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个烟雨江南——米芾

米芾,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世居太原(今属山西),迁襄阳(今属湖北),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徽宗时召为书画学博士,曾官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因举止癫狂,又称“米癫”。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行、草书得力于王献之,用笔俊迈,有“风樯阵马,沉着痛快”之评,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其擅山水,师承董源,不求工细,多用水墨点染,自谓“信笔作之,多以烟云掩映树石,意似便已”。子友仁,承其画法,自称“墨戏”,画史上称“米家山”、“米氏云山”,并有“米派”之称。亦作梅松兰菊等花卉画,晚年兼画人物,自称“取顾(恺之)高古,不入吴生(道子)一笔”。存世书迹,有《苕溪诗》、《蜀素》、《虹县诗》、《向太后挽词》等。所著有《书史》、《画史》、《宝章待访录》及《山林集》(已佚,后人辑为《宝晋英光集》,其孙宪又辑有《宝晋山林集拾遗》)。存世米氏《溪山雨霁》、《云山》等图,系出后人所作。善画山水枯木竹石等,同时精于鉴赏,是文人画派的创始人之一。

有史料记载:米芾作为北宋著名的画家,处在一个文人画的成熟时代,其绘画题材十分广泛,人物、山水、松石、梅、兰、竹、菊无所不画;米芾在山水画上成就最大,但他不喜欢危峰高耸、层峦叠嶂的北方山水,更欣赏的是江南水乡瞬息万变的“烟云雾景”,“天真平淡”,“不装巧趣”的风貌;所以米芾在艺术风格里追求的是自然。他所创造的“米氏云山”都是信笔作来,烟云掩映。

米芾的书法在宋四家中,列苏东坡和黄庭坚之后,蔡襄之前。然如果不论苏东坡一代文宗的地位和黄庭坚作为江西诗派的领袖的影响,但就书法一门艺术而言,米芾传统功力最为深厚,尤其是行书,实出二者之右。

明代董其昌画曾说:“吾尝评米字,以为宋朝第一,毕竟出于东坡之上。即米颠书自率更得之,晚年一变,有冰寒于水之奇。”皇帝的询问书法,米芾自称自己是“刷字”,明里自谦而实点到精要之处,"刷字",体现他用笔迅疾而劲健,尽兴尽势尽力。他的书法作品,大至诗帖,欹纵变幻,雄健清新的特点。 从现存的近六十幅米芾的手迹来看,"刷"这一个字正将米字的神采活脱脱地表现出来,无怪乎苏东坡说:"米书超逸入神。"又说"海岳平生篆、隶、真、行、草书,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当与钟王并行。非但不愧而已。 米芾除书法达到极高的水准外,其书论也颇多。著有《书史》、《海岳名言》、《宝章待访录》、《评字帖》等。显示了他卓越的胆识和精到的鉴赏力,对前人多有讥贬,然决不因袭古人语,为历代书家所重,但过头话也不少,诮颜柳、贬旭素,苛刻求疵。

中国书画史上的狷狂之士不少。在这一类艺术家中,北宋的“米颠”名声似乎是4的。米颠是人们对米芾的戏称。他生在宋朝,却穿着唐装;他有严重的洁癖;他见到心仪的石头,倒身便拜,还口口声声称石为兄;他嗜书画为命,时刻不离,特意建造了一艘大船用以运载书画随行,并起名为"米家书画船",成为后世藏家争相仿效的范例。比起他的老师苏东坡来,米芾放浪不羁的劲头似乎要更过之。他也是将苏东坡引领的崇尚意趣的书风推向高潮的最杰出的书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