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管校聘后,但还是有不少的老师被借用或直接调离是怎么回事?

乐娃娃


实施县管校聘之后,依然有部分老师被借用或者调离,究其原因,主要以下几点:

1. 政府借用。政府部门会有很多的文字材料,诸如调研、汇报、讲话、文件等,某些时候,有些工作人员不能完全胜任文字工作,其中从教师中选拔借用对象,概率比较大,因为很多老师的文字功底相对好一些,而且教师本身素质相对高一些,知书达理,不会乱办事,瞎办事。

2. 教育部门借用。教育部门有各种验收、创牌、检查。很多时候工作量大,人手不够,有些短期突击,会被留用一些人才,这些人员有可能上学校的中层干部,也有一些是校级干部。

3. 其他部门借用。其他部门需要某些人才,通过和教育局对接,借用某些教师,或者有专长的老师,协助完成部分工作,特别是宣传报道,财务处理,关系协调。

4. 部分老师主动借用。部分老师对于教学不用心,善于经营自己的前途,通过各种关系借用,以便将来脱离教师口子,从事其他行业。也有部分教师原本进入学校,目的不是教书,而是当作跳板,先进入教育口子,再另外谋取发展。

总之,借用的教师,相当大的是有主观要求的,一般会先征求借用单位和借用本人的意见。学校相对人数较多,短时间借用,其他老师代课就可以了。时间长的借用,再从其他学校凋用教师,或者是招聘教师,或者聘用临时代课教师。幸好,国务院去年出台了《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里面明确规定,县级教育局对本区域的教师统筹安排,借用教师要严格限制,如有落实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的,确实需要借用教师的,应该不能影响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也不影响学校的教育秩序,要教育局会办研究,县级教育局党委审批备案,方可借用,而且借用期限做出明确规定,原则上不超过6个月,时间到了必须回到原学校教书。


润语文


县管校聘原本是一项不错的教师交流和管理体制,可以有效管理教师队伍,合理使用教师人才,能得上不能者下,淘汰不合格教师的举措。但是在现实工作中,却发现有些教师仍不断被借调,或者调离,这是怎么回事呢?

1、仍然有部分素质较差的教师钻管理机制的空子,在这混不行,去别的学校混。

在推行县管校聘机制时,很多教师发现一个漏洞,即有些混日子,素质较差的教师,发现在本校因为名声差,能力弱,根本聘不上时,便会想着办法调去别的学校,在新的学校里接着混日子。对于这种现象,不少老师特别痛恨,反感在管理上面太过于人情化,太过于放纵一些教师。

2、县管校聘仍然存在管与聘两个环节上的不严格现象,不能真正淘汰劣师。

县管如何管?校聘如何聘?尽管有详细的规章制度,但是别忘了,在一个小县城里,人际关系既透明又隐晦,这就使“管”有时被人情关系左右,睁一眼闭一眼,使“聘”常以教师数量不足为由,不得不继续聘用一些综合素质较差的教师。如此一来,并没有形成真正的淘汰机制。劣师仍然很轻松就被校聘,这使一些学校教学质量无法得到质的提升。

3、县管校聘应该在教育厅设置专门的监督与举报电话,有专属部门处理违规现象。

在推行县管校聘机制的过程中,往往县一级和市一级,皆不能很好解决漏洞问题,恰就是因为人情关系太复杂,加上教师数量不足,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如果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在教育厅设置专门的监督与举报电话,有专属部门单独去处理违规现象,这样才能遏制一些非正常因素。同时要加大淘汰与招聘力度,确保教师队伍处于动态的平衡发展。

结束语:任何好的机制举措,都需要有健全的管理体制,都需要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去落实,绝不能让一些劣师在教师队伍中混。更要让那些兢兢业业在教学岗位上奉献的教师得到较好的待遇,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激励教师爱岗敬业。什么时候把人情关系真正解决掉,那时才能让县管校聘真正还原出本来的面貌。


寒石冷月


不知道题主说的,还是有不少老师被借用或者直接调离,具体是什么意思?

在公立学校里面,教育管理部门出台的很多管理规定初衷是好的,但大部分规定在执行的过程中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阻力,导致很多政策严重的变形。

县管校聘改革的初衷是为了完善教师的评价体系和管理体系,促进不同地区的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原来大部分地区的教师管理体系非常僵化,教师一般是“学校的人”。老师在哪个学校工作,一般一工作都是一辈子,这也导致了不同地区的教育资源严重不均衡,一些优质的教育资源普遍集中在某个学校或者某一类学校里面。

与此同时,有一部分学校教师资源严重匮乏,学校留不住老师或者长时间招不来老师。

教育资源的严重不均衡,直接导致了在很多地区都出现了一些教育乱象。比如高昂的“择校费”,天价的“学区房”。

一线教师和校长统一由教育局进行管理,这就能够尽最大限度的优化教师资源的配置。当地的教育管理部门可以根据该地区的教育发展状况,灵活的调整教师队伍的规模,制定教师队伍的聘任和“退出”办法。

另外还可以明确的规定学校对老师聘用的期限,进而来促进老师在不同学校之间进行轮岗,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在县管校聘改革方案推出之后,不少地区都根据当地的教育发展情况,制定了详细的方案。

至于在何种情况下,老师会被借用或者会被调离,不同的地区管理规定也会存在着差异。

比如,江西省教育管理部门明确的规定,在学校竞聘或者跨区域竞聘的过程中,没有被聘用上岗的老师,由当地的教育管理部门统筹调剂,安排工作岗位。

对于一些不满足竞聘条件的老师进行在岗培训,在岗培训期间只发放基本工资和基本绩效工资。在岗培训的期限最长不超过12个月。

除了江西之外,其他地区也有类似的规定。

有些地区之所以不会直接把老师淘汰掉,主要考虑到该地区的教师数量相对有限。如果直接把这些老师辞退,那么后续想要再招新老师会比较困难,因此就采取一些变通的做法,比如给没有竞聘上的老师指定工作岗位,或者是组织在职培训,让这些老师能力提升之后再上岗。

正如上面分析的,县管校聘的一个重要作用是,促进不同地区间的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因此“借调”主要是针对一些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师。

比如江西省的教育管理部门规定,对于在同一学校连续任职或者任教10年以上的老师,当地的教育管理部门,可以制定3~5年的轮岗计划。

我是“升学与考试”---分享学习方法,关注教育时事,指导升学规划。期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