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别总追孩子喂饭,学会这些方法,你可以省心很多

前段时间非常火的电视剧《安家》里边有个片段,是宝妈宫蓓蓓的婆婆追着孩子喂饭的画面,经常是一喂就两个小时,这顿饭喂完了,下顿饭又该开始做了。相信追着喂饭这个问题是很多家长的的一个难题。别人家的孩子就能乖乖的坐在那里自己吃饭,而您的孩子非得追着喂饭呢?

几大原因,反映了问题的所在:

1.孩子自身不饿

我们要知道,两岁以后的儿童成长速度会逐渐减慢并且慢慢的稳定,他们不会像以前那样饥饿。而且幼儿的食欲在最好的时候是无法预测到的。可能还会出现反复的状态,这就意味着可能某一天,你的小孩子在饭桌上吃的比以往都多,而在某一天却吃的很少。宝妈只要保持好自身喂养的角色就可以了,并且每餐固定的时间保持和以前一致,小孩子就只管他吃或者不吃,吃多或者吃少,做好饭端上餐桌的时候,让孩子自己做选择,他饿的话他就会吃,不饿的话追着喂饭也不吃。

2.“饭前甜点”吃得太多

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有普遍提高,都想让自己的孩子茁壮成长,所以各种小零食肯定会不断,经常在饭前吃零食的孩子,就会吃的太饱而不想吃饭。

解决办法:首先改掉孩子在饭前吃零食的坏毛病,指定一个零食时间给孩子吃1~2种有营养的食物(例如:酸奶或者山楂这种开胃的食品)。要在适当的机会培养刚刚学会走路的小孩子对食物的胃口,如果不调整,小孩子就不会吃的很多,也很难学会自我调节,既影响了孩子对营养的吸收,还影响家庭的吃饭时间。

3.食物太单一

家长提供给孩子的食物太单一,每天食物都是重复的几样,会让小孩子觉得太单一。年龄还小的孩子,牙齿还没有发育完全,家长就会给孩子做一些软一点的食物,例如:面条,如果天天是面条,不光是小孩,大人也会觉得厌烦

解决办法:做一些新的食物,例如:在食物上增加一些新的样式或者颜色,更能够吸引小孩子,也更能激发小孩的食欲。


不要担心如果孩子不自己吃饭饿着,饿坏了怎么办,而去追着孩子喂饭。追着孩子喂饭,其实也是有坏处的!


1.缺失饥饿和饱腹的感觉

有一种饿叫“妈妈觉得你饿”,在喂饭时候孩子明明饱了,但是妈妈觉得孩子没有吃饱,便开始各种追着喂,如果长期下去,会让小孩丧失多吃饭的兴趣,从而也会到导致缺失饥饿和饱腹的感觉,缺乏饱腹感的孩子吃起来会没有节制,可能会把自己的胃给撑坏。

2.容易形成和家长谈条件的思维

有些家长在给孩子喂饭的时候,为了让孩子多吃一点,在喂饭的过程中就会许诺孩子ー些玩具啊什么的。长此以往下去,孩子就会养成一个和家长谈条件的习惯,来换取自己的利益。如果这样下去,和一哭二闹三上吊没有区别,还会使孩子变得自私,脾气越来越大。


3.注意力不集中

家长在喂饭时候孩子会不专心,会时不时的东张西望,而这时候家长的催促就或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这种情况让孩子感觉到吃饭就是一种负担,还会产生抗拒的行为出现。

我是@果妈科学育儿,愿与你共同分享育儿知识,和宝宝成长路上的点点滴滴,感恩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