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棗莊嶧城區的權妃墓

權妃墓又稱娘娘墳,位於棗莊市嶧城區榴園鎮娘娘墳村村西,和村莊一路之隔,處於群山之中,僅南部較為寬闊。無墓碑,封土堆高約8米,底周長60餘米,高大的封土堆上多生槐樹,碗口粗細的居多。

據《明史·后妃傳》記載,權妃是朝鮮國家工曹典書權永鈞的女兒。公元1408 年也就是永樂六年,明成祖下旨選妃,年僅十八歲的權妃進入後宮。權妃姿容秀美,善吹玉蕭,頗得明成祖朱棣的寵愛。永樂七年(公元1409年),封權氏為恭獻賢妃,並賜其父權永均為光祿卿。永樂八年十月,權妃侍帝北行征戰蒙古。戰爭結束之後,路過臨城(今薛城)權妃因急症醫治無效去世,時年二十二歲。

成祖朱棣遂命隨臣及地方官吏尋山覓林查看風水寶地,建立陵寢,最終選在了嶧縣境內白茅山前埋葬權妃, 權妃墓三面環山,地勢雄偉,南部出口恰似陵園大門,門前一小溪,泉水從石縫中溢流向南,東有雄獅,西有巨象,氣勢磅礴,把守陵墓兩側。正是:左獅右象充守衛,三山一水葬皇娘。

成祖回到皇宮之後,聽聞權妃死因另有原因,大怒之下賜死了大批妃嬪、宮女。這衝冠一怒為紅顏之舉讓明成祖飽受了大臣及後人的指責。成祖因思念權妃以致傷痛成疾,後來見到權妃家人時竟然哭得淚流滿面,一時不能言語。

時光荏苒,六百多年過去了,當年的護林將士在此紮根繁衍,現已形成了近四百人的娘娘墳村居。權妃墓也在1980年被定為棗莊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0年被定為旅遊景點。(摘於百科,略有增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