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生猪养殖的迫切与现在的国际粮食危机,如何调解?

风月同天知事吧


《国内抢粮大可不必》

【国际畜牧网】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全球的蔓延,近日多个国家纷纷禁止粮食出口,仅至3月31日,至少就包括哈萨克斯坦、越南、泰国、俄罗斯等在内的6个国家纷纷发布关于粮食或食品出口的禁令。在此背景下,国内刮起抢购囤积粮食的风潮,尤其是盲目的消费者更甚。

国内抢粮大可不必

在4月4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做好疫情期间粮食供给和保障工作情况举行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针对粮食抢购的问题表示:“我国粮食是产量丰、库存足,即使在前一阶段国内疫情比较严重的时候,市场上的粮食以及各类副食品都是货足价稳,老百姓家里都是米面无忧,现在更没有必要去抢购囤积。”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用四句话回应,“粮食多年丰收,库存较为充裕;夏粮丰收有望,春播进展顺利;口粮完全自给,国际影响有限;米面随买随有,不必囤积抢购。”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秦玉云还建议消费者根据家庭需要适量购买,因为大米、面粉在家中保管不好容易生虫,放久了品质、口感都会下降。

畜禽产品保供应

3月份期间,家禽饲料和屠宰环节的复工率已达80%,活禽压栏、产品压库的问题已经得到了明显的缓解,种禽企业的种蛋入孵量和雏鸡的市场投放量都已经趋于正常,并且活鸡的价格也在稳步的回升。而且,2019年我国禽肉产量同比增长了12.3%,禽蛋产量同比增长了5.8%;据农业农村部2020年前两个月的统计数据显示,肉禽和蛋禽的饲料产量同比增幅分别高达31.6%和21%,我国目前的家禽产能继续保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今年的禽肉和禽蛋产量有望有可能继续增加,后续禽肉、禽蛋的供应并不会受到影响。

2020年2月,猪肉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87.57,同比增长了87.57%;1月份,猪肉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76.69,同比增长了76.69%。虽然猪肉价格的上涨对民众的生活影响比较大,但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除了通过储备投放调节外,还采取了一些有力的措施来保障群众生活。如,增加禽肉等替代品的生产供应,多样化满足群众肉食消费;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以便缓解猪肉等物价上涨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影响以及制定多种政策促进养殖企业恢复生产保障猪肉供应。

因为疫情导致的商品抢购屡见不鲜,包括美国、英国在内的国家受疫情影响群众纷纷加入抢购大军,如美国的鸡肉、鸡蛋价格飙升,据统计,3月26日美国中西部的鸡蛋价格3月初美国尚未宣布国家紧急状态时鸡蛋价格的三倍。英国更是出现抢购母鸡热的现象,英国民众因为抢购鸡蛋导致市场缺货后开始抢购母鸡,当地养鸡场不得不做出每人限购3只鸡的决定。

国内的粮食抢购在国务院召开发布会后得以稳定,那么国外鸡肉、鸡蛋的抢购是否真的有必要呢?


美政府出台政策保生产

为应对疫情造成的影响以及满足民众的日常消费需求,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3月份就和其他政府高级官员与食品零售商、批发商和供应商进行会面,表示为确保食品和生活必需品的持续生产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政府会提供必要的支持。美国农业部(USDA)也向肉类生产商保证,屠宰场将继续配备联邦检查员,以避免任何可能的供应中断。美国农业部还强调:“在疫情爆发期间,将使用行尽可能使用行政手段和弹性制度等措施来解决人员配备方面的考虑。”

此外,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发布了一项临时决策,允许供应商在必要时绕过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FSMA)规定的现场审核,只要使用了其他适当的食品安全验证方法即可。

美国家禽生产商积极应对

除美国政府提供支持外,美国的鸡肉生产商也在努力确保食品供应。包括桑德森农场(Sanderson Farms)在内的多家家禽生产商本周宣布了增加零售加工的计划,以满足消费者对禽肉的需求。泰森食品(Tyson Foods)正在进行其有史以来“最重大的转变”,把生产超市顾客(而非餐馆)更喜欢的鸡肉、牛肉和猪肉作为当前主要的业务。

桑德森农场于3月23日宣布,该公司位于密西西比州麦库姆的家禽加工厂的一名员工被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阳性,并表示这名确诊感染新冠病毒的工人的工作区域被限制在一个小加工台上。在此之后,农场主和商人一直担心,如果工人或政府检查员生病,屠宰厂可能会关闭。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与中国管制措施不同,桑德森农场属于被认定为必不可少的行业和公司,而且该农场计划在全球卫生危机期间继续运营。桑德森农场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CEO)Joe Frank Sanderson表示:“充满不确定性的新型冠状病毒,和我们面临的变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桑德森农场想安抚客户、消费者和社区,我们将继续处理和运送高质量、安全的和可负担得起的家禽产品。而且,桑德森农场还可以对哈蒙德和海兹赫斯特的工厂进行改造,以便在必要时为零售客户加工更多的家禽。”

泰森食品同样如此,泰森食品首席行政官(CAO)Donnie King表示:“我们与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紧密合作,以管理和防止供应、生产和分销的中断。我们制定了业务连续性措施,旨在帮助确保供应,并正在积极工作,以识别风险,为我们供应链中任何可能受到此次疫情影响的部分寻找解决方案,我们会继续调整和适应来应对它。”而且,泰森食品于3月27日发布承诺提供1300万美元以支持当地社区的关键需求,这笔投资包括200万美元的社区赠款和自3月11日以来捐赠的价值1100多万美元的400万磅蛋白质产品。


此外,桑德森农场的感染病例事件已引起美国多数家禽加工企业及其他肉类加工企业的警觉,并各自在鸡肉、牛肉和猪肉的屠宰厂、加工环节、从餐馆转移到超市等供应链各个过程中加强了人员体温及健康检测和肉品安全检测力度,以确保各链条涉及人员没有生病或感染新冠病毒。

因此,在疫情期间民众应该稳住心态,在防止疫情感染的同时更应该明白如果食品供应链不发生中断,消费品供应就不会出现障碍,也不会因短期疯狂抢购导致某个产品价格飙升问题的出现。


牧业港湾


国内生猪养殖的迫切与现在的国际粮食危机,如何调解?

今年应该是各地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之年,因我国从1月23日以来到目前为止,各地发生了一次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严重影响,导致农村发展养猪业的停滞。目前,正是各行各业开始复工复产的时候,农村养猪业亦是如此,也正在开始大量繁殖发展生猪的大好时光。养猪需要饲料,饲料需要粮食,饲料所需的粮食要算玉米最理想。所以,玉米是作为养猪的饲料最好选择。~~

目前,由于全球正处于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最为严重的时期,各国的各行各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各国疫情均处于严峻的状态,人们日常生活中缺乏生活物资,特别是粮食的短缺。因此,全球有多个国家已经限制或停止了粮食对外出口,造成许多依赖性强的粮食消费大国,产生巨大的影响。我国虽然是粮食消费大国,每年进口一定量的粮食,不是我国缺少粮食,而是作为储备替换粮食或防灾抗灾等大的自然灾害用粮,但是,也是一个粮食生产大国,每年的粮食完全能够满足国民的生活需要。~~



我国是粮食生产大国,①是我国粮食种植面积非常稳定,在十几年中没有变化。我国粮食种植面积是用基本农田保护法规固定下来的,粮食种植面积得到了很稳定的固定下来。②是我国粮食总产量非常高,连续5年农业上没有出现过大的自然灾害,每年粮食总产量都保持在6.5亿吨以上,能够供给14亿人口每年每人占有900斤,可以使这么多人口食用两年以上。201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超过了6.6亿吨以上,是一个非常大的数据。③是我国储备粮食非常充足,到目前为止,已经达到了9.1亿吨,可以供14亿人口食用3.5年。这样的粮食储备量,当然够用。④是我国是粮食消费大国,每年需要进口许多的粮食,作为储备用粮、市场调节用粮、大的自然灾害用粮和一些特殊情况用粮,人们的日常生活用粮根本不依赖进口粮食。所以,目前因全球疫情引起的世界各国粮食危机,对我国不会产生影响。~~

而养猪饲料所需的玉米,我国根本不会稀缺。我国目前玉米除固定粮库储存外,还有上亿吨的临储玉米。这些临储玉米是当前粮食储存的最大安全隐患,当进口玉米量减少时,可以快速处理这些有安全隐患的临储玉米,岂不是一件大好事。所以说,我国目前发展养猪所需粮食与国际粮食危机没有任何关系,有利于解决我国北方临储玉米的重大安全隐患。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鄂东三农,一起探讨三农问题!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除。】

鄂东三农


这两项不相互矛盾。粮食丰收水平稳固。虽然新冠病毒疫情出现,但对我国农业生产未造成多大影响。疫情期间农民宅家没闲着,他们通过互联网等方式积极筹措资金,联系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物资。积极提前维修农机具,预购柴油。预订签约承包土地等。当疫情稍微缓和他们就按部就班的积极采购进仓。到看出疫情期间给农民备耕留出很大空间。自南向北有序进行。目前正是播种季节,春播有望提前结束。2020年再或丰收很有希望。只要掌握丰收,强化进口粮食问题不会出现任何波动的。所以说饲料不会成问题。另外,养猪情况。只要科学养殖,控制好疫情养猪产业也会平稳进行。加之国家宏观调控,生猪市场一定会好于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