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社区工作者,在年轻人眼中处于一个不上不下的尴尬职位吗?

常州中公教育


本人就是刚毕业三年的多的本科生,在社区工作了一年多。

首先社区居委会是民间自制组织,不属于体制内,没有编制。

然后我们这个地区是西部一个小城市,社区委员工资3200,并且工作也挺忙的,管的事特别多:就业扶贫,扫黑除恶,入户走访,写简报等等。

最后就是这个工作发展前途不好,你晋升最多到社区主任,并且任期只有五年,之后就要换届,没法连任。都是一些大妈大爷,年轻人比较少。

如果你要是想过渡,考考公务员还可以干一下。把他当成一辈子工作就算了,没有啥前途。我本人也是为了考公务员过来过渡的。





一条默


这个不是所谓的尴尬职位。

所谓的尴尬职位,主要还是由于自己的虚荣心在作祟,择业目光还盯在高薪、让人高看等狭隘认识上,其实任何岗位的设置都有它的社会需要和价值,从事这些岗位的人都是劳动者和建设者,可以发光发热,做出不凡的成绩。之所以感觉不够理想,没有达到自己设定的择业目标,是因为自己仍然处于模糊状态,没有认清到底需要什么。因此要好好理理思路,看看自己是不是适合这个职业,就是大家常说的人岗相适,把握这一原则对任何职业选择都管用。

社区工作者主要适合于下面三个群体,一是想进入公务员队伍但还没有正式工作的,比如大学毕业生,或者是多次择业失利后处于等待期的,可以先选择到社区去工作,一方面解决基本生活问题,能挣钱养活自己;另一方面可以接触社会经受锻炼,社区是社会的整体缩影,在社区工作将面对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接触的是烦杂的琐事,可以增加社会治理体验,为成为公务员后履职尽责打下基础。二是想找个工作轻松岗位的,社区工作周六周日正常休息,个人有事可以请假,有的街道社区还有年度休假,在工作安排上比较灵活;虽然说基本职能是帮助居民解决困难、化解矛盾纠纷、帮扶弱势群体等等,但是工作紧张感不那么强。三是想在家附近工作的,社区办公的位置一般都设在小区内部,既方便为居民服务,也让居民有事不用跑太远的路,有的社区工作人员的家也住小区内;我认识的一位社区主任就介绍说有几个年轻的工作人员家就在本小区,有一个还是硕士毕业生,能够做到家庭和工作两不耽误。

如果你属于上面这三个群体,那么就要认真做些招录准备,竞争虽然没有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激烈,但是报考的人数这几年是呈上升趋势的,还是不能大意。

如果你没有在这三个群体内,那么也不必纠结是否到社区工作,世界这么大、机会那么多,年轻人还是要凭借自己过硬的专业能力和素质,去寻找更多的机遇、做更多的尝试。


王俞重生


大家好 ,我是李拉拉,很高兴能参与这个话题的讨论。社区工作来自基层一线,关系民生,全是普通老百姓的家长里短。但是,老话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看似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却都是真真实实的生活。就像歌词唱的,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所以,做好社区工作是关系社会稳定,关系百姓幸福的大事。

拉拉有一位朋友从事社区工作,她每天的工作都是这样的:小区流浪猫多了,张大妈家的管道漏水投诉了、李四家婆媳吵架了.......天天都是处理不完的琐碎事,可她却做的很上心。常常打电话说,她安置好了流浪猫好开心,张大妈家的事解决了,老人家感谢了她,她好开心。自己还总在想,怎么把工作做的更扎实,更好的服务于民。看看,她是不是很有目标,很有干劲儿?

所以无论做什么 工作,还是要看你个人,一份工作可以吞噬你,也可以磨练你,甚至成就你。所以,是否是尴尬在职业,完全看你自己怎么想。如果你只把工作当成挣钱的工具,或者只是达成你某些目标的前提,那你可能会很多想法,如果你换一个角度想,或许都不一样了。每份工作都有他背后的意义和神圣的使命。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这里是李拉拉侃人力,感谢大家的关注。如果有什么想法和看法也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