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补齐就业脱贫最后 “短板”

甘肃经济日报民乐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通讯员李小英 王宝德)民乐县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努力夯实就业扶贫工作基础,针对不同需求的贫困劳动力,突出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新增394个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着力补齐就业脱贫最后“短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决战决胜战役。

在民乐县六坝镇五坝村,因病致贫的郑建禄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去年,民乐县人社部门将他安排在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上。他在易地扶贫搬迁圆梦苑小区干起了乡村道路养护员的工作,生活逐渐好转,人也精神了很多。像郑建禄这样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三无”贫困劳动力,在公益性岗位上通过力所能及的劳动,增加了收入。

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就业,岗位虽小,却让就业脱贫路上,不落下一人。民乐县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就业托底作用,聚焦全县生态宜居搬迁工程实施,统筹开发保洁保绿、治安巡防、环卫协管、护河护路、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看护等各类岗位,新增或腾退公益性岗位100个以上,优先安置建档立卡零输转就业家庭成员(主要指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家庭成员、农村留守妇女),以及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家庭成员、贫困重病家庭成员和易地扶贫零散搬迁的贫困家庭成员。新增开发公益性岗位222个,其中,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圆梦苑”住宅小区50个,各行政村172个;结合疫情防控开发临时性乡村公益性岗位172个。至目前,全县公益性安置托底稳定就业贫困劳动力 1100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