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 | 冬至: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你好,冬至#

​​2019年12月22日,12時19分迎冬至。


二十四節氣·冬至

央視新聞

09:33


冬至:迎福踐長

作者/宋英傑

出自《故宮知時節:二十四節氣•七十二物候》


冬至,不僅是最早被確立的節氣,最古老的節氣,也曾經是最隆重的節日,甚至“冬至大如年”。



什麼是冬至?


南北朝時期《三禮義宗》:“冬至中者,亦有三義:一者陰極之至,二者陽氣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謂之冬至也。”



冬至有三層含義,一是陰極之至,陰氣最盛的時候;二是陽氣始至,陽氣萌生的時候;三是日行南至,陽光直射點最南的時候。


在人們以陰氣和陽氣衡量氣候的古代,冬至被視為“陰極之至”,所以到了冬至,人們便生活在萬千禁忌之中。一個總的原則,是“不可動洩”。




人們安身靜體,“以養微陽”,呵護微弱的陽氣。



各種“工程”也都叫停了,冬至時“土事無作”,別動土,別弄“鑿地穿井”之類的事情,不要“發天地之藏”。萬物都在閉藏、休眠,大家相互之間最好能夠做到“靜而無擾”。



所以冬至時,“萬物閉藏,蟄蟲首穴,故曰德在室。”似乎冬至時節,好好在屋裡待著,便是一種美德。既是呵護自己,也是愛護“別人”。




“冬至前後……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似乎除了時光之外,一切都封凍了。


冬至是陰氣至盛、陽氣始生的日子。人與自然同稟一氣,一陽復始之時,人需要與這個氣候節點同步呼應,人體是小天地,需要順應大天地之陰陽流轉,不要耗損而要充注生命的能量。




從前進入冬至,人們開始數九。


一天天數著日子,可見是最難熬的日子。


從前,冬天可能是最能打磨人們心性的季節。農耕社會,春播、夏管、秋收,繁忙勞碌,人們往往無暇品味時光。只有冬季,是一段長而閒的時光。在寂寞的自處中,人們才有著一份氣定神閒的狀態。




畫九、數九,其實是冬日裡情趣盎然的休閒生活。


數九,主要有九九歌謠與九九消寒圖兩種。


至今仍在廣泛流傳的華北版本的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人們最熟悉的寫九,是: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



這九個字,每個字(繁體)都是九畫,每天寫一畫,寫完這句話,春天便來了。



還有一種九九消寒圖,是畫上一枝素梅,再畫出八十一個梅花瓣兒,每天用彩筆染一瓣梅花,都染完後,春天就來了。


元代詩人楊允孚的九九消寒詩:


試數窗間九九圖,餘寒消盡暖回初。

梅花點遍無餘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並且他特地加了一段註解:冬至後,貼梅花一枝於窗間,佳人曉妝,日以胭脂塗一圈,八十一圈既足,變作杏花,即暖回矣。



冬至節氣的物語是:一候蚯蚓結,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動。什麼是“蚯蚓結”呢?古人認為,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進入冬至時節,陽氣微升,蚯蚓頭開始轉而向上。此時,蚯蚓身體形狀像打了結的繩子。二候糜角解,糜,俗稱四不像,即麋鹿。古人認為麋鹿屬陰,冬至一陽生,麋鹿角脫落,這是陽氣萌生,陰氣衰退的徵兆。三候水泉動,古人認為水陽升而動,冬至陽氣萌生,泉水開始上湧流動。這或許是在提醒人們,天寒地凍之時,千萬不要忽略陽氣的漸漸萌生。


冬至·詩詞


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

江上形容吾獨老,天邊風俗自相親。

杖藜雪後臨丹壑,鳴玉朝來散紫宸。

心折此時無一寸,路迷何處望三秦?



邯鄲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望雪

唐·李世民


凍雲宵遍嶺,素雪曉凝華。

入牖千重碎,迎風一半斜。

不妝空散粉,無樹獨飄花。

縈空慚夕照,破彩謝晨霞。


冬至

宋·朱淑真

黃鐘應律好風催,陰伏陽升淑氣回。

葵影便移長至日,梅花先趁小寒開。

八神表日佔和歲,六管飛葭動細灰。

已有岸旁迎臘柳,參差又欲領春來。



長相思·山一程(節選)

清·納蘭性德


風一更,雪一更,

聒碎鄉心夢不成,

故園無此聲。



冬至·民俗


如果兼顧各朝儀仗、各方習俗,“冬至大如年”可基本概括古人對於冬至節的重視程度。在講究陰陽的古代中國,冬至的至陰,意味著陽氣始生,是一件喜興事,是一個氣運之拐點。所謂“冬至大如年”,既是“官俗”,也是民俗。



祭祖


東漢崔寔[shí]的《四民月令》中即有“冬至,薦黍糕於祖禰”的記載。所以,冬至節民間要祭祀祖先,“列酒果祀先以告冬”。而皇帝要於此日祭天,群臣也互相祝賀。


數九九


民間把冬至亦稱為“交九”或“數九”,即從冬至這一天起,每隔九天作為一個“九”,共分成9個“九”,共九九八十一天,81天之後便進入春天。


吃餃子吃湯圓


“冬至餃子夏至面”,過去人家過冬至,飲食習俗多為吃餃子。每逢冬至,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在南方,冬至盛行吃湯圓,民間也有“吃了湯圓大一歲”的說法。


藏冬冰


冰的應用十分廣泛,可以保鮮,又可入藥。北方一般都在冬至前後,修窖藏冰,同時藏入各種鮮果,春後取出,顏色宛若剛從樹上摘下來一樣。南方沿海居民,也習慣在冬至後修窖藏冰,以便第二年打魚期間為魚保鮮。

每逢一個節氣,

最熱烈的話題往往是

“這個節氣吃什麼”,

冬至更不例外。



小雪臥羊、大雪臥豬之後,

冬至的吃,註定是豐盛的。

在寒冷的日子裡,

親朋圍坐在一起,

暖暖和和、熱熱鬧鬧地吃,

一個節氣,一個節慶!


文 | 整編自古詩文網、《二十四節氣志》、新華網

圖 | 攝圖網


△製圖 | 郜夢茹

冬至時節

你都喜歡吃些什麼呢?

寫留言

跟我們分享吧!​​​​

轉載: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45208022705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