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门隐藏了长达三百年唐王朝的走向玄机

历史上最让我向往的莫过于汉唐时代的繁华,唐朝的起起落落契机都在玄武门,走向繁华走向衰落都在此,那就是玄武门重地。


​ 提起宣武门首要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的玄武门之变,唐高祖李渊嫡出二儿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市)大内皇宫的北宫门发动的流血政变。 没建立唐朝时李氏兄弟二人配合算默契,但到唐朝建立,唐高祖李渊即位后,李建成为太子,常驻宫内处理事务,为文官集团代表。李世民为秦王,继续率领武将集团带兵出征,功劳也最大。太子自知战功与威信皆不及世民,心有忌惮,就和弟弟齐王李元吉联合,一起排挤和陷害李世民;同时李世民集团亦不服太子,双方持续明争暗斗。经过长期的斗争,在李渊的偏袒下,李建成集团逐步占上风,控制了局面,为了挽回局面,最终李世民搏命一击,在玄武门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据传李世民逼迫其父唐高祖李渊立自己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后迎来一大唐盛世。
​ 公元705年,称帝已有十四年的武则天年老病重,对朝政的控制非常微弱。一些早就她不满的,想恢复李唐社稷的官员暗自商议,由张柬之、崔玄暐的率领下趁机起事,率领五百左右羽林军五百多人占领玄武门,从东宫迎接太子李显,一同闯入皇宫,斩杀武则天宠臣张易之和张宗昌,逼迫武则天让我,最终太子李显即位。

​ 公元707年,中宗李显无能,被皇后韦氏与武三思把揽朝政,太子李重俊受到打压和欺辱。李重俊忍无可忍,联合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发动政变,率领三百羽林军冲入武三思他府邸,并杀死了武三思。随后包围皇后,韦后闻变,挟持中宗到玄武门门楼,李重俊率兵冲击玄武门失败,后来被杀。网络配图NO4.李隆基公元710年,韦后和安乐公主密谋毒死李显后,立温王李重茂为帝,韦后仿效武则天。临淄王李隆基收到密报后,与太平公主联合先发制人,率军占领了玄武门,随后冲入皇宫,斩杀了韦后和安乐公主,李隆基和父亲李旦掌握政权,最终李旦即位,是为睿宗唐代皇宫城墙各门都由宫廷卫军把守,而玄武门外就设有两廊,宫廷卫军指挥部驻在这里,有坚固的工事和雄厚的兵力。因此,政变发生时首先控制玄武门就很重要,控制了玄武门便可以控制内廷,控制了内廷也就可以控制皇帝,从而控制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