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定发现大型制蓝工场遗址!

近日,罗定市分界镇金垌村委发现多处明清时期的制蓝工场遗址,这是继2009年我市发现广东首个古代“种蓝制靛”工业遗址后,又一重要发现。 

4月21日,罗定市人大、博物馆、社科联、文广旅体局及市博物馆文物工作组来到金垌村委,对发现的“制蓝”工业遗址进行考察测量。金垌村委高塱脚、高塱顶、艮头、牛暗符、大岭、大岭中、大岭头等地方,发现7处遗址。这些遗址海拔处于193米至300米之间,每处遗址各有大小与数量不等的制蓝用的圆池、方池,圆池直径最大的有5米多,有部分圆池直径3米多。其中艮头制蓝工业遗址保存最完好,可以看到完整制作工序场景,圆池方池分四层设计,最高层是一些小圆池和小方池,接着下一层是5个大圆池,再下一层是2个大圆池与3个大方池,最低的一层还有一个大方池,这些圆池和方池都有出水口,可流向下一层的池。据文物工作者初步考察,这些制蓝工场应建于明、清朝时期。 

现年76岁的金垌村村民欧洪发,是这里土生土长的“种蓝制靛”人,见证了这里“种蓝制靛”的辉煌历史。据他讲述,还原了这里村民种蓝草以及利用这些工场制靛的工序历史情况。欧洪发说,他十四五岁就跟父亲在山上种蓝草制蓝,蓝草要先育苗、后插枝生,种半年可割,一年割两次。割回来的蓝草放进制蓝工场的蓝壶(即大圆池),他家的一个壶可浸五六百斤蓝草,用清水浸泡4天。浸蓝叶的同时,用另外的小壶(小方池或小圆池)发石灰水,一个大蓝壶大约放20斤石灰。4天后蓝壶的蓝草已沤发浸溶,捞开蓝草的蓝叶,把发好的石灰水放进浸泡蓝叶的壶,用烫耙把石灰和蓝叶水打成豆腐浆样的稀靛,就成为了黑靛。稀靛沉淀2天后,放到下一层的方壶(方池),在方壶沉淀3天后,放开上面的稀水,底下的浆用纱布隔开后再放到下一层的方壶(方池),就成了膏状的蓝靛。把蕉叶放在篮底,把蓝靛挑起来放在篮上,就可以拿去买了。村民们有的两三户合起来制靛,也有厂商收购蓝草建工场制靛,当时围底等地有染坊收购蓝靛,村民做好蓝靛后,用肩挑步行到罗城、围底等地去卖,也有商行收购靛运到广州去卖的。一个蓝壶600斤蓝草可制蓝靛100多斤,人工挑去卖时一般一担蓝靛有七八十斤,早时还收白银。欧洪发经常和村民们半夜结伴到罗城、围底卖蓝靛,要走一天路,到夜晚很晚才回到家。当时的种蓝制靛产业兴旺发达,金垌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蓝草,大岭山的两边以及其他地方都建有工场,村民或工人在工场制蓝靛时场面非常热闹。  

北魏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种蓝》专门记述了从蓝草中撮蓝淀的方法:“七月中作坑,令受百许束,作麦秆泥泥之,令深五寸,以苫蔽四壁。刈蓝倒竖于坑中,下水,以木石镇压令没。热时一宿,冷时再宿,漉去荄,内汁于瓮中,率十石瓮,著石灰一斗五升,急手摔之,一食顷止。澄清泻去水,别作小坑,贮蓝淀著坑中。候如强粥,还出瓮中,蓝淀成矣。”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制蓝淀工艺操作记载……  

据民国《罗定志》记载:“植物:蓝。蓝有三种,蓼蓝染绿,大蓝如芥染碧,槐蓝如槐染青,三蓝皆可作澱色成胜母,故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四区云致所出蓝米最佳,岁约三十石,粤西人争採之为澱。”据康熙《罗定州志》记载:“物产:靛。”这是罗定市的史书记载有关植物蓝草与物产蓝靛的内容。罗定市种蓝制靛有着悠久的历史,罗镜镇的水摆旧圩,明清两代是罗定特色蓝靛﹑生铁﹑茶叶﹑木材的集散地,广州﹑佛山染布作坊﹑商号多派人来驻地采购,然后用船运出,蓝靛及其制品也成为当时南江流域输出海外的重要商品,罗定市的“种蓝制靛”产业曾经盛极一时。 

至目前为止,罗定市发现的制蓝遗址有位于龙湾镇南充村委会龙湾景区内的龙湾制蓝工场遗址,位于分界镇金河村委会大坪脚坑口坡地金河制蓝工场遗址,位于罗镜镇水摆村委会水围东村水摆旧墟遗址曾是蓝靛的集散地,位于罗镜镇新东村委会河口村新榕河口新榕口制蓝遗址为染坊遗址。这次发现的分界镇金垌村委的7处制蓝工场遗址,是继上述这些制蓝遗址之后的又一重要发现,规模十分宏大,古时金垌上下沿线山两边延绵十里的制蓝大厂,明清时期罗定直隶州制蓝盛况可见一斑。为进一步填补广东省山区近代经济发展史的空白,探讨粤西山区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提供更多的实物资料,为我市制蓝的重要史料提供有力的佐证,值得深入发掘研究。


云浮融媒中心

通讯员:傅雪莲

编辑:赖秀梅

值班主任:赵军鳗

值班总编:卢利文

投稿邮箱:yunffb@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