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长马兴瑞:集中力量解决“卡脖子”问题,狠抓基础研究

南都讯 9月24日,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在国新办会上介绍广东省经济特区发展成就,他先列举几大数据:40年来,广东从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农业省发展成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经济总量率先突破10万亿元,是财政收入首个超万亿元的省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7.14万亿元、约占全国1/4;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跃居全国首位;规上工业企业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双双超过5万家,进入世界500强企业达14家。

“允许改革失败,不允许不改革”

马兴瑞介绍,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创新:

第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保特区建设始终沿着党指引的正确方向前进。

第二,先行一步、主动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特区成为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成立全国第一个出口加工区、第一家外资银行,统筹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特区累计引进外资1500亿美元、占全省1/3,世界500强企业约有300家在特区投资。

第三,明确提出“允许改革失败,不允许不改革”,率先推进价格闯关、土地拍卖、工程招标、证券市场等领域改革破题,探索出1000多项开全国先河的改革举措,比如敲响新中国土地拍卖第一槌、诞生第一份劳动合同等等,率先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四,强化创新引领,在全国首开先河重奖科技人员,催生出华为、腾讯、格力等世界级创新企业,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4.9%左右,在全球率先实现5G独立组网全覆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

第五,坚持苦干实干,特区率先发出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时代强音。

携港澳加快建设国际科创中心

广东经济特区下一阶段怎么做?

据马兴瑞介绍,首先扎实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坚持“中央要求、湾区所向、港澳所需、广东所能”,举全省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此外,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大力推进“放管服”、商事制度、数字政府等重大改革,深圳成为全国营商环境最优的地区之一。

三是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充分发挥特区创新资源优势,下定决心大抓自主创新,集中力量解决“卡脖子”问题,狠抓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大力实施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布局建设省实验室等重大平台,携手港澳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四是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发展5G、4K/8K、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据介绍,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突破万亿元,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均超70%;珠海市培育形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一批现代产业集群;汕头市打造出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的隐形冠军。

五是着力打造优质均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深圳市最低工资标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智慧城市发展水平均居全国领先水平,成为我国超大城市治理的样本。”马兴瑞说。

实习生王凡 南都记者潘珊菊 发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