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华艺】有效提高“短时记忆”的12个方法+8个条件+30个动作

对于主持人或者小演员来说,记主持稿、台词或者演讲稿,可以说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难的一件事了。因为这绝对在考验一个人的短时记忆力。


那么,提高记忆力的条件是什么?有哪些可以有效锻炼记忆力的方法呢?下面,我们将逐一为大家做出介绍,并附上可以提高短时记忆的30个日常动作


大家可以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习惯,试着练习和调整,看能不能在短时内提高记忆力。


提高短时记忆的12个方法


1、制作记忆卡片


杂乱、冗长的内容记起来总是费劲的,要想更轻松的记忆,把需要记忆的信息提炼、整合、分类是很有必要的。然后把整理好的信息写在卡片上,方便任何时候拿出来学习和强化记忆。


对于整理好的这些知识、信息,如果仅仅是做个知识卡,还远远不够,一定要有意识的利用起零碎的时间,一有时间就拿出来看几眼,根据大脑生理活动和遗忘规律,人们如果长时间单一地记忆一种内容,会产生催眠作用,引起人的睡眠。因此,提倡分散记忆可以提高记忆效率。



2、视觉强化


视觉强化,就是让你眼睛看到,起到提示你记起某件事或某个知识的作用。比如,你为了记住某些复杂的台词或者某个要完成的计划表等等,你可以把这些单词写在比较显眼的地方,比如镜子、桌子、门等等这些地方(为了方便清理,最好还是写在纸上,然后贴上去)。每当你看到这个的时候,眼睛就会把这个信息传给你的大脑,不断提醒你。



3、每次专注一项任务


这个貌似跟记忆力没什么关系,其实不然,记忆的基础之一就是注意力集中,注意力越集中,你单位时间里能完成、记住的东西越多。大脑负荷太高不能专心学习,大脑在一定时间段内的专注力有限度,身体也有限度。如果注意力分散,想要重新集中起来是需要花很多时间的。所以在记忆台词或主持稿的时候,尽量不干别的事,排除干扰。



4、建立联系,产生联想


任何一个知识点都不是孤立的,要学会把新知识和已知内容联系起来。这样虽然相对比较花时间一点,但它能够促进理解,让记忆更深刻。内容一旦有了联系,看到这个点就可以想到另一个点,记住了这个,也就基本记住了另一个。一般联想的规律有四种,即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



5、回忆法


回忆可以算是一个增强记忆比较好的一个方法。任何东西、任何内容都可以成为你的回忆对象。比如一天结束了,回忆今天都播报了什么内容或者参演了什么情节;走过一条路,回忆这条路上都有哪些建筑物、店铺、岔路等等。尝试把一切视觉化,包括脑海中的每一个细节,按顺序从始至终的每一件事情,就像看自己这一天的翻录视频一样。


像这样的回忆,刚开始你能记起的细节少的可怜。但是,如果你能坚持数周,你就会注意到记忆已大大改善,而且你逐渐能回忆出越来越多的东西,甚至是当天最微不足道的细节。比如你什么时候说过什么话,说话时有谁在场,收音机里放过什么音乐,见过了哪些广告牌,走回家或开车回家时见到了谁等等。



6、重复记忆法


记忆的根本更多的是重复,而不是技巧(技巧只是辅助手段)。防止忘记的最佳办法就是趁早温习。根据遗忘曲线,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等。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记次数可以逐渐减少,间隔的时间可以逐渐加长。


忌在第一次记忆之后很久才去复习,这样,首次记忆的内容会遗忘殆尽,就等于重新记忆。不断巩固短期记忆变为了长期记忆,学习的成果才可以巩固下来。



7、专业训练


这一类的训练比较多,比如速读记忆、编码记忆、思维导图记忆。速读记忆是一种快速阅读之后的重点记忆和理解记忆;编码记忆是一种将编码信息与恰当的线索联系起来的个性化记忆;思维导图记忆是一种将所需记忆内容整合成关键词句后的思维记忆。



8、编故事法


编故事法就是把要记的内容概括成关键词,然后把关键词编成一个故事来速记的方法。


比如要记:“筷子、婴儿、医生、伟人、领导、烦恼、若亚方舟、威严、情绪、传奇、政治、影响、开始、强壮、问候”。


这里总共有12个抽象词,需要转换的抽象词这里只需要8个词,分别是:伟人(替换)毛泽东;威严(替换)包公;传奇(替换)川奇火锅料;政治(替换)郑智;影响(谐音)音响;开始(谐音)开水;强壮(替换)鲁智深;问候(替换)鞠躬。


编故事记忆:一双很长的筷子上躺着一个的婴儿,婴儿哭声吵到了医生,医生将婴儿给了毛泽东,毛泽东旁边站着很多的领导,这些领导非常的烦恼,来到了一个像方舟一样大的船上,船上站着包公,包公情绪很激动,将川奇火锅料仍到了郑智的脸上,而郑智把一个音响放到了开水里煮,这时候,鲁智深跑过来,像郑智鞠了个躬。



9、多感官参与


尽可能动员多种感官参加记忆活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记忆时,只听能记住60%,只看能记住70%,而看、听、说能记住86%。由此可见,学习时,光听记忆效果最差,真所谓:“耳闻不如眼见,更不如闻、看、说、写”。



10、适当的超额记忆


超额记忆是指记忆一种材料的次数超过那种刚好能回忆起来材料的次数。众所周知,内容份量越多,记忆越困难。因此,在选择份量时提倡适当的过度即超额。

11、填写记忆法


不用太频繁和着急,每天有时间想起就读一读,一次读3遍,读流利。然后就自己搜集剧本内容编辑进入文档界面。做出许多空,自己填空。每天填一填,过几天交换空的位置。自己有了一个印象,再成段成段地背。



12、经常聊天


据研究表明,坚持每天与他人聊天10分钟以上,能起到锻炼大脑的功效,对提高人的智商,增强记忆力非常有利。经常聊天还可以锻炼我们的口才,让心情变得开朗愉悦,何乐而不为?


提高记忆力的8个条件


1.注意力集中


注意力是记忆成功的必要条件,是一切认识过程的开端,是心灵的门户。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学习时注意力集中,大脑细胞兴奋点强烈,对事物的印象深刻,易记忆。


2.记忆目标明确


记忆的目标越明确,越具体,记忆的效果就越好。心理学实验证明,两组学生同时看一篇课文,对甲组提出背诵要求,对乙组则不提任何要求,结果是甲组的记效率比乙组高两倍。因此,学习时,强迫自己记住该记住的东西,执意不忘掉它,就会达到最佳记忆效果。


3.丰富的阅历


心理学上有一种迁移理论,即学习某一种知识或技能对另一种知识或技能会产生影响。该规律告诉我们,丰富的阅历对提高记忆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俗话说:脑子越用越灵,越不用越笨。


4.愉快而稳定的情绪


稳定的情绪是记忆的关键,试想一个刚刚与别人生了气的人,其情绪极不稳定时就让他记某些材料,那么他什么也记不住。当大脑皮层的活动稳定时,很容易接受外界传入的信息,并形成清晰的记忆。


5.适当的营养


脑生理的研究表明,记忆力与大脑中的神经化学物质乙酸胆碱的含量有关,而胆碱主要存在于鱼、肉、蛋类中。另外每天要养成吃早餐的好习惯,这样可以保持大脑活力。


6.合理的休息


过度疲劳会减弱脑细胞的活动能力,甚至导致失眠和记忆力减退。因此学习时要劳逸结合,学会休息,学会用脑,避免“开夜车”。


7.识记要有积极的态度


识记积极性水平不同,独立性不同,记忆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因此,记忆时可将所记的材料作某种分类。找出它们间的联系,或列成提纲,绘成图表,编成顺口溜等,均可使记忆效率提高。


8.材料的组织性


心理学实验表明,记忆的内容永远填不满大脑,但在短时间的记忆活动时,大脑接收的信息量一般不超过七个单位。不过这“七”可是七个单个体也可是七个词,还可是众多单个体所组成的七个组块。因此,将材料加以组织可加大记忆容量,提高记忆效率。



提高快速记忆的30个动作


一、唤醍身体


1、 闭上眼睛吃饭。

2、 用手指分辨硬币。

3、 戴上耳机上下搂梯。

4、 捏住鼻子喝咖啡。

5、 放开嗓子大声朗读。

6、 闻咖啡看鱼的图片。


二、寻求脑刺激


7、到餐馆点没吃过的菜。

8、把自己的钱花掉。

9、专门绕远路。

10、用左手端茶杯。

11、听不同类型的歌曲。

12、一天睡觉6小时。



三、积极锻炼左右脑


13、去陌生的地方散步。

14、判断自己是右脑型还是左脑型。

15、用直觉作决断。



四、补充脑营养


16、甜食让你变聪明。

17、吃早餐能活化大脑。

18、多咀嚼可以提高成绩。



五、越运动脑子越好


19、每天快走20分钟。

20、多做"手指操"。

21、尝试全新的运动。



六、改善脑活性激发灵感


22、记住每次成功的感觉

23、对自己说“肯走能行”

24、写100个自己喜欢的东西

25、变换视角看问题

26、一想到就说出来

27、让脑偶尔无聊一下

28、看从来不看的电视节目

29、亲身体验是脑最宝贵的财冨

30、做个倾听者十分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