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家庭文化演化进程,辈分、五服、宗族、家谱。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凝聚力很高的民族,这种凝聚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在上为国族认同,在下为家族认同。国族认同起源于家族认同,发展于文化认同。

在5000年的中华文明进程中,中国人的家庭观也随之演化,产生了辈分、五服、家族、家谱等特别的家族文化,造就了现在中国人浓厚的家庭观念和家族凝聚力。

首先最先产生的是辈分,他是家庭伦理的基础,父父子子,长幼有序,辈分绝对不能乱。从原始社会末期,中华文明进入父系社会以后,就有了辈分,不过那时候的辈分很简单,大概也就只有父子,爷孙几个层次。

进入国家时代以后,随着文明的发展,特别是孔子诞生以后,中国人对家庭的认同文化更加上升,家庭辈分更加细化,产生了以辈分和婚姻为基础的“五服”亲情体系,这个时候的辈分大致为九族,即“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己身、子、孙、曾孙、玄孙”。

但是九族辈份只能记录自己往上四代人和往下四代人,五服只能记录父系和母系兄弟、姐妹亲属各四代人,对于我们这个延续时间很长的超大型文明来说,不太够用。比如说汉朝皇室,从刘邦到刘协经历了10代人,那么远支皇族怎么处理呢?比如刘备,他已经是刘邦的第8代后人了,于当时的皇帝刘协而言早已超出五服,根本不算亲戚,刘备是怎么成为了刘皇叔呢?

因为我们在家庭之上又产生宗族概念,皇家叫宗室,老百姓叫宗族。宗族间也存在一定的命运相互关系。

这个时候我们的血缘关系主要是五服之内为亲人,出了五服就不是亲人了,而是同宗。亲人间命运相连,宗族间互相帮助。

宗族聚居不一定都是好事,有时候会产生狭隘的宗派观念。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宗族间,婚丧嫁娶相互帮忙,远在他乡相互帮衬。所谓远亲不如近邻,同宗也是一种重要的情义,特别是当你远在异国他乡的时候。

皇家有皇家史,同宗关系很清楚,但是普通百姓,甚至高官都没有自己的家族史,所以几代人以后,随着老人的去世,记忆消退,同宗关系会变得比较乱。

魏晋以后士族门阀兴起,门阀垄断了做官的权利,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考虑,开始修撰自己的家谱,但这个时候的家谱有政治目的,所以受到政府的严格管控。

魏晋时期只有士族门阀有家谱,大部分底层官员和老百姓还是没有自己的家谱的。

直到宋朝修史狂人欧阳修诞生才解决这个问题。欧阳修参与编辑了《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一人修两史已经是很罕见了,但是欧阳修还觉得不过瘾,又整理和编撰了《欧阳氏家族史》,这种不带政治性质的族谱,政府不再监管。于是苏轼等人纷纷效仿,编写了自己的家族史。自宋以后,几乎所有的家族都有了自己的家谱。

欧阳修以后中国的家谱文化较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以前的家谱大多只是记录血缘关系的简单表格。宋以后家谱被赋予了厚重的文化内涵,家谱成为了记载先人功德,鼓励后人进步的重要载体。

家谱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家谱)之一,属于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流动大幅增加,家族聚居在一起的情况越来越少。对家谱的修订和整理难度加大,家谱文化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很大冲击。所以建议大家有机会看一看自己的家谱,保护家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