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一家已经超过整个钢铁板块市值,这合理吗?

“茅台一家已经超过整个很多行业板块的市值,这合理吗?”其实这既是合理的,又是不合理的。

这句话已经有无数人反复提过,可是截止今日(2020年4月18日)收盘,贵州茅台(1226.000, 28.90, 2.41%)(600519.SH)的总市值(1.54万亿)还是甩开整个行业板块中的钢铁板块(6514亿)快三倍差距,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2020年4月18日收盘后


首先贵州茅台这些天已经悄悄的回到了股价较高的点位,很显然市场对于茅台的高分红有着殷切的期盼。

投资者获得回报无非选择两种公司,第一种是高分红公司的分红,第二种是高成长公司的价差。

很显然现在的钢铁板块和这两者都无关系,所以我们说茅台超越了一些板块是存在合理性的。

那么不合理的地方在哪里?很显然是打铁需要自身硬,这是钢铁板块自身存在的问题。

说道钢铁,我们需要更宏观的看一下这个固态溶液到底是什么。

首先“钢”是对一系列以铁元素为溶质的固态金融溶液的简称,并不是单一的一种金属材料,它会随着用途而改变。最简单的分类比如铁轨用钢、楼房用钢、工业用钢、航母用钢、潜艇用钢等等,用途数之不尽,种类和标准摞起来不比词典薄多少,而且人类对钢的研发和利用也从未停歇过。


高铁车轮


可是在“去产能”以前我们的钢铁利润主要是从国外进口铁矿石,再出口中等质量钢材为主,甚至自己人都会和自己人打起价格战来。鲜有股神巴菲特说先生提到的三点要求的公司:特许经营权,净资产收益率长期高于15%,负债率长期低于40%。

另外钢材属于强周期品种,现在周期尚未回归也是导致板块市值较低的一个原因。

不过我们还是应该看到问题的本质核心,那就是没有核心科技。我们不能生产飞机起落架、高速列车车轴和轴承部位使用的抗疲劳高强钢,也不能生产核电回站用耐高温、抗辐射不锈耐热钢。诸如此类还有很多。


反应堆拟图


“去库存”是一个很好的指导意见,这种战略眼光不亚于当年的“百万大裁军”,将资金用于特种钢的研发才是硬道理,毕竟一吨特种钢材要比一吨普通螺纹钢的利润多几千倍不止。

另外扩大特种钢的“内需”也是很好的措施,普通的钢材是无法用于生产高精度工业母机的。只有更多的特种钢材才可以提高国内的生产力,而生产的消费品多了经济状况就会自然好转,带动消耗之前的普通钢材库存,这是一个正向循环。

历史证明没有一个产业是不需要科技的,所谓“落后产能”实际上是没有深刻剖析自身问题所致。

现在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即便是食品饮料这样的消费品,生产技术也会不断的革新,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降低生产成本,那又更何况其它产业?

(本作属于科普性质,不作为投资依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