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父辈》:无论经历何种辛酸,家人一定是支撑驶过风雨的希望


昨夜凌晨一点,我终于合上了这本书。不单单是心疼于被自己翻得都酥了的封面和裂开的折页,更因眼睛极其酸涩。这感觉就像一台单反相机前的镜头正在拍摄,不知从哪儿来的飞虫愣是在镜头前蹲了半晌。由于酸涩则红血丝密布,由于酸涩则努力睁眼,以至于让我眼睛能更为机械地吸吮书中文字的重量,仿佛从别处将生命抢夺过来供养自己以抵御日常衰老。

书的魅力不单单是提供知识,将人打造成水火不侵的强人,更是在这种冰与火的淬炼中将人的心灵锻造得纯粹。人的善良和内心的柔弱能彻底得在阅读中有所体现,例如我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居然还像个小孩似的哭了三回。

我不认为这是种造作的矫情,也不认为是无能的表现,因为周围没有旁人在欣赏,矫情倘若是另一种作秀的话,我则是没有平台以供表演。我依旧在上夜班的干活间隙中见缝插针似地阅读,要么是靠着窗外昏暗的光使劲地歪着脖子看清那一行行小字,要么打开刺眼的手电筒借其发出的光看得个明白……

人真的很玄妙,作为一个矛盾的个体存在着。越成长越能体会到简单明了的道理反而带着点鱼腥味的露骨,但不等同于自己渴望撞南墙头破血流的疼痛。空话和套话给人喝的是碳酸饮料,刚进嘴那会儿舒爽,没多久等气泡跑掉了,便如同鸡肋般食之无味。听过一句话:讲好故事,你就拥有了全世界。

人活着全靠一张嘴,当然不仅仅是指吃喝,更多的是指交流。虽然此一句话夸张得忽略了能力和品行,但却告诉你嘴巴是堪比阳光般重要的东西。太阳能躲能出、天有阴有晴、花有枯有荣,嘴巴能不说吗?人不说话会憋坏、憋出心理毛病的!

我们与父母双亲、爷奶长辈们的鸿沟岂止是生理上的年龄差距、精神思想上的保守或开放,更是一个社会的阶段、一个时代的缩影都被塞在了成长路上的拐角处。首先我们不一定会去了解,其次了解得也只是只言片语和肤浅一面,再者理解之后又无实际改善方法去拉近两代人、三代人的距离。


你望着他们,他们难得以正眼回看;你伸手去体恤,却已发现他们身下撑着名曰固执的拐杖……当我们并不懂时务的时候,只笑着顽固的父辈;当我们长大成人识时务的时候,却再也笑不出来。

这本阎连科先生16万字的散文集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一样,相比于此书所包含的真挚情感来说,文字的重量已然不是任何奖项所能媲美的。

它带给我的感动点有很多。

譬如在农民朴实的生活愿景背后,是一家老小、呕心沥血的挣几个今日看起来视如草芥的钱;死亡像个叩门人,不管派没派发通知书,都会以一种突如其来的方式打得人措手不及;城乡差距日渐凸显的背景下,处于过渡身份的人,结果只成了猪八戒照的镜子——里外不是人;时代的快速发展没有工夫去揣摩究竟你为自己的家庭付出了多少气力,便要你不得不重新来过……

书中作者的父亲为了一家老少生活的开支,拼命压榨自己的健康,结果上苍让他成了个耗费药材的床上药罐子。身为孩子的作者自述说,不像大哥那样勇于承担家庭责任无怨无悔,反而自责于自己的逃避、愧疚于逃离贫穷没有出息的黄土地。

我深刻地记得文中父亲对他说的两句话,一句是作者提出当兵后说的“走了就努力出息些”,第二句是父亲临终时看到儿子最后一面说的“回来了……吃饭去吧……”

这两个时刻才真正让我明白,所谓辞藻的华丽只是种锦上添花的存在,最打动人心的往往就是简单直白的几个字。如果说作者愧疚于儿时想要逃离贫瘠的黄土地,那么我觉得,在这贫瘠的土地上,养育的都是情真意切的劳苦父母亲们!


文中还记叙了作者大伯一家的故事。大伯领着一家上下,大冬天趟河去抬盖房子的石头,零下二十几度的天、赤膊的身子、不要命的时长,只是为了让儿子找媳妇能有个资本、有个底气。虽然这实实在在的资本是拿许许多多的血泪换来的,这底气是骨气硬撑起来的,可终究这要强的面子似漏风的破窗般给糊上了……尽管故事的结尾并没有童话般美好:大伯两个子女过早逝去,一个弟弟自杀,一个妹妹出车祸,连年迈的大伯都只等来偏瘫的余生。

此外,还有作者外出打工的四叔。身为走出农村、去往城市发展的代表,其实要承受着城乡夹缝中各自瞧不上眼的边缘排挤。作者可怜的四叔不被人理解,重返农村后只能寄托于酒醉和赌钱,最后摔死在了地沟,以此结束了他在城市奋斗的前半生、在农村混日子格格不入的后半生。 作者在文中将生命看做四方围墙,死亡是墙外来往穿梭的风。如果家里有一个人故去,就如一面墙漏风甚至瘫倒了一面墙,虽然离自身死亡来临还早,但足够能感受死亡之风的寒意、窥视它模糊的身影。我希望在那些时候,身边能有几个人,家人也好、爱人也好,能有个手拉一拉、身子抱一抱,虽然对死亡的害怕不会消失,但心底起码对有人的陪伴感到温暖。

我想到天底下的父母亲,当我们在批评和不解他们的“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种种做法时,也要念及他们的良苦用心何尝不是为孩子们好。尽管结果和初心往往在他人看来本末倒置,但我们也要时刻提醒自己不忘父母亲勤劳付出、拉扯子女的初心。

作为当今中国文坛最有希望冲击诺贝尔文学奖的阎连科先生,在这本作品里所体现的肺腑情感真真切切如钻石一般璀璨和珍贵。这里不同于余华先生在《活着》里没有希望的压抑,却拥有梁晓声先生在《郁闷的中国人》中深邃的思量,携带着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中家庭的温情脉脉。

无论一个人当下现状何种难堪,成长的道路有多么辛酸,我相信,家庭一定是等待他停靠的港湾,家人也一定是支撑他驶过风雨的希望!我也相信,认真地生活下去,就不会把生活本身过得将就和敷衍,再三努力地生活,就能给平淡的日子捎上独特的品质和欣慰。

我想这是这本书带给我的意义,希望这意义也在往后不时给予你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