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美国和日本不约而同的宣布将从我国撤离大量企业?有何猫腻?

幸福地带2


最近一段时间,美欧日等部分国家,视新冠肺炎若无物,动作不断,花样翻新,耐人寻味。特别是美日几乎是同时宣布从中国撤企,真有丧心病狂之举。

首要原因恐怕还是抗疫不力,丧失民心,转移视线,转嫁危机,减轻国内压力,争取人心,为巩固政权或竞选连任狂刷存在感。

第二个原因,美国一感冒,日本就吃药。美国要闹大动静,日本不站队恐怕不行。英法为何不象过去那样响应?这恐怕与美国过于膨胀有关。欧美疫情崩溃,引起世界性灾难,秋后算账时,美国会听到算盘声的。

第三个原因至关重要。中国经过努力,对新冠肺炎真正做到了可控可治,各行各业,相续复兴,中国制造,誉满天下。美日两国,陷入疫情泥潭难以自拨,能够正常生产开工者屈指可数。美日担心这样下去,对本国而言,百害无利,严重威胁自身利益,这是美日不愿看到的结果。

第四个原因,美日若真的全部撤企,那么中国就会有数万员工失业,影响数万家庭生活,进而影响中国的社会稳定。如此损招,不齿人类。

同时我们也应明白,美日企业大多属于私企,商人是以赚钱为目的。中国是世界上较为安全的投资之地。私人企业未必会盲目响应。因为退出中国到那里办厂?需要多少时间?需要多少金钱?国家能够大包大揽吗?真是这样,那就不是私企了。不排除美日投资者退出中国,但退出多少,什么时候退,还未可知。

当然,即使美日全部退撤企,其代价将是巨大的。我国也会受到影响。但事物都有两面性。通过疫情,来个思想认识大洗礼,看清庐山真面目,提高全民凝聚力,化不利因素为有利条件,最后胜利,必将属于勇敢勤劳的中国人民。





高山流水412639018351


根据媒体报道,白宫国家经济会议主席库德洛再次呼吁在中国的美国公司全部撤离,对于从中国迁回美国企业的搬家费,美国政府给予100%的报销,包括厂房设备,知识产权,基建装修等所有费用。巧合的是,几乎就在同一时间,日本政府也宣布政府将出资,158亿元人民币协助资本企业撤离中国,部分企业将搬往南亚和东南亚。如此步调已一致的行为是不能用不约而同来形容的,他们私底下不知道商谈过多少次,因为涉及到具体的搬迁金额和政策,不可能说是一时间拍脑袋决定出来的。而且从两国政府上来看,日本是紧跟着美国走的。

那么为何美日两国要把这些企业搬离出中国呢?

1.提高本国的就业率
因为受疫情的影响,美国的3月份失业率达到了4.4%,人口增加到710万人,创下了1975年来的最大单月增幅。在过去的这些年内,美国经济措施下降趋势越来越严重,除了保留高端的制造业之外,由于受到成本的挤压,很多制造业公司都迁出了美国本土或者设立海外工厂,现在美国的市场经济环境并不乐观,加上失业率比较高。而且让制造业回归一直是美国政府一直坚持的政策,如果说这些企业不能够回归到美国本土,还是像之前那样只玩金融工具的话,那么美国政府制定了很多刺激经济政策,根本就难以玩转下去,就业率也没有办法提升上来,而且金融风险越积累越大,终有一天会反过来害了美国的。
2.认识到了制造业的重要性
以前在全球的市场分工里面,中国就是一个工厂,向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掌握核心的技术和资源。但是这些核心技术和资源能不能转化为实战力?这本身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制造力的指标。在这次疫情期间,中国展现出了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截止到目前,我们已向120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了医疗物资,仅仅从3月1号到4月4号这一个月的时间内,我们就出口了38.6亿只口罩,1.6万台呼吸机,3752万件防护服。虽然疫情不等于战争,但是这次中国的应急能力让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害怕了,同时也让他们更肯定了制造业的重要性。
3.中国的生产成本提高了
美国和日本选择这个时候呼吁企业来撤出中国也不是没有原因的,虽然说他们之前也想这么干,但是这次疫情期间,这些企业在中国的生产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比如日本丰田和本田在中国生产线80%以上都是停滞状态,而在疫情刚爆发的时候,奔驰天津的制造商每天要亏损5个亿。所以日本政府也计划让一部分企业迁往南亚和东南亚,也是考虑到分散风险,另外和这些国家比,中国的人力成本已经非常高了。在地缘政治上,南亚和东南亚很多国家也是美国的盟友。
4.打击中国良好的发展势头
在这次疫情之前,中美之间的贸易战就已经逐步升级,在这次疫情之后,相信这种贸易摩擦只会越来越多,因为中国的经济总量和增势都在全球处于领先的位置。这种此消彼长的力量必然会引起美国的警觉和打压,中国民族制造业的崛起也挤压了外企的利润空间。把这些制造业撤离出中国,也是美日等国家来打压中国的一个环节。有这些企业在中国那么在进行贸易战的时候,美国就难免投鼠忌器,一旦这些企业撤离了中国,美国就会变得更加肆无忌惮。

虽然美国和政府同时发布了撤离中国的呼吁,并且给予了经济补助,但是效果可能不如他们想的那么理想。

第一、美日标榜是市场经济国家,政府也只是有建议的权利
美国口口声声说自己是市场经济国家,那么样在一个严格的市场经济国家,政府是不能干预经济的。现实情况是对于政府的呼吁,美国企业可以听他的,也可以不听他的,因为美国和日本的企业大部分都是私营企业。比如特斯拉就在上海建立了工厂,福特通用也和很多中国企业合作,而日本政府对于市场的干预就更小了,很少会制定类似的措施,这一次估计是因为情况比较特殊了。但是日本政府这次的资金扶持力度明显是太小了,只有100多亿,而在中国的日本企业至少是上万家,每一家也只有100多万,这点儿钱什么事情都做不了,也就是说政府的号召是影响有限的。
第二、企业是盈利的,中国仍然有利可图
我们前一段时间看到新闻,很多苏州的外企是搬走了,大多数都是因为用工的成本太高。但是还是有很多的企业在中国活的很好,这本身对外企来说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如果说他的盈利不能够支撑成本,本身就说明企业的竞争力不够强。我们在引进外资的时候,当然也是想要引进行业龙头企业。企业是一个非常市场化的主体,哪里有利润赚就可以去哪里,中国有14亿人的消费能力,这个市场是任何其他市场主体都比拟不了的。
第三、中国的供应链和基础设施也是一种红利
和东南亚国家相比,中国的上下游供应链和基础设施无疑是非常具有优势的,现代化的社会经济都是一个分工合作的经济。通常情况下,一个企业都要涉及到几十家甚至上百家的上下游供应链。如果一些企业搬迁到南亚或者东南亚,虽然说人力成本降下来了,但是很多的供应链就断了,有的还可能需要从其他国家来进口,但是中国制造业种类是非常齐全的,再加上完善的物流和交通设施,供应成本,运输成本都比较低,而且中国这么大的消费市场群体直接可以消化掉一大部分,也不用再运出去出口。
另外再说一下,如果说一些企业从中国撤离了,对我们有没有很大的影响?

短期内会造成我们的失业率上升以及GDP的增速减少,但是整体看,我个人的观点是影响比较小的。为什么这么说?有两个原因。

第一、真正高精尖的制造业并没有来到中国,或者说即便来中国了,我们也没有办法来学
一个国家高端的制造业代表了工业的最高生产水平,这是涉及到国家安全的事情,无论是美国,日本还是德国,都不会允许这样的企业到海外去设立工厂,比如机床,飞机发动机等等。这些核心的资源别说来中国设厂了,就是你去别国花大价钱买,别人都不一定卖给你。而有的企业来到中国和本土的企业进行合资办厂,在一些核心的领域,我们的工作人员是不能够接触的,所以无论这些企业是否离开中国,对于我们这方面的提升都没有太大的影响。第二、我们已经建立了比较齐全的国产制造业
虽然说在高精尖方面的制造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基础类的生产我们完全没有问题,建立的门类比较齐全,成本也比较低,而且近些年来国人对于国产制造业的认可程度也逐渐在提升。像一些简单的加工厂制造厂之类的,从中国迁到东南亚也无可厚非,因为即便是我们中国的一些企业,也有可能跑到这些东南亚国家去设厂。这些企业迁出中国,对中国的制造业其实是一个有利的局面,也给了我们一定的成长空间。
所以美国和政府对企业撤离中国的呼吁,能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本身就是一个未知数,即便是有部分企业离开中国了,对我们的影响力也是不大的,我们有能力接受这个挑战。


四大财子


美国从中国撤离企业这样的想法在前两年的时候就有了

特朗普早就有这样的想法,虽然高端科技一直掌握在美国手中,利润大头也让美国赚走了,最典型的就是苹果的生产线,刚开始的时候全世界都认为,中国是在帮美国打工,中国挣得是血汗钱,美国挣的是高大上的钱。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发现中国虽然挣的钱不多,但却解决了国内大量的劳动力。同时由于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让中国拥有了全世界最全的工业门类,任何一个东西基本上都能够在中国制造完成,准确的来说,原来是为了坑中国的,把一些辛苦活给中国,结果中国却因此取得了一定的优势。

本次疫情加速了外国企业撤离中国的步伐

以往一些发达国家会以自己牢牢掌控上游话语权,将下游脏活累活交给别人做而引以为傲,但这次疫情的突然袭击,让很多发达国家突然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制造能力的重要性,虽然美国在高端制造一直都处于领先地位,但类似于口罩、呼吸机这样的产品设备,即便是像美国和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都没有足够的产能。

遇到了疫情这样的灾难,没有口罩和呼吸机是一件恐怖的事情,而中国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别说口罩和呼吸机了,想要任何东西基本上都能够自己生产。当然,有一些行业目前中国的生产能力仍然有限,但在民生问题上,已经不存在问题了,能够迅速反应,组织大量企业进行生产。

从政治角度考量,过度依赖中国产业链并非是明智的选择

从华为事件来看,某项产品依赖于别的国家是一件恐怖的事情,一旦发生敌对情况,或者是灾难性事件,大部分国家都会优先保证自己的供应。在疫情之前,大家对这样的恐惧基本上集中在高尖端设备上,所以高端制造,美国一直是牢牢把控在自己手里的。

但疫情让大美国和日本等发达企业明白了,除了高端设备,其他的一些产业链也不能完全受制于中国,一旦发生某些不可抗力因素,美国即便有高端制造,即便掌握着上游利益链条,但没有下游的配合,照样是寸步难行,所以他们希望将企业逐步的迁离中国,要么是回美国本土,要么是到东南亚其他的国家。

美国和日本的愿望是美好的,但实践起来却非常困

也许很多企业会迫于政府的压力离开中国,中国也会因为这些企业的离开,损失了一部分的就业率,损失了一部分的GDP,但外国企业的离开,也意味着这些企业竞争力的下降。

中国的制造能力在全世界是最强的,试想一下,如果苹果制造离开中国,特斯拉制造离开中国,他到哪个地方寻找这么强大的制造能力,如果他们全部搬到了东南亚,那么企业竞争力会下降一大截。

那个时候中国的企业优势将会逐步增强,到最后美国的企业压根就没有能力和中国竞争,因为整个制造链条的反应速度,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和中国媲美,后端的反应速度代表着你前端业务的反应能力,业务反应变慢了,竞争力自然就会下降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