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未来:还有未来?


题要:学而思,需要真正学会反思。

|商业大咖社

10月19日消息,针对“学而思网校”存在低俗视频、教唆早恋内容等问题,北京网信办会同属地教育主管部门,依法约谈网站负责人,责令其限期整改,完善信息安全制度,加强内容审核切实履行主体责任。

对此,学而思网校随后发布声明称,这与4个月之前的是同一事件,并非学而思网校再次出现未经审核上传的内容。同时表示,针对当时的问题内容,学而思网校已于第一时间进行了删除处理,并对旗下24个App进行了全面自查。

尽管点名学而思,并不是再次批评学而思,但“旧事重提”也有一定的警示意义。人民网此前曾发文称:

“学而思,需要真正学会反思。”

对于教育公司而言,口碑尤为重要!频繁传出负面消息,对于教育机构尤为不利,尤其是在线教育百花齐放、监管趋严的时代,想活下去,活得好怕是很难!

01 频繁传出负面消息


事实上,除了移动应用程序存在低俗视频、教唆早恋内容问题外,好未来也是不断传出负面消息。

2020年的疫情黑天鹅事件,加速了众多行业的数字化、在线化转型,教育领域亦是如此。传统线下培训机构的闭店、转让潮早已开始。“停课不停学”政策更是加速了在线教育发展。

4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中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4.23亿,较2018年底增长110.2%,占网民整体的46.8%。

然而,在在线教育应用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的同时,很多在线教育培训机构为了快速发展,对招聘教师方面降低了门槛,导致入职教师鱼龙混杂。

根据北京日报发文,“新东方在线”教师介绍页面中教师资格证编号仅为8位,在“学而思网校”平台上,“一年级语文直播班”这一课程的讲师介绍中,教师资质证明上并没有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提供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编号,只是使用了“已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待领取证书”这种含糊不清的语句打擦边球。

据统计,在“学而思网校”移动端平台中,一年级语文、数学、英语三类同步课的授课老师一共有58位,其中仅有27位老师按照要求标明了教师资格证编号。

作为在线教育的头部企业,2019年好未来拥有26003名教师,而学而思网校一个子平台的一年级课程就有近半数的教师资质没有明确标识,试问,按这个比例算下来,在上万人的师资团队中又有多少教师“无证上岗”?①

值得注意的是,学而思多家线下机构近年来因违规办学、无证办学、无证经营等等问题被多次点名批评:

从被西安教育局、成都教育局以及广州珠海区教育局要求整改,到被杭州市教育局全市通报批评,再到被北京丰台教委约谈和处罚……甚至学而思的线上模块也在2019年被工信部因“未公示用户个人信息收集、使用规则”等原因被勒令整改。②

此外,据黑猫投诉、聚投诉平台显示,学而思还存在着“虚假宣传”、“不退费”、“欺诈”等投诉。


02 曾自爆业务造假


资料显示,学而思网校是纽交所上市公司好未来教育集团旗下在线教育品牌,为6-18岁孩子提供小初高全学科课程辅导。2008年成立至今,学员已遍及全国300多个城市。


2020年4月,瑞幸咖啡自曝伪造22亿营收后,好未来集团也公告称其在例行的内部审计过程中发现某些员工存在违法行为,已被警方依法拘留。根据公告,“轻课”业务虚增销售收入占该公司2020财年总收入的3%到4%。

根据报告给出的数据,学而思员工造假,导致好未来三个季度净收入虚增共计8610万美元,归属于好未来的净利润虚增2660万美元。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好未来这么做是明智的,由于瑞幸咖啡这件事在前,这时候如果先自爆,对好未来来说无异于一次刮骨疗毒,与其让别人做空,不如先自爆。


若是一旦查出来可能就不像现在可以归为个人行为了,甚至会牵连整个公司乃至于审计公司。现在这种做法无疑是希望大事化小。

事实上,早在2018年,好未来就曾被浑水做空过。

在浑水71页的报告中称,好未来的业务是真实存在的,但该公司至少从2016财年起就开始欺骗性地夸大其利润。浑水还表示,好未来的财务做假覆盖了其核心业务“学而思培优”,且正逐步蔓延至该公司的线上业务。

好未来则对此回应称:“浑水公司的指控是基于错误的推断和假设。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将对报告内容作出审查,并将考虑采取适当措施保护股东的利益。”


不过,此次浑水做空并未对好未来造成严重的影响。

对此,人民网发表的评论认为 :

要真正杜绝这类问题,以学而思为代表的教育培训机构,必须进行真正的反思,把“保护青少年群体及其合法权益”做为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商业伦理底线。要履行好主体责任,建立起切实有效的内部内容审核机制。不能抓到才改,不抓不改。还要防微杜渐,除了此次整改中的问题,关于未成年人隐私保护等敏感问题也应及时自查自纠。……”

03 开始亏损的好未来


当初,在上市之后,好未来的股价不断攀升,创造了连续9年保持着40%以上高增长的一个“神话”。这使得它很快超过了前辈“新东方”。

好未来最新市值比新东方多160多亿美元,在2020年中国富豪榜中,其创始人张邦鑫以129亿美元排名第34位,2020年福布斯富豪榜中排名第155位!③

然而,近几年在资本的推动下,在线教育行业竞争异常激烈。据悉,2018-2019年融资额超10亿的公司多达7家,猿辅导更是已于近期完成G1、G2两轮共计22亿美元融资。融资完成后,猿辅导在线教育公司的估值达到155亿美元。④

好未来也在融资,2018年1月,好未来曾公告通过增发融资5亿美元;2019年2月,好未来再次公告称,将通过增发的方式融资5亿美元,投资者是一家长期股权投资公司,锁定期为6个月。⑤

可以说是,教育行业目前尚处于完全竞争状态,行业壁垒较低,只要能烧得起钱,你就能在行业内站住脚!

不过,好未来线上烧钱过猛,增长不及预期,而一直以来投资团队的买买买,也没带来实际的投资收益,母公司已经开始亏损了!

数据显示,2019财年净利润为3.67亿美元,2020财年净亏损为1.1亿美元,变动幅度相当大。实际上2019年四个季度中,只有Q3净利润勉强为正,其他三个季度也是净亏损状态。⑥


自2016财年开始,公司的销售费用翻倍增长,从2016财年的7300万增长至2019财年的4.84亿,主要是为了应对在线教育行业在线上线下渠道的投放大战。


财报显示,在2020财年第一季度,由于在多个投资标的上产生的价值损失,导致好未来长期投资减值损失5059万美元,去年同期该项金额仅为971万美元。2020财年第二季度,长期投资减值损失5059万美元,去年同期为0.2020财年前三季度合计为1.51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仅为0.51亿美元。⑦

与此同时,公司2020财年前三季度营收增速、净利润增速为近7年同期最低,并且公司近三年前三季度营收增速持续下降。

有媒体表示,互联网公司的烧钱逻辑,是砸钱抢地盘,以期实现行业内的垄断地位、跑出真正的盈利模式。当年美团、滴滴都是这么干的,同样带着互联网基因的在线教育也是这么打算的。


据报道,在2020年暑期,光是猿辅导、学而思网校、作业帮和跟谁学这四家的营销预算加起来就有45亿,差不多一天广告费花1亿多。⑧


在资本和竞品的裹挟下,烧钱不一定能活、但不烧钱一定会死……


参考资料:


①北京日报 《无证“教师”也能上岗授课?学而思网校、新东方在线、VIPKID教师资格备受质疑》,2020年4月30日

②人民日报,《人民财评:学而思,需要真正学会反思》。2020年7月15日;

③《2020年中国富豪榜》,《2020年福布斯富豪榜》

④经济观察报,《猿辅导完成22亿美元融资,投后估值155亿美元》,2020年10月22日;

⑤⑦投资者网,《好未来员工造假,业绩下滑是更大危机》,2020年4月15日;

⑥贝瑞研究,《处于亏损阴影的好未来,瞄准幼儿教育,能否找到新增长点?》2019年9月21日;

⑧21世纪经济报道,《猿辅导、作业帮、好未来、跟谁学营销大战:越亏损越砸钱》,2020年9月18日


作者 | 金柱

商业大咖研究院原创出品

转载 商务 合作请加微信:ss197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