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强说清朝很富有,但为什么当初有些老百姓反而帮助八国联军呢?

用户10672762346


清末是中国历史上最腐败专制的时期,它对内残酷镇压戊戌变法的改革者,而人民则生活在极端的贫困之下。它对外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它表面歌舞升平,繁华盛世,实则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它国运衰落,国贫民穷,闭关锁国,但仍夜郎自大。两次鸦片战争都未能让清朝从噩梦中清醒,而八国联军的侵略和一些老百姓的行为、并非偶然、而是必然的结果。








金絲鸟


国富百姓穷,官员谁拿百姓当一家人?朝廷政治是私利权利集团的,只是代表了国家,换一个好的政府,他们同样代表国家,爱国与爱清政府腐败朝廷不能同日而语。

爱国不能绑架非要爱那个政权统治者,爱国是爱生他养他的土地,不受外敌入侵,否则,你不配拥有政治权力与谈爱国。

爱国就必须与同片土地上各民族同胞和谐相处,不自私,不暴力,不贪腐,不崇洋媚外,把精力放在教育,经济,科技,军事,民生上,否则那不是爱国政府,推翻换一个更好。

一个不爱国的政府肯定百姓不会捍卫,人民爱国,一定首先爱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希望的乡村



国内知名的网红教授郑强在谈到清朝时说:甲午海战的失败,并不是因为清朝太穷,而是因为清朝太富了,当时的清朝经济是英国的6倍,日本的9倍,如果拿这些钱来建设国防,谁又敢来惹事呢?

郑强认为清朝很富强,本来清政府可以做很多的事。实际上这反映了郑强教授缺乏最起码的人文修养,这种分析历史和社会的思路并不靠谱,显然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

的确清朝在大多数的年代里GDP排名世界第一,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但非常遗憾,清政府却不是世界第一强国,也不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清朝时的人口大约为4亿,那时候的英国人口只有1000万。也就是说虽然清政府的GDP是英国的6倍,而清朝的人均GDP只不过是英国的1/7。

更致命的一点,清朝是皇权专制社会,社会的财富都控制在皇族和地方豪强手中。底层的老百姓根本都吃不饱饭,就算是在所谓的康乾盛世也是如此。在张宏杰老师的《饥饿的盛世》中,对于这种情况有很多的描述。

在皇权专制社会中,国家就是皇帝的私有财产。如果清朝是一个公司的话,那么清朝的皇族就是唯一的股东,皇帝就是董事长。大臣和地方官不过是企业高管,普通老百姓啥也不是,就是一个穷打工的。



从这里我们就不难看出,为什么中国历史上存在着那么多的朝代更替。既然国家都是皇族的,那么大臣和普通老百姓对于皇帝的忠诚度就基本没有,因为谁来当皇帝都是一样的,对他们来说。

底层的老百姓非常可怜,这要从商鞅变法开始说起。商鞅在《商君书》中写道:国强则民弱,民强则国弱。这就成为皇权专制时代的一个最基本统治逻辑,从底层老百姓身上无限的压榨,不能让他们有钱,否则他们就会思考一些乱七八糟的问题,甚至造反。

既然普通老百姓对皇帝根本就没有太多的兴趣,当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时候,这些洋人就会聘请老百姓替他们办事,比如当带路党、帮他们运输后勤物资,甚至还有传递情报的。

老百姓反正吃不饱饭,在他们眼里跟皇帝干活,还是跟八国联军干活没有区别。八国联军还要给他们发工资,何乐而不为呢?老百姓自然愿意替八国联军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