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远古的神秘民族—水族


水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和传统文字,水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侗台)语支,水族古文字体系保留着图画文字、象形文字、抽象文字兼容的特色。

水族自称“睢(suǐ)”,关于水族的来源,有殷人后裔说、百越(两广)源流说、江西迁来说、江南迁来说等说法。水书是夏商文化的孑遗,属水族的精神支柱。鱼是水族的图腾,饭稻羹鱼是水族的重要社会习俗。

水族主聚居在黔桂交界的龙江、都柳江上游地带,贵州省黔南的三都水族自治县、荔波、独山、都匀等县市为主要居住区,黔东南的榕江、丹寨、雷山、从江、黎平等县为主要散居区,此外在广西北部的河池、南丹、环江、融水等县市以及云南省富源县也有水族村落分布。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水族人口数为411847人。


水族神秘来源

关于水族的来源,有殷人后裔说、百越(两广)源流说、江西迁来说、江南迁来说等说法。水书是夏商文化的孑遗,属水族的精神支柱。鱼是水族的图腾,饭稻羹鱼是水族的重要社会习俗。

水族主要聚居在黔桂交界的龙江、都柳江上游地带,贵州省黔南的三都水族自治县、荔波、独山、都匀等县市为主要居住区,黔东南的榕江、丹寨、雷山、从江、黎平等县为主要散居区。


独特的水书

水书,水族的文字,族语言称其为“泐睢”,被水书先生代代相传由汉字改编而成。 形状类似甲骨文和金文,主要用来记载水族的天文、地理、宗教、民俗、伦理、哲学等文化信息。

水书在水族群众的社会生活中,至今还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如婚丧嫁娶仍然照水书记的“水历”推算决定。水书的神秘在于"古"和"反"。水语称水书为"泐睢"。


水族服饰

水族银饰有着悠久的历史,银项圈作为水族文化的一个主体,在水族的节日和其它大型活动以及过春节的时候是不可缺少的.在水族人结婚时,与盛装搭配一起,婚礼的整个过程,新娘与伴娘都要整套佩带,这代表着一种和谐一种幸福的象征.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它集中的是一种文化的精髓.


水族卯节 端节

卯坡,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九阡镇水各大寨,是水族青年男女以歌传情、以歌示爱,寻找意中人的地方。花伞下,丛林中,一堆堆青年男女早已对起了情歌。他们或两个成对,或三五成群,轻轻的唱着歌——眉目传情,歌声示爱,实在幸福极了。

端节是水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水语称“借端”、“过端”。依据水族典籍水书、水历的规定,端节在水族历法年底、岁首的谷熟时节举行,时值大季收割、小季报告团种的年终岁首阶段。因此,端节是辞旧迎新、庆贺丰收、祭祀祖先和预祝来年幸福的盛大节日。节期正对应农历的八月至十月。水族端节是以水书水历推算出来的,从头至尾长达49天,是世界上延时最长的节日,又叫“瓜节”,水语称“借瓜”或“借端”。


水族独有文化——马尾绣

水族妇女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对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她们将自然万物和民俗事象经过想象加工后,反映在马尾绣工艺上,绣品上的花鸟虫鱼造型别致,颇富民族韵味和艺术效果。


水族名人——邓恩铭

邓恩铭,1901年生,贵州省荔波县人,水族。1918年,依靠在山东的亲戚资助,邓恩铭考入济南省立第一中学。五四运动爆发后,他积极响应北京学生爱国运动,被选为学生自治会领导人,组织学生参加罢课运动。邓恩铭从研究马克思主义到领导党的运动只有11年,但这11年生命确实壮观。1928年春,中共青岛市委进行改组,邓恩铭任书记。同年12月,由于叛徒告密,在济南被捕。在狱中,他领导难友们同敌人进行斗争,并两次组织越狱,使部分同志冲出监狱脱险。邓恩铭因受刑过重,行动困难,未能越狱脱险。1931年4月5日凌晨,被国民党军警枪杀于济南纬八路刑场,牺牲时年仅3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