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学珍稀文献汇编卷三》简介 崔虎刚(胡刚)

姬氏武学自姬祖得《岳武穆王拳谱》终日研习、创拳产生后,清代后来主要以河南洛阳马公学礼及家乡传人、河南鲁山接力以买公壮图、山西祁县以戴龙邦、戴二闾及其族人戴魁等为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传播者。后来发现河南襄城县也是心意重地之一。再后来发现其他地区如山西平遥王正卿家乡、湖北,河南安阳、河南十里铺等地也是如此。

河南心意拳马学礼传系人才济济,买壮图先生乃晚清一代大师,功高卓著。其《武功正宗》闻之于心意传人,但只在极少数嫡传人中传抄,而且鲁山、襄城县,武汉等地版本,也各有文字区别。至今其打印本上加有“绝密”二字!

民国时期以后,山西祁县戴魁先生,乃戴氏心意拳承前启后的大师。如果没有戴魁先生,恐怕祁县戴氏心意拳近乎失传。《心意拳术学》乃戴魁先生与弟子云飞子整理的戴氏心意拳大成之作,但至今未有抄本拳谱与简体对照的完整公开,网络文字又有许多错误。

洛阳心意拳武林闻名,是后来河南心意拳之根,但学界一直未见其清代或民国时期抄本拳谱文献的出现。

笔者曾与洛阳心意拳代表人物之一的马宏宪老师交流询问相关情况,被告知洛阳心意谱早已失传,现在只有凭记忆记录的零星内容……令人遗憾倍至。因此,除《传统武学珍稀文献汇编 姬氏武学 卷二》中河南水氏家藏洛阳刘万仪部分心意拳谱内容外,清代河南府洛阳董占鳌

《英雄论本》心意拳谱文献,乃迄今为止首次发现的原抄本文献!更与姬氏武学传人湖北监利县胡家秘传心意拳谱《英雄锦囊》遥相呼应。

这些珍贵历史文献,各有非常价值之处!如买壮图先生《武功正宗》中记载了牛角川姬拱潜修于求志堂,偶得一书,创出枪拳刀棍等。这些信息与众不同,却与笔者发现的《倚山武论》几个版本的记载吻合。这一吻合不仅相互佐证为真,而且为我们揭开心意早期历史更多真相打开窗户。

《心意拳术学》记载了历史上螳螂拳独特一支技术的相关内容;其《岳武穆九要论》的内容,与其他已知的九要论各个版本对照后,发现了许多有价值的结论,对九要论版本,相互关系,重要差别,用词,内容出处等系统研究有重要价值。此外,戴氏心意拳的核心内容俱在其中。

清代洛阳无名氏《英雄论本》中用词,既直接反映出所处地域及时代的历史信息,又令人耳目一新。种种均显示出姬氏武学的深奥与无边。

卷三赠送的光绪三十三年王登云《精气神拳书》

封面为 ” “精气神拳书” “光绪三十三年 占抄”“王步青、王登云” “步登、青云” “里洪村XX堂” 等。此谱名称独一无二,与笔者校注北京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山西郭锡亨《通背拳》同出文水一处。山西郭氏《通背拳》本中,含有姬氏传人《十法摘要》只是名称不同为《拳敌十法摘要》并对姬公有高度评价。这一通背拳传人传谱《精气神拳书》中,却有《姬氏枪法》《邵令公》《十手艺》等珍贵内容。与郭锡亨《通背拳》联系起来看,可知姬氏武学在清代对其他门派的影响,帮助我们了解清代武林不同门派之间的交流历史。此谱的公开,同时又为学界提供了《姬氏枪法》一个重要版本。

今将发现的这些珍贵文献,汇集成卷,公开分享,以便一起研究检验。更期待抛砖引玉之效。


目 录

主编者简介

导读

买壮图《武功正宗》 (襄城县版)

凡例

抄本原谱

简体对照

云飞子《心意拳术学》

心意拳术学导读

凡例

抄本原谱

简体对照

董占鳌《英雄论本》

凡例

抄本原谱

简体对照

王登云《精气神拳书》

抄本原谱

附录

《传统武学珍稀文献汇编 卷四 太极卷一》预告

1、民国十年杨澄甫编辑《太极拳要义》

2、河南赵堡《太极(心意)秘谱》

3、民国《李教官抗战太极拳谱》

4、宣统三年关百益太极拳抄本

5、民国三十三年吴孟侠武学抄本(赠送)

等九种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