有,筆下盡現。他的作品可以說達到了“隨形而綽其態,審勢而揚其威”的境界。



永峰的作品多顯陽剛壯美之氣,是與他精熟篆刻藝術分不開的。他的作品汲取了秦璽漢印的精華,同時也彰顯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其刀法洞天,結構天成。朱印似“春風舞花”,白印如“寒山襯雪”,藝趣酣足,虛實相生。章法險峻得勢,字形秀雅雄勁。運刀犀利而不失筆意,構思古雅卻頗蘊靈氣。真讓人愛不釋手。



字如其人,從作品中不難感觸到作者的人品、氣節、德行、情操、胸襟、學識,乃至道義等。讀師弟的大作,我好似感到他的心跳,觸及他的脈搏。他筆畫中的純美抒情,質樸情懷,暢言心曲,執著追求令我動容。不敢稱永峰是篆刻書法藝術的化身,但我敢說篆刻書法是他的靈魂。今生雖有憾書法難及永峰,但有幸品享他的大作,不亦樂乎?永峰的藝術成就已有名效大驗,謹望師弟能啟更多親友學子仰古惜今,傳承華夏文明,光大中華書法藝術,使更多的人在精神上進入真善美的雅殿淨土。

(此文原刊於《中國當代書畫家》雜誌2012年第二期)


作品欣賞




































































—END—


藝術總監:婁鴻泰

編審:王春豔 王 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