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② | 人生怎么选都是错的,一直走下去就对了

“10天汲取一本书的力量,用阅读滋养生活。”

今天起,我们一起共读《我们仨》第二节。

看前思考一个问题:《都挺好》苏明玉、《欢乐颂》樊胜美、《安家》房似锦,这些热播剧都反映出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那如何建立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呢?

希望你带着这个问题,和我共读完这本书。记得转发给你的亲友,组队打卡阅读哦。

亲爱的书友,在昨天的共读中,杨绛先生走上了古驿道,客栈显得诡异而神秘,让她和钱先生的相聚变得扑朔迷离。

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01


女儿带着杨绛先生走上了古驿道,驿道两旁都是古老的杨柳。


病后的杨先生在女儿的搀扶下,小心翼翼地走着,终于在船头的岸边看到了311号船。母女于是俩上了船。


我们没个坐处,只好盘膝坐在地下。


他从被子侧边伸出半只手,动着指头,让我们握握。


阿圆坐在床尾抱着他的脚,他还故意把脚动动。


我们三人又相聚了。不用说话,都觉得心上舒坦。


我握着他的手把脸枕在床沿上。阿圆抱着爸爸的脚,把脸靠在床尾。虽然是在古驿道上,这也是合家团聚。


女儿要赶回学校去上课。剩下年迈的杨先生一个人呆在这儿,还要严格遵守客栈的规定太阳照进船舱就得回客栈,杨先生心理没着没落,却还是说让女儿快走。


杨绛先生就这样一个人在客栈和311号船之间的古驿道上,小心翼翼、步步留心地走着。


堤上的杨柳开始黄落,渐渐地落成一棵棵秃柳。我每天在驿道上一脚一脚走,带着自己的影子,踏着落叶。


晚上回到客栈,梦变得沉重,杨先生看见女婿安排阿圆做磁共振、做CT。


杨柳在春风里吐絮,又被秋风吹落了叶子,杨先生一个人在古驿道上走了一年多。


这一切都是杨绛先生万里长梦中的情形。


第二部的三章都在写这个长梦,似乎有点难懂,实际上是以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丈夫和女儿相继住院,作者一个人奔走在家和医院之间,努力照顾、拼命挽留亲人的情感体验。

02


这一部分很多事物都有象征意义。


钱钟书去开会,很神秘,不让人知道。“地点在山上,司机找不到。明天上午有车来接。不带包,不带笔记本。上午九点。”电话就挂断了。


这个电话更神秘,充分埋下了伏笔。这是杨绛先生无法理解、无法接受钱老先生去世的先前写照。


客栈、小船和古驿道,对应于现实中的家、医院和两地间的路途。


古驿道上一个一个的客栈象征杨绛先生不忍老伴的离去,一次次的挽留,却又一次次的失去。是一种若隐若现,朦胧的,彷徨的,无奈的告别。


古驿道烟雾迷蒙,杨柳成行,杂树丛生,野草滋蔓,几棵苍松翠柏掩映着谁家的陵墓。


荒凉场景的描写暗示通向死亡的荒凉、迷离、阴森。细腻地写出了杨绛先生对钱老先生和女儿逝去的不舍,依依惜别之情,生动,传神,令人黯然泪下。


后来钱瑗生病,杨绛先生两头跑,回来晚了怕进不了古驿道,但又不得不去看钱瑗,这体现出了她的矛盾与无奈,身心疲惫,很难熬。


柳树是古代诗歌表达离情别绪这一母题的原型意象,是中国抒情传统中的分离树,它所含的韵味是苦涩的。文中关于杨柳的描写不断出现:


“堤上的杨柳开始黄落,渐渐地落成一棵棵秃柳。”(第36页)


“秋风刚一吹,柳叶就开始黄落,随着一阵一阵风,落下一批又一批叶子,冬天都变成光秃秃的寒柳。”


“又一片片黄落,又变成光秃秃的寒柳。”(第38页)


柳树的变化暗示着时间的推移,寒柳和秃柳象征死神日渐逼近,与亲人的永别就在眼前。


作者在医院和家中两地奔走,极力挽留,却留不住,无可奈何地眼睁睁看着家人渐行渐远,自己也像柳树的黄叶,脱落飘零。


作者运用现代派意识流的手法,写出主观感受的真实,同时运用古代诗歌借景抒情好和象征的手法,表达我们仨相守的最后几年中依依不舍的悲情。


为什么用“梦幻”的形式描写女儿和丈夫最后的岁月?


也许一方面是因为那是作者不愿、不能、不敢去回忆的、让人撕心裂肺的岁月,作者还没从伤痛中走出来,还无法正视那一段生活,不愿再去重复亲人所受的痛苦和折磨。


另一方面,死亡本来就是虚幻缥缈的东西,是很难用文字把握的东西,用梦幻的形式去描写死亡,更容易揭示死亡的真实面貌。


03


人生是一个人的修行,无人可以替代,哪怕是最亲的人。


我们仨共同走过63年的岁月,最后几年,死神逼近,丈夫和女儿躺在医院里。


作者一个人心力憔悴地整日奔走,这一路再也无人陪伴,只有自己孤身一人踽踽独行,即使作者已是八十岁的老人,即使外界围绕钱钟书的是非纷扰不断,即使时时面临生死诀别的惶恐。


作者每天在驿道上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带着自己的影子,踏着落叶,时时刻刻在心里祈祷着。



人生是一个人的修行,无可替代,无法逃避。

杨绛先生一个人在古驿道上奔走,每天去311号船与丈夫相聚,晚上做梦看见女儿也要接受医疗检查,接下来的日子,对杨绛先生是更大的考验。

亲爱的书友们,我们明天继续。


喜欢这本书的朋友,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或者右下角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