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黑龙江统计公报:GDP总量13613亿 常住人口减少21.8万

中商情报网讯:2019年,黑龙江全省宏观经济保持总体平稳,新动能不断积聚,民生保障持续改善,社会事业繁荣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新进展,为推动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2019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612.7亿元,比上年增长4.2%。常住总人口3751.3万人,比上年减少21.8万人。

一、综合

国民经济。初步核算,2019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612.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82.5亿元,增长2.4%;第二产业增加值3615.2亿元,增长2.7%;第三产业增加值6815.0亿元,增长5.9%。三次产业结构为23.4:26.6:50.0。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6183元,比上年增长4.7%。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

常住人口。据人口抽样调查推算,全省人口出生率为5.73‰,死亡率为6.7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1‰。年末常住总人口3751.3万人,比上年减少21.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284.5万人,乡村人口1466.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0.9%,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0—14岁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为10.3%,65岁及以上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为13.8%。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

物价水平。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比上年上涨2.8%。其中,城市上涨2.7%,农村上涨3.2%。从商品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上涨7.4%,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3.5%,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2.9%,医疗保健价格上涨2.0%,衣着价格上涨0.9%,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3%,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0.7%,居住价格下降0.4%。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1.8%,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3.1%,生活资料价格上涨1.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0.3%。

就业情况。全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9.7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3.2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6.3万人。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3%,同比降低0.46个百分点,创历史同期新低。

二、农业

农林牧渔业。全省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26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5%。其中,种植业增加值2355.1亿元,增长2.5%;林业增加值101.4亿元,增长5.1%;畜牧业增加值664.3亿元,增长1.7%;渔业增加值61.6亿元,增长4.1%;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85.0亿元,增长5.5%。

全省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3.9万公顷。农村用电量85.6亿度,增长3.4%;化肥施用量(折纯)223.3万吨,下降9.1%。

粮食产量。全省粮食产量7503万吨,连续9年位列全国第一。其中,水稻、玉米和大豆分别为2664万吨、3940万吨和781万吨。

经济作物种植。高值高效特色作物面积2104.2万亩,其中大宗蔬菜453.5万亩、鲜食玉米188.9万亩、中药材180万亩。棚室蔬菜产量117.6万吨,增长20.5%,其中蘑菇产量23.1万吨,木耳产量26.8万吨。瓜果类产量131.8万吨,下降6.8%。水果产量33.2万吨,增长12.6%。

畜牧业生产。全省生猪存栏和出栏量分别为1173.2万头和1701.5万头,分别比上年下降13.3%和13.4%;牛和羊出栏量分别为281.0万头和751.4万只,分别增长4.0%和1.0%。猪肉、牛肉、羊肉和禽肉产量分别为135.2万吨、45.5万吨、12.7万吨和42.3万吨。禽蛋和生牛奶产量分别为114.3万吨和465.2万吨。

绿色食品。全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8120万亩,产量1660万吨,均位居全国第一。绿色食品认证个数2800个,比上年增长3.7%。

劳动力转移。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601万人,实现劳务收入964.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5%和7.2%。

三、工业

工业生产。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8%。从门类看,采矿业下降0.6%,制造业增长6.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7%。从行业看,装备工业增长11.0%,食品工业增长8.7%,是全省工业的重要支撑力量。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2%,快于全省规上工业7.4个百分点。从产品产量看,在重点监测的工业产品中,增长较快的有:新能源汽车15886辆,增长1.8倍;铜金属含量14.6万吨,增长1.8倍;化学药品原药2811.2吨,增长1.1倍;汽车用发动机1948.3万千瓦,增长56.9%;电工仪器仪表352.6万台,增长52.6%;钢材782.0万吨,增长38.8%;发动机2382.6万千瓦,增长32.7%;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46.6万吨,增长31.1%。

2019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名称产量增幅(%)原煤(万吨)5195.0-11.4原油(万吨)3110.0-3.5天然气(亿立方米)45.74.6原油加工量(万吨)1489.6-1.2汽油(万吨)521.71.8柴油(万吨)340.4-17.5焦炭(万吨)1075.918.7发电量(亿千瓦小时)1057.24.3生物乙醇(万吨)30.10.7铜金属含量(万吨)14.6178.5钼精矿折合量(折纯钼45%)(万吨)3.7-1.6大米(万吨)1091.25.0饲料(万吨)504.120.8精制食用植物油(万吨)54.3-18.7鲜、冷藏肉(万吨)109.0-1.2液体乳(万吨)129.09.5固体及半固体乳制品(万吨)35.1-5.6婴幼儿配方乳粉(万吨)18.9-0.6白酒(折65度)(万千升)13.9-7.8啤酒(万千升)201.69.3饮料(万吨)346.38.2卷烟(亿支)382.50.8亚麻布(含亚麻≥55%)(万米)2183.029.2人造板(万立方米)41.1-53.8家具(万件)205.8-2.0机制纸及纸板(万吨)34.4-15.7纸制品(万吨)39.5-53.8乙烯(万吨)128.821.8合成氨(万吨)50.626.3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万吨)46.631.1初级形态塑料(万吨)236.317.1石墨烯(吨)2.1-38.2化学药品原药(吨)2811.2105.7中成药(万吨)3.53.1兽用疫苗(万瓶)1543.3-1.5橡胶轮胎外胎(万条)427.1-7.2硅酸盐水泥熟料(万吨)1131.728.2水泥(万吨)2148.05.6平板玻璃(万重量箱)402.72.1石墨及碳素制品(万吨)40.218.6生铁(万吨)800.715.1粗钢(万吨)896.115.7钢材(万吨)782.038.8铝材(万吨)15.46.8电站锅炉(万蒸发量吨)6.3-12.8发动机(万千瓦)2382.632.7汽车用发动机(万千瓦)1948.356.9电站用汽轮机(万千瓦)1001.9-1.9金属切削机床(台)42120.3金属轧制设备(万吨)11.92.9工业机器人(套)360-4.8服务机器人(套)12-92.7汽车(辆)18894416.0新能源汽车(辆)15886183.5铁路货车(辆)1335529.4发电机组(万千瓦)1108.4-22.0锂离子电池(万只)546.8-38.3集成电路(芯片)(万块)3392516.6电工仪器仪表(万台)352.652.6汽车仪器仪表(万台)320.4-9.5

工业效益。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4.6%;利润总额下降21.8%。

四、固定资产投资、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

固定资产投资。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6.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7.7%,其中工业投资增长8.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7.6%。国有控股投资增长22.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增长11.1%,民间投资下降6.3%。

建筑业。全省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1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资质等级三级及以上的建筑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71.8亿元,比上年下降19.0%;利润24.4亿元,增长4.3%。全省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429.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8.9%。

房地产开发。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958.0亿元,比上年增长1.4%。商品房销售面积1684.5万平方米,下降12.0%,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461.1万平方米,下降12.3%。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6.2%。按地域分,城镇零售额增长6.1%,其中城区增长6.1%;乡村零售额增长7.0%。从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增长6.9%;零售业零售额增长6.2%;住宿业零售额增长2.7%;餐饮业零售额增长6.3%。

热销商品。在全省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煤炭及制品类增长1.4倍,饮料类增长26.0%,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8.1%,五金、电料类增长17.7%,中西药品类增长13.9%,日用品类增长11.0%。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全省实现进出口总值1865.9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其中,出口349.4亿元,增长18.8%;进口1516.5亿元,增长4.2%。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1536.8亿元,增长10.5%;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167.1亿元,下降10.9%;加工贸易进出口96.2亿元,增长2.2%。从企业性质看,国有企业进出口1121.4亿元,增长9.0%;民营企业进出口581.4亿元,增长0.1%;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26.4亿元,下降5.3%。

招商引资。全省外资投资新设立企业158个,比上年增长25.4%。合同利用外资20.3亿美元,下降27.1%。全省实际利用外资5.4亿美元,增长15.6%,其中,第一产业657万美元,增长34.4%;第二产业28759万美元,下降33.4%;第三产业24908万美元,增长6.4倍。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全省主要运输方式共完成货运量6.7亿吨,比上年增长6.8%。其中,铁路1.2亿吨,增长8.6%;公路4.6亿吨,增长7.4%;水运779.8万吨,下降12.3%;航空14.1万吨,增长8.3%;管道7552.4万吨,增长3.0%。完成货物周转量1880.3亿吨公里,比上年下降2.0%。其中,铁路814.3亿吨公里,增长3.9%;公路724.0亿吨公里,下降10.7%;水运5.6亿吨公里,下降8.6%;航空2.9亿吨公里,增长6.9%;管道333.5亿吨公里,增长5.5%。全省主要运输方式共完成客运量3.2亿人次,比上年下降5.2%。其中,铁路1.1亿人次,增长6.7%;公路1.8亿人次,下降12.2%;水运316.6万人次,增长3.1%;航空2508.7万人次,增长2.6%。完成旅客周转量874.8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0.9%。其中,铁路289.3亿人公里,增长3.7%;公路139.3亿人公里,下降9.6%;水运3545.5万人公里,下降2.4%;航空445.8亿人公里,增长2.7%。年末公路线路里程16.9万公里,比上年增长1.0%,其中高速公路4512公里。

民用车量。年末全省民用汽车保有量516.9万辆,比上年增长8.0%,其中轿车287.8万辆,增长8.7%。全省私人汽车保有量464.3万辆,增长8.8%,其中轿车272.2万辆,增长9.4%。摩托车拥有量34.1万辆,下降4.5%。

邮政电信。全省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846.8亿元,按2010年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1.0%。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732.1亿元,增长53.4%;邮政业务总量114.7亿元,增长22.4%。年末长途光缆线路总长度5.0万公里。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39.9万户,下降4.1%;移动电话用户3929.0万户,增长2.5%。全省电话普及率为104.1部/百人;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848.3万户,增长4.6%;移动互联网用户2901.9万户,下降1.8%。

旅游收入。全省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1665.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0%;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683.8亿元,增长19.6%。其中,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1554.5万人次,增长19.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640.2亿元,增长19.6%;接待国际旅游人数110.7万人次,增长1.4%。

八、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支。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62.6亿元,比上年下降1.6%。其中,税收收入924.3亿元,下降5.8%。在税收收入中,国内增值税339.4亿元,下降11.0%;企业所得税103.7亿元,下降3.1%;个人所得税32.7亿元,下降30.8%。全省一般公共财政支出5011.5亿元,比上年增长7.2%。

金融市场。截至12月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7716.7亿元,比年初增加2384.0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住户存款18056.1亿元,比年初增加2434.8亿元,增长15.7%;非金融企业存款4377.0亿元,比年初增加83.8亿元,增长1.9%。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1370.0亿元,比年初增加1124.0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住户贷款5925.1亿元,比年初增加459.2亿元,增长10.2%;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15184.3亿元,比年初增加648.3亿元,增长4.5%。

证券市场。截至2019年末,我省共有境内上市公司38家,其中,沪市27家,深市11家。按照企业类型划分,国有企业17家,民营企业20家,外资企业1家。上市公司总股本518.8亿股,比上年增长4.1%;总市值2782.6亿元,比上年增长14.0%。

保险收入和赔付。全年保费收入952.2亿元,比上年增长5.9%,其中,财产险收入202.2亿元,增长7.7%;寿险收入527.3亿元,下降3.3%;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收入222.7亿元,增长34.3%。全年赔付额324.0亿元,比上年增长26.0%,其中财产险赔付141.5亿元,增长40.6%;寿险赔付105.0亿元,下降1.3%;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付77.5亿元,增长54.7%。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全省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29所,招生2.8万人,在学研究生7.9万人,毕业生2.1万人。普通高校81所,招生24.8万人,在校生77.8万人,毕业生19.5万人。成人高校16所,招生3.9万人,在校生9.2万人,毕业生4.0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19所,招生5.5万人,在校生16.8万人,毕业生6.2万人。普通高中368所,招生19.0万人,在校生55.2万人,毕业生18.6万人。普通初中1420所,招生25.0万人,在校生91.4万人,毕业生27.0万人。普通小学1431所,招生21.5万人,在校生127.9万人,毕业生25.2万人。特殊教育学校招生1736人,在校生11139人。幼儿园5881个,在园幼儿51.0万人。成人技术学校培训学员22.6万人次。

科学技术。全省共取得各类基础理论成果331项,应用技术成果1241项,软科学成果52项。全省受理专利申请37313件,比上年增长7.9%;授权专利19989件,增长2.9%。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3799份,成交金额235.8亿元,增长38.7%。

检验检测。全省共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1364个,比上年增加124个;体系认证办事机构6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89个,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096.6万台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产业。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40个,文化馆150个,公共图书馆110个,博物馆194个。全省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2%,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1%。全省有线数字电视用户652.3万户,有线数字化程度约为97.9%。全省出版图书7958万册,期刊3354万册,报纸42726万张。

医疗卫生。全省共有卫生机构2037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118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88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40个。卫生机构床位数27.4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数25.4万张。卫生技术人员23.8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9.4万人,注册护士9.8万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62个,卫生技术人员0.4万人。乡镇卫生院966个,床位2.4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9万人。

体育竞赛。全省运动员在各类比赛中获得金牌396枚,其中世界比赛50枚,亚洲比赛22枚,全国比赛324枚。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居民收入。全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45元,比上年增长6.0%;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2165元,增长5.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82元,增长8.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495元,增长9.4%。

社会保障。全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含离退休)人数1364.9万人,比上年增长4.3%,其中城镇职工(缴费人员)765.1万人,增长4.6%;离退休人员599.8万人,增长4.0%。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837.1万人,下降2.5%,其中,职工873.6万人,城乡居民1963.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24.0万人,增长1.9%;参加生育保险人数343.5万人,下降1.9%;参加工伤保险人数464.1万人,下降10.8%。全省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16.4万张,收养人员8.9万人。各种社区服务机构3773个。城市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9.8万人,下降19.3%;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80.2万人,下降10.2%。

十二、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保护。年末全省自然保护区222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9个,省级自然保护区75个,市县级自然保护区98个;自然保护区面积740万公顷。

安全生产。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458人,比上年下降27.4%。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34,比上年下降30.6%;煤矿百万吨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55,比上年下降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