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痛吗?跟着骨科老教授学两招,立马去痛

年纪大了,膝关节会痛

55岁的张女士近来只要从座位上站起来,右膝关节钻心地痛,走路稍久,右膝关节也是痛。到医院看病,医生让她拍了个片子,发现她的右膝关节腔里有积水。医生诊断是:退行性骨关节病、滑膜炎。

张女士把自己的病情发到发小群里,不一会儿,一个男同学回应说:他因为左膝关节疼痛一周,休息后也没有缓解,也是刚去医院看了病。诊断也是退行性骨关节病、滑膜炎

一个小小的40人的发小群,怎么一下子2个人患了这种病呢?

湖北中医药大学骨伤科研究所所长、博士后导师邹季教授回答《武汉问医》时说:这不奇怪,55岁正到了退行性骨关节病的高发阶段。不过,这个病,女性还是比男性多一点。

邹季教授告诉《武汉问医》,医生在病历上写下的诊断“退行性骨关节病”,包括滑膜炎、积水(滑膜炎急性期)、骨刺、骨质增生等,这是对这种疾病不同阶段病理变化的描述。患者自己能够感觉到的基本症状是疼痛、肿、功能障碍(如起身不利索、行走乏力等)。

膝关节不能自我修复

邹季教授告诉《武汉问医》, 膝关节的解剖结构比较特殊,它由股骨、胫骨、髌骨3个骨骼的关节端构成,三骨骨端由关节囊包裹,关节囊的内层就是滑膜,这是一种特殊分化的组织,是关节的哨兵与卫士。

膝关节既有负重功能,又有三维(屈伸与旋转)活动功能。当我们的腿伸直与屈曲时,膝关节的三个关节面互相交锁紧扣,一方面,交锁紧扣的三个骨骼的骨端,在关节负重与运动过程中发生挤压、研磨,造成软骨面劳损,另一方面,由于关节软骨和半月板都没有血管、没有血液供应,所以自身没有自我修复能力,损伤后不能复原。

邹季教授告诉《武汉问医》,,人类在35岁以后,关节软骨与半月板逐渐发生生理性退行性变。何谓退行性变呢?我们长白发、长皱纹就是退行性变呢。

学两招缓解膝关节痛

邹季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摸索出了延缓和防治膝关节退行性变的自我保健技术。

邹教授的这套技术包括主动和被动两个方面

1、主动练习 —— 股四头肌非负重性等长收缩练习。

就是让膝关节周围的肌肉主动做功。

主动练习的关键:半伸直位,大小腿呈150度左右角度位,然后有意识地收让股四头肌有节奏地最大幅度收缩—放松。

判断主动练习是否有效,有3个标准: 肌肉张力达到最大(摸上去是硬的); 外观轮廓明显有“山峰”、有“山谷”;肌肉收缩时,髌骨明显上移约2厘米,,肌肉放松时,髌骨回到原位。

每天可以反复练习,因为操作简便,可能随时随地练习,并需要持之以恒,长期坚持。

2、被动练习——按摩膝关节周围软组织

双手合掌,环抱膝关节。被动按摩的关键是: 两手掌分别紧贴在膝关节内外两侧,两手大拇指分别置于髌骨内外两侧,由下向上按摩。

上-下反复按摩膝关节的前、内外、后方,或同时用点外用药更好。同时鼓紧大腿、小腿肌肉作伸-屈膝动作。

如果将上述的主动练习与被动练习合并、同步进行,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效果会更好。

请看邹教授教授的示范视频。


要想不开刀,平常就好好练

邹季教授告诉《武汉问医》,包括上述主动与被动练习的训练方法适合早中期,特别是有症状时,用这种方法可以迅速缓解症状,没有症状时,可以作为预防保健手段。

邹季教授摸索出的这两招为什么有这样的效果呢?因为这两个主动练习和被动练习,可以

使膝关节骨、软骨、肌肉、韧带、关节囊的血液供应与营养增加、代谢活跃,这些能延缓其退行性变过程;这两招还能预防股四头肌萎缩、增强其生物力学效应、更有效发挥其支撑、保护膝关节的动力学职能;防治膝关节内外软组织黏连,改善与协调膝关节软组织(筋)与骨的关系,维护与保持筋与骨二者正常的互相支持、相互为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及生物力学平衡,其退行性变过程必然大大延缓。

邹季教授提醒说,退行性骨关节病到了中-晚期,光靠这个自我按摩不能解决问题,必须治疗。

邹季教授告诉《武汉问医》,骨关节病采用阶梯式手术治疗方案,手术根据病理、病情发展的严重程度逐步升级。这四阶梯是

1、关节镜干预。

2、开放性滑膜、骨赘切除与清理。

3、关节外截骨术,重建膝关节生物力学平衡。

4、关节置换手术。

看看,退行性骨关节病发展到中晚期,就要动刀子。

邹季教授告诉《武汉问医》,对于退行性骨关节病的总方针是:预防为主,预防为先, 预防为重、防治结合。预防到位了就走不到开刀那一步了。

邹季教授在这里教授给大家的主动练习和被动按摩两种方法就是骨关节病行之有效的预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