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古道三千里,黄河文明八千年!在甘肃省博物馆了解甘肃古今!


很多人对兰州的了解,或是从一碗兰州牛肉面,或是从一条穿城而过的黄河,或是从一座百年中山桥...但却不是兰州的全部。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走进甘肃省博物馆,听它讲那些驼铃阵阵,羌笛悠扬的西北故事!

坐落在黄河之滨的甘肃省博物馆,是国内最早成立的综合性地志博物馆之一,是一座现代化综合性智能建筑。2006年12月26日新展览大楼正式对外开放。


值得一提的的是4月初,甘肃省博物馆在微信表情商店,推出最新官方文创表情包,是甘肃省博物馆相隔一年后再次推出官方微信表情包,也是甘肃省博物馆首次推出动漫形象的文物表情,发几个大家看看~

凭借甘肃丰厚的文化底蕴和陇原大地留下的大量珍贵文化遗存,博物馆拥有得天独厚的馆藏资源。馆藏汇集了甘肃从远古时期到近现代的大量文化珍宝,

尤以新石器时代之冠的甘肃彩陶、汉代简牍文书、汉唐丝绸之路珍品、佛教艺术萃宝、古生物化石等珍贵文物独具特色。

目前,向社会推出的展览有《甘肃丝绸之路文明》、《甘肃彩陶》、《甘肃古生物化石》、《庄严妙相——甘肃佛教艺术展》、《红色甘肃——走向1949》五个固定陈列,反映甘肃厚重的历史地理文化。


甘肃丝绸之路文明

甘肃是古代中国通向西方的门户,也是东西方交往的主干道和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丝绸之路的开拓与发展,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在甘肃留下了无数璀璨瑰丽的历史文化艺术珍品,谱写出辉煌的古代文明。

“甘肃丝绸之路文明”陈列分为四个单元,展示了丝绸之路从前奏、开拓、繁荣到绵延发展的历程。


重点突出中国历史(也是甘肃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汉唐盛世,再现中外交融的华美乐章。它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基本陈列。

囊括彩陶、青铜、玉石、金银器、木简、木器、丝织品、唐三彩、壁画、写经、石造像塔、瓷器等420余件历史文物精品。

著名的铜奔马就收藏于此,又称“马踏飞燕”。


甘肃佛教艺术

甘肃地处古代陆上丝绸之路东段,是从西域到中原的“咽喉”与“门户”。作为佛教从西域向内地传播的必经之地,甘肃佛教艺术在这里与中国传统艺术相互交融,然后又向内地传播。

馆藏佛教艺术珍品,以历史沿革为主线,跨越十六国时期至明清近1700年佛教在陇原大地传播、发展的历史轨迹,形象具体地展示了甘肃佛教艺术发展的全貌。

因此,甘肃境内的佛教遗迹及相关作品,保留沉淀异常丰富,无论艺术内涵,还是绘制制作水平,都不同凡响,举足轻重,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中有着非常重要地位。


甘肃彩陶

甘肃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彩陶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彩陶最为发达的地区。“甘肃彩陶”陈列分为文明曙光——大地湾文化彩陶、锦绣初展——仰韶文化彩陶、彩陶之冠——马家窑文化彩陶、余辉流艳——青铜时代诸文化彩陶和陶苑奇葩——远古雕塑艺术五个单元!

展出了近400件彩陶精品,如大地湾文化宽带纹彩陶钵、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鱼纹盆、仰韶文化人头形器口彩陶瓶、马家窑文化旋纹尖底瓶等。


馆中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复原原始场景,生动表现原始人们的生活、居住环境,立体直观展示彩陶制作工艺流程与功用。

甘肃古生物化石

“甘肃古生物化石”陈列分为地球演化、海洋动物、恐龙世界、黄河古象四个单元。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山河变迁、气候环境变化使得生命在生存发展中经历了物竞天择的演化,形成了今天自然界多姿多彩的生物,古生物化石就是这种变化的最好见证。

从太古代原始的菌藻类化石到有人类出现的新生代的哺乳动物化石,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包括

当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剑齿象——黄河古象、世界上最大牙齿的植食性恐龙——巨齿兰州龙、我国发现最早的中生代鸟类化石——玉门甘肃鸟、临夏地区发现的三趾马化石动物群等。

古生物化石展展出的约700余件标本中绝大多数是甘肃本地发现的化石, 种类庞杂,数量繁多,分别介绍了地球与生命进化和地质时期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发现的各类古生物化石,以及它们的生活环境和相关知识。

红色甘肃——走向1949

甘肃在现代史上,出彩的地方不多。首当其冲的是红军的会宁会师——谱写了甘肃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社会,一步步实现由衰败走向复兴的伟大历史画卷。


红色甘肃展馆主要介绍了甘肃的革命斗争史,再现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七个大型场景,全面展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不息奋斗的艰辛道路,再现甘肃革命鲜活生动的历史画卷!

金城兰州,有历史温存的气息,有诗人吟颂的情趣,更有钟灵斯地,杨柳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