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部分人想往城里来读书?

创业者林哥


很高兴回答此问题,在上个月的时候我连续回答过这方面的问题,今天再次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我本身就是把孩子带在身边,在天津上小学,正在办理天津户口,在我身边有好多外地的同事都是让孩子在天津读书,抛开教育资源、硬件设施等方面的优势,我说一下其他方面的原因。

1、自身条件的限制,比如说父母双方都在城里上班,孩子无人照顾或者由老人照顾,也就是留守儿童,我们在媒体上看到过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是非常糟糕的,因此,父母就想千法设百计的把孩子带在身边,在城里读书。

2、攀比心理,一是家长的攀比,看到同村的孩子都送往城里读书,如果自己不把孩子送到城里读书怕别人说三道四、看不起;二是孩子的攀比,看到别的同学去城里读书,回来后讲述的所见所闻富有好奇性,因此要求家长将自己送到城里读书。

3、农村孩子的减少导致校园整合、教师流失,像我老家,4、5个村共用一所小学,一个乡镇就一所初中,无高中,这样的情况是存在很大的弊端的,比如说孩子上下学的安全问题,在农村不可能做到想城市一样每天接送,孩子离校远,午饭问题无法解决,只能多次往返学校和家里,刚才提到的4、5个村共用一所小学,那么离校的距离就会相当远,对孩子也是考验。

那么相对于农村,在城市读书的优势有哪些呢?

1、安全问题:大多数城市学校都有专门的校车负责接送,就算没有校车,也是家长接送或一些相配套的培训机构、小饭桌等,而且吃饭问题基本都在学校解决,减少了孩子出校的机会,所以安全得到了更大的保障。

2、所见所闻相比于农村更多,就我自己而言,不怕大家笑话,我小学就是在农村就读,读初中时,我妈送我去县城读书,第一次去县城时,看到红绿灯都感觉新奇,看到交警感到那么那么高大帅气.......,好多都是第一次见到,不会讲普通话,还一度引起自己自卑等等。

3、所处的同学圈不同,在农村的同学圈就是周围村庄的孩子,在城市里呢就会结交各地的同学,“圈子不同,命运不同”虽然这句话是针对成年人的,但是从小积累的人脉同等重要,且中小学时期的同学情是不掺杂各种商业性质的纯净友谊,现在好多小学、中学同学每年都会聚会,所以,城市内的同学圈有巨大的优势。

今天我是抛开老生常谈的教育资源问题,谈论了自己的一些其他看法,不喜勿喷,同时欢迎大家在下方留下宝贵的意见,共同探讨孩子教育问题,谢谢。


尚泽


农村的部分孩子都想往城里读书我觉得有如下原因:

1.城里名校名师有选择性,谁都希望自己孩子在更好的学校找更好的老师给孩子求学过程中保驾护航!2.城里学校软硬件都比乡村要好得多,即使不是名校名师,城里师资力量队伍是乡村无法比的,乡村学校大量缺少老师,据我所知,代课老师都缺,有些没有一点经验的代课老师都有直接在中学教书的!

3.城里学校硬件设施好,教学仪器设备先进,图书阅览室体育运动设施场地都是不错的!

4.现在很多父母在城里工作,不希望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就把孩子带去城里读书!

5.现在商业房地产的学区房也是吸引把孩子往城里送的一大亮点,我闺蜜孩子才一岁就找到我帮她参考学区房的选购,希望孩子在省城接受良好的教育!

总之,人往高处走,如果有条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城里学习的!



最强大脑集团总部


城市教育的投入及教师待遇,对教师形成强大的吸引,于是优质的教师资源向城市集中,优质的生源向城市集中,这恐怕不是短期内所能改变。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教育,中国都在比谁更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