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丹棱:水果管理智能化

四川新闻网眉山4月14日讯(刘敬宗 刘晓静 文/图)

“以前要花一百个人工才能做完的农活,现在我只需一个人半天就搞定。”4月11日,眉山市丹棱县红石园艺场农场主欧阳建开心地说。

倒入化肥

欧阳建,当地县农业农村局的退休职工。退休后,他在自己承包的40亩(2200株)果园里,于2015年率先引进,安装了一套最先进的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设备。像对水果进行浇水、施肥这些重体力活,只要在智能手机上点一下相关指令,即可完成整个农事操作。“哪怕我在北京出差,只要发现果园土壤墒情不好,需要灌水时,我也可以在手机上完成果园浇水这项工作。”欧阳建自豪的说道。

冲(融)化肥

“今天下午灌溉的是第5小区。”欧阳建边说边走向工作室。第5小区有8亩共481株树。由于处于春梢萌发及花芽分化期,他计划施用尿素40公斤(株平0.08公斤),90公斤生根促花肥(株平0.19公斤),1公斤硼肥(株平0.002公斤)和水溶性腐殖酸类有机肥60公斤(株平0.125公斤)。只见他熟练地把尿素、硼肥、促花肥倒入融化肥料的水池中,用清水冲(融)化,再倒入黑色的水溶性有机肥,充分混匀,经过过滤器再流入管道,泵水50钟(约12吨)稀释后,滴灌到第5小区果园。“滴管是一排果树一根,每隔40厘米就有一个很小的滴孔,滴管的内置滴头有一个压力补偿功能,只要达到1个压力之后,高处和低处的滴水都是一样的匀速滴漏,滴孔的周围,已经形成了十分有活力的根际群,可以大大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欧阳建说。“唯一的体力活,就是倒肥料,之后就在手机上或者电脑上操作,真的很轻松。”欧阳建说得也很轻松。481株树的施肥、浇水工作,从开始到结束,欧阳建只用了不到10分钟就完成了,余下的工作全部由这套设备来运行。

倒入水溶性有机肥

自2015年投入近20万元,安装这套设备之后,经过几年的运行,效益十分明显。

控制室仪器

省工:40亩果园以前挖窝、施肥、浇水,全年约需100个人工,现在如果只浇水,一个人只需半天,如果施肥又浇水最多一天;

控制室仪器

省肥:以前一株树肥料钱70元,肥料利用率低,现在做到精准施肥,大大提高利用率,经过几年的运行,算下来的成本,每株树只有50元左右;

云气象站自动生成数据

省水:采用灌溉技术,提高了利用率,保守地说要节水60%以上(人工浇水和智能灌水可以从果园里蓄水池的刻度线上看出来);

滴灌——浇水

省投资:按100个人工计算,要节省投资23000元左右,按一株节省20元肥料钱计算,要节省44000元,仅这两项合计就要节省67000元,运行4年已经节省268000元!

水肥一体灌溉

增产增收:“增产增收才是关键。”欧阳建十分高兴地说,通过近几年实践证明,平均增产幅度在20%以上,关键的是产品不愁销路,连续多年产量维持在6-8万公斤(略有大小年),产值随行情而定,最高的一年达到100多万元,最低也是50万元以上。

水肥一体灌溉

“我们一定要走智慧农业的路子,才能迅速实现农业现代化。”回想起2015年,丹棱县遭遇了旱见的旱情,欧阳建的果园因干旱请不到人对果树进行浇水,而影响了花芽分化,直接减产3万公斤以上,当年行情足足损失30多万元,他还心有余悸。现在欧阳建的果园划成5个小区,每个小区装一个控制阀门,管理房内修建了贮水(肥)池,组装了电脑、发射装置,安装了电机、过滤设备,输水管,滴管等。为了让示范果园更具有引领作用,他还安装了一个“云气象站”,可以观测气温、土温、土壤湿度、日照和降雨量等,通过这些数字分析,让浇水、施肥、施药更精准,效率更高。

果园分区株数

有了设备之后,还要加强维护。铺在果园里的滴管管道,日晒雨淋,有的地方可能出现老化,由于长期的农事操作,难免有机械损伤、鼠害等。这就要求平时要加强检查,一旦发现就要及时修补;再一个就是肥水过滤器,每一次使用之后,必须及时清理干净,否则,下次使用之时,有可能堵塞,再清理就困难了。“这就像汽车一样,哪怕就是豪车,只要在运行,平时也要加强保养。”欧阳建说。

农场主欧阳建谈智慧农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