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预约通勤挑战2.0版上线 集齐“错峰五侠”,为公园城市增绿

从3月16日起,由成都市委社治委、市公安局、市总工会联合发起“中心城区预约通勤挑战周”活动,依托“蓉e行”“天府市民云”“成都职工”3大平台,号召鼓励社会企业及广大市民群众错峰出行。截至4月10日,参加“预约通勤挑战”活动的市民累计超过3.38万人次,参与企业达到40家,共有17.68万余辆小汽车顺利完成高峰时段的错峰出行。

4月17日,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市公安局交管局获悉,“预约通勤挑战”活动已进入到第五周,得到社会各界响应并取得初步效果。目前在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党工委管委会等单位支持下,“预约通勤挑战2.0版——公园城市副本攻略”即将于4月18日全新上线。作为本活动的延伸IP形象,“成都战疫错峰五侠”也将首次集结亮相。

据成都市公安局交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市民完成“预约通勤挑战”之后,即可获得抽取“错峰五侠”卡片的机会。集齐“错峰五侠”,即可“解锁”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获得主办方以挑战者本人或其家庭名义,在“城市绿心”免费认种植树、挂牌一年的奖励,亲身参与和感受公园城市的成长。

集齐“错峰五侠” 为公园城市增绿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成都战疫、错峰五侠”形象由5只形态各异的熊猫构成,所着服饰取色于具有成都代表性的色系,红是城市性格,绿是城市底色,金是城市气质,蓝是城市基因,灰是城市美学。“错峰五侠”的形象设计源自参加预约通勤的挑战者画像,从友善公益、创新活力、乐观精神、绿色生活、生长韧性5个方面,呈现出成都的天府文化和城市精神。今天(4月17日)揭开神秘面纱的只有“智行侠”,其他“四侠”近期陆续登场。

↑错峰五侠首次亮相之智行侠。

如何才能集齐“五侠”?据了解,市民通过“蓉e行”平台、天府市民云APP、成都职工APP参与预约通勤挑战活动,每成功达成一次挑战,即可获得相应的“错峰五侠”抽卡机会(初级挑战1次,中级挑战2次,高级挑战3次)。成功集齐错峰五侠卡并合成,就能以挑战者本人或家庭名义挂牌认种认养一年,前300名更有机会参与现场植树。市民可以选择包含银杏、香樟、香椿、乌桕在内的多种类型树木,为公园城市添上一抹绿色。市民植树成功后,还可以到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寻找认养的树木,感受“城市绿心”的休闲游憩之乐,体验世界文化与成都文化的包容共生。

近期,“错峰五侠”抽卡活动将在天府市民云APP推出。

美食生活已安排 恭候战“疫”错峰侠

“预约通勤挑战”活动自3月16日上线以来迅速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踊跃参与。

据成都市公安局交管局统计数据显示,参加预约通勤的挑战者中,29%来自国有企业,24%来自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占15%,事业单位占13%,自主创业、党政机关领域分别占7%,外资企业占5%。参加预约通勤挑战前,27.22%的挑战者在8:00-8:30之间出门上班,25.63%为7:30-8:00时段,7:00-7:30占21.21%。参加挑战后,有57.97%的挑战者出门更早,17.11%选择更晚出门。

↑预约通勤挑战相关数据。

随着“预约通勤挑战”活动影响力的持续扩大,成都餐饮企业联合会主动申请加入交通众治公益联盟,并组织了百余家知名餐饮品牌上千家门店启动“你对交通做贡献,我们请你吃大餐”公益助力活动,倡议更多市民与企业、政府携手同行,共治通勤拥堵,为生活的城市注入便捷、环保与温情。走错峰避堵的路,吃更有温度的饭,在舒适的“行”与“食”中,体验成都美好生活。

据了解,为了表达对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成都科学治堵的感谢,主办方在预约通勤挑战1.0版活动奖励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囊括美食、出行、健康等多个领域,经济价值超过500万元的蓉e福利奖品。

创新城市交通治理 预约通勤获专家点评肯定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预约通勤挑战”作为成都开展的一次超大城市交通治理创新,引起了全国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密切关注。近期,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编写《交通管理政策辑要(2020年第3期)》,专题梳理3月以来中央、各部委、部分地方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制定出台的涉及交通管理的重要政策。其中,成都开展中心城区“预约通勤挑战周”活动得到全国城市交通管理专家的点评肯定,并作为“疫情防控政策地方借鉴”栏目的头条内容予以重点推荐。

全国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专家组成员、清华大学李瑞敏副教授认为,成都预约出行一定程度上可视为采用经济手段调整出行需求的手段,与新加坡对于不在高峰时使用的车辆给予购车优惠以及非高峰期地铁出行优惠等有异曲同工之处。从实施效果来看,目前的实验非常好。另一方面,预约出行也体现了出行者主动参与交通治理的一种行为,是社会成员体现参与、合作的一种方式。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副院长陆建教授认为,大城市交通拥堵的突出问题是交通出行高峰时段内的供需矛盾,预约出行在信息化技术条件下,为广大市民和城市交通运行管理部门提前了解高峰时段、热点地区的交通需求情况提供了途径,为有效控制区域动静态交通承载量、合理引导出行者出行方式与出行时段、提升重点区域通行效率、科学设置交通组织方案预案、高效安排勤务管理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成都“通勤挑战周”活动提前发布交通拥堵预测信息、确定应避开的出行时间等措施,对保障活动实施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是在当前城市道路交通拥堵较为严重情况下的有益尝试。

同时,两位专家还建议成都持续深化“预约通勤挑战”活动,通过社会网络激励、通过互动、合作与信任,引导市民高峰时段、热点区域出行方式转变,实现时间、空间、方式三位一体的“通勤挑战”内涵;通过加强对效果的监测评估和多角度的深入分析,研究出行者对于该政策的理解认知以及估计该政策的效果潜力。通过长时间的实施总结与建模研判,逐步形成一套体现市民出行行为基本特征、契合城市交通系统服务能力与水平、符合城市交通运行规律的成都市民出行行为调节策略库(集),形成体系化的案例经验。

红星新闻记者 张肇婷 图片由交警提供

编辑 彭疆

(红星新闻V6.8全新上线,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