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氢气球游乐项目,如遇绳子脱落,在气球上升到爆炸坠落之前,这段时间有无办法自救?

椰果王子124589252


没有任何办法。

首先说,我国法律禁止使用一切氢气球(小贩卖氢气球是违法的),估计这是一个氦气球。

其次,这种娱乐项目都是先在地面上把安全措施做好,再才启动。一旦启动之后出现事故,几乎都没有办法补救。是否生存下来,取决于运气。

第三,既使预先配备降落伞,也不起作用。一是必须先训练过的人才能打开;二是高度不够,一般低空降落伞打开最低要150米高度。而一般载人氦气球都低于150米。三是普通人出现事故会心慌失措,失去应变能力。

第四,既使有其他措施也没时间反应。据报道气球约上升到100米,一般只要10几秒。在100米空中爆炸后,人体落地只要约4.5秒。所以,在约20秒的时间内,什么补救措施都来不及。


第五,人从100米高空摔下来,如果是普通地面,幸存几率为0。

由h=1/2gt^2,可以算出下落时间t=4.5s。落到地面时的速度ⅴ=gt=44m/s。

落地时受到的冲击力F=mv/t,人的体重当作50Kg,与地面接触时间当作1秒。那么,F=2200千克力。

人的头骨可承受的冲击力约200~500千克力,小腿骨可承受约700Kg冲击力。均远小于2200Kg。内脏、血管也会破裂。


第六,所有的危险刺激性娱乐项目均出过事。所以,唯一的安全措施是不玩这些危险娱乐项目。

第七,为什么现代年轻喜欢追求刺激?从生理学角度讲,所谓刺激是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加和交感神经兴奋的结果。目的是使人产生兴奋感,增强人对环境的敏感度和应变能力。

因为人类在野蛮原始的动物生活时代,经常受到恶劣环境的威胁。这种应激性是人类和其他动物赖于生存的保护性反应机制。然而,现代人进人文明时代后,能够威胁到人的生存的危险越来越少。但这种应激性机制仍然存在。所以,人们刻意寻求刺激实质上是一种补偿心理。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心理上的返祖现象。


听雪学苑


游乐场里的氢气球越来越多,为了增加游乐的趣味性,各种法子玩,这难免会给游客带来安全隐患。


氢气球和氦气球不同?

氢气容易着火,一点便爆炸。我儿子学校校庆的时候,老师让我联系人买气球,特别叮嘱,不要买氢气球,要买氦气球。因为校庆要准备几千个,同时放飞空中,不能为了好玩好看就不顾孩子们的安全了。这点学校很有安全意识。

氦气相对安全,但景区为了节约成本,用了氢气球。所以,才导致最近这对母子双双命丧,令人惋惜。因此,游乐场已经被停整顿。



坐氢气球游乐项目,如遇绳子脱落,在气球上升到爆炸坠落之前,这段时间有无办法自救?

这个问题我特意先问了下儿子,看看他会如何处理。他告诉我的做法是:用刀把气球割一条小缝,让气球里的气慢慢消气,气球变小了,气球自然就会下降了。但问题是,游客一般身上哪里会带小刀在身上呢?这也是个问题。

遇到这样的紧急情况,考验的不仅仅是人的当时情绪的冷静和思考,还有考验如何自救的能力。但是,这种自救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很小。

最后的解决办法就是不要玩,因为实在没有安全可言。


孩子是无知且没有经验的,父母也没有意识就说不过去了。众多案例告诉我们,父母要多学习,看别人的问题,自己也要吸取教训。


我是灵动育儿,国际鼓励咨询导师,正面管教导师候选,国际二级心理咨询师。感谢你的关注,育儿路上,一起成长,谢谢!

灵动育儿


看到烟台这起因乘坐气球(有人说是氢气球,有人说是氦气,不得而知)而发生坠亡的意外事故,为这对意外丧生的母子感到不值,可以说缺乏安全保护意识让他们送了命,奉劝广大家长,千万别带孩子去乘坐这种东西,因为危险性太大。

题主问:如遇绳子脱落,在气球上升到爆炸之前,这段时间有无办法自救?

可以肯定地讲,对一般人几乎没有任何办法能自救,除非你有丰富的跳伞经验,并经过严格的训练,否则,只有死路一条。

可能会有些人心存幻想,在这里我必须要严肃地警告你,身处高空时,你已经把生命交给了不确定性。因为对于所有的游乐项目来说,乘坐气球(不管球内充的是哪一种气)算是最具危险性的项目。因此,这种项目往往审查非常严格,管理与监督也需要特别正规。但是从烟台马家沟的气球游乐项目来看,显示不具备所有的安全条件。

既然,乘坐气球这种游乐项目有如此高的风险,最好的办法就是不乘坐。有了这个前提才能确保你不出现危险性。如果你是一个喜欢冒险的人,且好奇心很强,不管别人怎么劝都听不进去,非要坐一坐,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你千万别带孩子,这是对孩子生命安全负责的表现。同时还要写好遗嘱,买好保险,然后把生命交给不确定性去吧。

我很奇怪,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不顾及生命安全,而非要去乘坐气球呢?归根结底还是无知+无畏。无知是指对乘坐气球的风险性一无所知,对如何做安全检查一无所知,对是否有逃生的方法和机会一无所知;而无畏是指只知道找乐子,只知道图一时之快,只知道想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结果呢?花几十或几百块钱,就买一张单程票直接奔生命终点就出发了。


寒石冷月


事件回顾

烟台某景区一位31岁妈妈带3岁儿子一起去体验氢气球的乐趣。但是升空后固定绳居然断了,导致氢气球自由升空,越升越高。最后氢气球在空中爆裂,这对母子也从空中坠落死亡。据现场目击者介绍,这个孩子是不敢坐的,一直在拒绝。

但是做妈妈的我们都能理解,看到其他家长带孩子都坐了,自己的孩子没体验过怕吃亏,所以带自己儿子也体验了一次。没想到的是,高高兴兴的国庆假期,却产生了这样的悲剧,试想这个母亲和孩子在得不到救助的时候,会有多么的无助,只愿逝者安息!

我是一名飞行员,也是一名运动类跳伞员,所以我非常了解这些高空项目,是飞行员的未必敢跳伞,敢跳伞的未必敢玩低空翼装,敢玩低空翼装的还真未必敢玩蹦极、热气球和氢气球。对于飞机来说,我们非常了解飞机的性能、飞行理论和空气动力学,即便空中发动机停车或者遇见切风,我们可以依靠空气和重力的相互作用(重力换速度,速度换升力)实现降落,而跳伞,实际上也是非常安全的运动。

为什么我们怕蹦极、热气球和氢气球呢?因为一旦出事了,生命的主动权已经不在自己手里掌握了,要么等待救援,要么听天由命。比如蹦极的绳子如果因为质量问题,那出事了一点辙都没有,这次氢气球事故也是一样的,绳子断了,这是事故的主要导火索。

那么氢气球和热气球有什么不同,我就不多做物理知识普及了,总之氢气球比热气球相对危险,我们也不探讨这次事故是谁了责任了。

直接说说类似情境如何自救的建议吧:

对于这种高空项目,我们要看看商家的资质,是否有安全相关的证书,项目运营多久了,曾经是否出现过类似问题。如果是新引进的项目,在体验以前一定要问商家,如何确保游客的生命安全,我们要听的是专业的解答和补救的措施。而不是听那些口头的类似什么:没事的,安全,没有出现过事故之类的言辞,这都是不专业的商家,不可信赖。

即便这个事情真的发生在了自己的身上,作为普通人,谁又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紧张的情况之下,或许我们会相信有人来救援。
不论如何,谁也不会知道任由热气球上升后会发生什么。如果是我,我会在距离地表不高的位置抱孩子跳下去,我在下位做肉盾缓冲,确保孩子没事,或许我会骨折受伤,总比失去两个生命要好!

因为我深知当氢气球上升的过程中,这个速度是很快的,这个时候直升机也无法施救,因为有主桨在旋转,距离远了只能看着,距离近了,把氢气球直接引爆了,因为旋转的速度太高,碰到就爆。碰到连接绳子,母子就会掉下去,虽然这个时候消防可以准备好地面的安全缓冲气囊,但是当直升机抵达后,氢气球升空的高度已经很高了,即便下面有安全气囊缓冲,也无济于事。

高空项目,尽量少去体验,任何项目也不敢说自己的事故率是0%。

如上的经验只供大家参考!,也希望所有游客在国庆假期游玩的时候都要注意安全,一切顺利!

我是足迹踏遍91个国家,跨过4大海洋的冒险家,回到荒野,我的心才能真正活跃起来,喜欢依照大自然创造我们的方式存在于天地之间;我热爱飞行自驾和自由潜水,分享旅行和冒险中的趣事,欢迎关注我,解答你旅行的问题。

头号飞行


山东烟台马家沟景区发生一起亡命之旅事件,非常恐怖,母子二人坐上景区的氢气球游玩,连接氢气球与地面的钢缆突然脱落,氢气球直升高空爆破,母子二人坠地身亡。有人讨论氢气球里充的是氢气还是氦气?对于这个事件,无论充的什么气体,一旦钢丝绳脱落,氢气球会继续上升,直到最后爆炸为止,自救的可能性几乎是0,不建议玩这类危险性很高的娱乐项目。



氢气球为什么会爆炸?有网友认为氢气球里只充氢气才会发生爆炸,而充氦气则不会爆炸。这儿要分两种情况来讨论,如果氢气球在地面附近遇到明火,氢气球很容易会发生爆炸,这在初中化学中就学过,氢气密度小,极易燃烧,点燃氢气前还要检验氢气的纯度。所以一般的氢气球里充的并不是氢气,而是氦气。氦气是一种稀有气体,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是很理想的氢气球填充气体,在地面附近即使遇到明火也不会爆炸。



氢气球为什么会升空?是由于氢气球受到的浮力大于氢气球和人的重力,所以,氢气球下方要拴一根钢绳来平衡力的大小,可以让氢气球在空中任意位置禁止或者摆出各种各样的造型。一旦钢绳脱落,分析氢气球和人的受力就可以知道,整个装置的浮力大于重力,氢气球和人继续上升,这时不会发生爆炸,由于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空气的密度越来越小,在上升到一定高度时,由于氢气球内的压强远大于外界压强,导致氢气球爆炸。人由于受重力作用会坠回地面,受伤或死亡就要看自己的造化了。



在氢气球上升到爆炸坠落之前的这段时间,氢气球上升的速度是很快的,也没有方向性,当上升到某一高度时,便会发生爆炸,最关键的是人不知道什么时候氢气球会发生爆炸,所以这种自救的可能性非常小,玩好了,高高兴兴回家吃饭,玩不好,全村人都到你家里去吃饭,建议少玩危险程度高的娱乐项目。


Lance课堂


国庆假期,烟台某景区一对母子因为坐氢气球这一游乐项目,在空中遭遇绳子脱落,母子二人双双坠亡,此事让人唏嘘不已。据现场目击者讲,母子坠落的过程真的是太吓人,不忍直视。当然,网上也有视频,可是小编一直没敢打开,为何?一个字:怕;两个字:真怕!怕看一眼,一辈子都忘不掉!



小编属于胆小之人,有一次在某一景区坐空中缆车,吓到不敢睁眼。车到中间,斗胆睁了一下眼,一看下面万丈深渊,吓得赶紧又闭了眼。所以,对那些坐在空中缆车上谈笑自若,而且不时来张自拍的美眉,我是佩服地五体投地。

长这么大,像摩天轮这样的游戏,咱也从不敢尝试,更别说蹦极、攀岩这样极具挑战性的游戏了,想都不想。别人请我也不去。

说了这么多,看似题外话,其实,就是想告诉大家:太危险的游乐项目咱还是别去尝试,别去冒那个险。很多人愿意选择高空娱乐项目,一是胆大,二是好奇,三是寻找刺激。但是,别忘了安全第一!安全最重要!安全重于泰山。



因此,为了安全,尽量远离危险系数高的的娱乐项目。对于坐氢气球这一娱乐项目而言,危险系数是很大的。如果氢气球在上升过程中突然绳子断开,氢气球缓缓上升,遇到热空气发生爆炸,结局可想而知。

那么,有没有安全措施,可以保证万无一失呢?几年前,有个类似事件,说一个年轻小伙坐氢气球到林区摘松子时,绳子发生断裂,小伙子随氢气球在空中飘了两个多小时,期间他给公安打电话求救,公安在咨询了厂家后,告诉小伙子把氢气球拉开一个小口,让它慢慢放气。小伙按照所说的去做,最后生还。

小伙子属于幸运儿,好在氢气球没爆炸,氢气球如果突然发生爆炸,什么急救措施恐怕也来不及。所以人家说,坐氢气球最好的时间是在早上太阳出来之前两个小时,下午太阳落山两个小时,其余时段不适合坐氢气球。


有人说:如果氢气球上配有降落伞就好了,母子可以打开降落伞逃生。可是,作为普通人,关键时候,能不能、会不会打开降落伞,还是个未知数。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估计很难。因此,不要寄希望于安全措施,安全保障,最好的办法就是远离危险娱乐项目!你说是吗?欢迎留言,欢迎评论!


静静助学


10月1日,在烟台景区就发生了一起氢气球绳断裂,导致两人遇难的事情。这两人为母子两人,是在气球上升的过程中出现了绳子断裂的情况。当时在氢气球上没有任何的安全保护装备,众人只有眼睁睁的看着他们从上空坠落下来。人们都感到非常痛心!



很多人都非常关心,如果碰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在这段时间里,想要自救的话,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可能了。有的人说用一把小刀把气球割一条小缝,但是,哪来的刀呢?唯一的办法就是依靠别人。我的想法是:其他游客是不是能够报警,出动飞机来救里面的游客?只有开飞机接近他们才行。另外最好再请成龙或者是吴京这样有点功夫的人来,这样才有希望。但是这种可能性大吗?大家想想也知道!



生命如此宝贵!按道理来说,在玩这种危险的项目时,是有很多规定的。一定要依法开办,并且工作人员是一定要仔细检查的。在上去玩之前,还应该带降落伞。游客年龄也要有限制。要在足够保障安全的情况下才能够上去玩。但是这些基本上是做不到这些的。在很多游乐场所中,人们为了赚钱,为了省事,这些安全工作都会被忽略掉。


因此我个人的看法是,这些危险的游乐项目最好不要去玩。我在很多年前玩过一次过山车,那个时候真担心过山车会出轨,自己会从里面翻出来。吓得我大叫!从此以后我就再也不敢去玩那些具有危险性的游乐项目了。



千万不要把自己的生命交到别人的手上,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少寻找一点刺激,平安就好!

我是雨后山林静,一位正面管教讲师。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下方留言。感谢您为我点赞并关注我!


雨后山林静


感谢提问(这应该加个“科学”标签),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发生在山东烟台某景区的一起氦气球失控事件。

2019年10月1日国庆当天,一对母子在该景区购买了一张70元的载人氦气球的游乐场通票,乘坐氦气球大致体验过程是这样的:通过钢缆或者绳索将巨大的氦气球与地面相连,利用氦气的密度小于空气这一原理,可实现氦气球受空气浮力而“飞”起来,然后通过不断的放绳子使其“飞”得更高,当达到游玩时间后再通过地面的控制装置将放飞到空中的氦气球拉回。

然而不幸的是,此次乘坐氦气球的母子俩由于地面控制的绳索发生断裂,导致氦气球失去控制而越飞越高,直至上升到临界点时由于氦气球内外压力差过大,高空大气稀薄压力较小而气球内部压力较大,巨大的压力直接将氦气球撑破(炸裂),最后成为自由落体往下坠,造成两人死亡的安全责任事故。

通过这起事故不难看出,其根本原因是控制氦气球的绳索发生了断裂,使得氦气球无法得到直接控制而不断上升。而且氦气球往往体积也非常的巨大,一般直径20多米、高30多米、容量约5000立方,因此受到的空气浮力也会更大,一旦出现故障也是很难有效控制的。比如经常看到在街头巷尾卖氦气球(氢气球)的人,都要时时刻刻紧紧攥着手里的线,否则一个不留神一阵风过来可能就有的“小动物”被吹到空中去了。

有句话叫做“爬得越高摔得越惨”,对于载人氦气球亦是如此。由于氦气球失去控制后,其上升的高度越来越高直至最后炸裂并下落,根据自由落体的速度计算公式可以得出(h=1/2gt^2,g取10m/s^2,忽略空气阻力),设该氦气球升高到200米处炸裂下落,那么下落的时间为1/2 * g t^2=200,也就是t=√40(约为6.32秒),而此时落地的瞬时速度约为为63.2米/秒,也就是227.52公里/小时。可想而知以这样一个速度砸向地面是一个什么概念,远远比高速撞车还要惨重得多。

从上面的自由落体的相关计算可以看出,如果能阻止氦气球上升速度和上升高度,就能相对有效减缓或者降低伤害程度,比如用随身携带的钥匙等物品将氦气球划破降低气球内压,阻止它继续升高而事实上这也是氦气球在坠地之前乘客相对较容易做到的。除此之外,若下方有开阔的水域,解开安全带往下跳无疑是上上策,与其等待几乎无法展开的营救倒不如果断以这种方法进行自救。

文末我把“平安是福”这句话送给大家,希望大家在平常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中,遵标作业、注意安全!


地理那些事


在回答“气球🎈上升到爆炸坠落之前,这段时间有无办法自救?”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要了解一下高空气球🎈🎈🎈的分类。

运动型、观光型的高空气球一般分为两类:

一类为密封气球,包括氢气球、氦气球,其原理是事先往密封的气球里充入氢气或者氦气。由于氢气、氦气比正常的空气轻,进而产生向上的升力,推动气球上升。



另一类为热气球🎈气球,这类高空气球的原理比较简单,就是往气球里喷火,使气球里空气比气球外的空气热。热空气比冷空气轻,这样就能通过加热使气球产生升力,推动气球上升。



明白了高空运动气球的分类后,我们再来看看烟台事故气球。烟台导致女子俩人死亡的事故气球,属于气球🎈,也就是密封气球🎈气球。这种气球一旦升空失控,普通人根本无法控制,更无法自救。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士,在乘坐这种气球的时候,是有一个保障机制的,他们都准备好了一个微型降落伞,防备气球在高空爆炸💥💥💥后紧急自救。而普通游客乘坐这种气球,是不懂如何自救的,尤其是降落伞的使用,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学会的。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景区派专业工作人员随游客升空,用专业的急救来帮助游客脱险。



如果是热气球,遇到缆绳断裂,气球疯狂升空。这种情况下,自救的措施还是有的。一是减少喷火量,将喷火装置的阀门慢慢拧小,逐步减少喷火量,减低气球上升动力,使气球平稳下降,安全落地。二是打开气球顶部紧急放气阀门,将球体内的热空气慢慢排掉,使气球失去升力,平稳降落,完成自救。

以上所有自救措施,都是存在于游客经过培训,能够熟练处置突发情况的前提下,方可实现自救。



而烟台景区氢气球事故,至少犯了以下几个错:

第一,没有资质,安全措施不到位。

国家对高空气球运动的管理非常严格,从业人员必须要有驾驶证,要投有有效期内的保险,要体检合格,适合从事此类运动。

烟台风景区显然没有这个资质,他们没有这个高空气球的运动执照。这就不能算安全事故,不是天灾,而是人祸了!是必须要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二,景区是禁止让游客玩危险度更高的密封气球的。

由于密封气球遇到危险,自救难度大,所以是禁止普通游客乘坐游览的。

即使要开展这个旅游项目,也要经过审批,并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护卫下,方可升空游览。没有专业人士的操控,是不可以升空的!

从事后来看,烟台景区应该属于无证经营。

第三,景区在安全检查、后勤保障等一系列方面都存在问题。

从事故发生后的混乱来看,烟台景区氢气球项目,缺乏必要的安全检查与保障。甚至可能连保险都没有!

由此可以判断,烟台景区这次不但要付民事赔偿责任,还必须要付刑事责任!

最后劝告大家,出去旅游,对于一些高危险的旅游项目,一定要预先了解其危险性,做好遇险自救方案,出事时努力保持冷静,最大限度的保护自己。

愿大家都能玩的快乐、玩的平安!


姑苏讲堂


你好,我是教育领域的优质作者,如果有关于教育方面的诸多问题,欢迎来和我多多交流!

氢气球最近又火了一把。记得编者还上小学的时候,校门口总有非常多的小商贩售卖小型氢气球,吸引着刚放学的孩子们。小时候只知道这种气球要抓牢,一不留神就会飞到天上去,却不曾想过,氢气是种易爆炸的危险气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氢气球的玩法也是越来越多。不少游乐场所安置上大型氢气球,可以载人升空,高空观赏景区全貌,受到不少出游人士的青睐。这种关上方式,新颖却危险。部分游乐场并无安全设施配备,也并没有把握保证体验此项目的乘客的安全,盲目设置这类项目。于是就出现了题目中所提到的惨剧。

当氢气球失控飞上天空,在空中爆炸坠落,这种杀伤力是体格多么健硕的人都无法抵御的。当这种情况出现,乘坐氢气球的人又是各种绝望。其实,关于题目中所问及的自救方法,自然是可以存在的。一是可以用利器给氢气球创造一个放气的小孔,随着氢气的排出,气球会以较为温和的速度下降。另外在高空使用降落伞进行跳伞降落,也是较为可行的。

但游客不一定随身携带利器,景区也未必配备降落伞。所以一旦坐上氢气球,注定还是一场充满忐忑的旅途。在这里,小编也还是要提醒大家,无论什么时候,还是自身不受伤害最重要。存在危险的项目,尽量远离。

以上就是我回答的内容,评论区欢迎小伙伴们发表一下自己的想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