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的教廷:以上帝的名义发动侵略战争,结果却输的一塌涂地

或许上帝是仁慈的,但侍奉上帝的人,未必是仁慈的;在中世纪的欧洲,教廷的权力已经远远凌驾于诸国国王之上,当时的教廷,以各种名目搜刮信徒们的财富,使得当时各国都贫弱不堪,偶有反抗者,皆被教廷当作异端处理了。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国王都甘于当教廷的傀儡,就比法兰西国王、波旁王朝的建立者亨利四世,亨利四世作为法国历史上最知名的帝王之一,他致力于给他的臣民们提供衣食无忧的生活,所以不可避免的,与教廷成了敌对关系。而当时的德皇,更是天主教的直接反对者,甚至这德皇还直接支持天主教的敌对势力。

当时罗马教廷的教皇是号称中世纪四大拉丁神父之一的乌尔班二世,乌尔班二世的压力很大,他觉得教廷的权威受到了威胁,但他又不能直接让镇压,毕竟这些国王表面上还是臣服于天主教的;为了重振了教皇的权威,乌尔班二世另辟战场,于是便有了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是教皇许可的,所以这是一场以上帝的名义发动的"正义"战争,东征,打的是谁?当然不是远在东亚的北宋和辽国了,他们征伐的是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帝国;虽然当时的阿拉伯帝国已经衰弱了很多,但那也只是内乱而已,在面对外部的宗教入侵时,整个穆斯林国家前所未有的团结在了一起。

当时乌尔班二世宣布阿拉伯帝国是异教徒国家,号召西欧的封建领主和骑士对阿拉伯帝国发动侵略战争,哦,当时的说法肯定不是说侵略,应该是让阿拉伯国家沐浴在上帝的荣光下;因为参加这场战争的士兵佩有十字标志,因此称为十字军。

虽然十字军主要是罗马天主教势力对穆斯林统治的西亚地区作占领并建了一些基督教国家,因而也被形象的比喻为"十字架反对弓月";但也涉及对"基督教异端"、其他异教徒和对其他天主教会及封建领主的"敌对势力"的征服,如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将矛头指向了东正教的拜占庭帝国。

最终这场持续了近两百年的战争是怎么进行的呢?事实上,宗教之间的战争,远比普通的侵略战争还要残酷得多;虽然教廷的十字军号称是上帝的战士,但他们在战争期间的行径,却比强盗还要残暴,他们一路烧杀抢掠,光耶路撒冷就被屠戮了七万余人,所有财富被洗劫一空。

十字军一个指挥官写给教皇的信里说,他骑马走过尸体狼藉的地方,血染马腿到膝。寺院、宫殿和民间的金银财物被抢劫一空,许许多多的古代艺术珍品被毁。这场屠杀以后,十字军到所谓的寺院前去举行宗教仪式,随后又投入了新的烧杀掳掠。

而且十字军攻占君士坦丁堡时,对该城烧杀抢掠一星期,将金银财宝、丝绸衣物和艺术珍品抢劫一空,使这座繁荣富庶的文明古城变成了尸山火海的废墟。为了分赃方便,就把金属雕塑熔铸成块件。法国编年史家维拉杜安写道:"自世界创始以来,攻陷城市所获的战利品从未有如此之多。"十字军这种强盗行径,充分暴露了其宗教的欺骗性和虚假性。

十字军远征持续了将近200年,罗马教廷建立世界教会的企图不仅完全落空,由于本着收复被阿拉伯邪恶入侵的土地结果各种原因造成了失败,使教会的威信大为下降,后世史家评论说:"在某种意义上说,比失败还更坏些。"

而阿拉伯帝国呢?其实在第七次十字军东征时,阿拉伯帝国就已经因内斗而亡;而且整个伊斯兰教虽然最终赢了战争,但自身也是损失惨重,大量平民被屠戮,财富也被劫掠一空,加上内部斗争严重,故而也没法对欧洲教廷发动反攻。不过虽然这是一场两败俱伤的战争,但却对后世影响极大,因为这场战争间接促进了欧洲文艺复兴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