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Q:拆迁系列—迷茫

十年前,就有传闻,说我们村即将拆迁。

这种传闻,对于某些人来说,有个好处:方便找老婆。

村里家庭条件一般的小伙,本地姑娘不愿意下嫁呀,那就去外地找,甚至是到山沟沟里找。

外地姑娘来村里转了转,一看小伙家条件太差,死活不同意嫁,你若是跟她讲:我家即将拆迁。

顿时,形势反转,甚至会让女孩有高攀不起的感觉。

小伙对女孩最基本的要求是,农业户口,咱们这农业户口比城镇户口值钱。

三十年前,大家挖空心思弄个城镇户口,现在,他们正想方设法往村里迁,户口牵出去容易,牵回来难。

应了那句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我们这有个习俗,结婚前要给女方家彩礼,几万到几十万不等,具体看男方家客气了。

我一哥们,谈了个女友,大山里出来的,不夸张的说,那地方比咱们这至少落后二十年,女孩长得相当不错,很高很挺拔,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女友的老爸提出,给十五万块钱彩礼,就同意这门婚事,没有商量的余地,也明确跟哥们讲:咱家的情况你也知道,我就一个儿子,没结婚呢。

您倒是想得挺周全的,卖闺女给儿子找媳妇,后来这婚就真没结成。

现在的情况就不一样了,要彩礼?一分钱没有,但你也看到了,即将拆迁,嫁过来,就可以多拿几十万,你在大山里,一辈子能赚几十万不?嫁?不嫁?你自己看着办。

就这么神奇。

看着那些女孩,我都眼红,那一个个,真是漂亮,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从越南买来的,若是条件允许,我真想纳几个小妾。

村里有个媒婆,外地人,专业帮人介绍对象,明码标价,介绍费1000块,事成后再送皮鞋,送烟送酒,她老家的姑娘们,有十几个就是通过她,嫁到我们这的。

这几年,村里外地姑娘越来越多,就是姐姐嫁过来了,就帮妹妹在这边物色个婆家,她们再一起帮表妹堂妹物色对象。

桂花,也就是本文的主人公,就是这么嫁过来的。

桂花是81年的,长得一般,非常一般,比我大几岁,一听这名字,就是山沟沟里来的,咱们这的80后有这么取名的不?!!!

她十年前就嫁来了,总觉得有种被忽悠的感觉,说好了拆迁的,这一等就是十年,崽都生了俩了。

桂花嫁过来,不怎么幸福,也许人都有排外心理,一直以来,公公婆婆就看不起她,你一外地姑娘,无依无靠,老实点,别出什么妖娥子。

十年来,她也的确老老实实,夹着尾巴做人。

终于,拆迁了,桂花突然像变了个人,变得非常强势,与婆家人开撕。

这已经是拆迁户的常态了,十户拆迁九户闹,为何?

争家产啊。

我没事出去转悠,见他们吵架,就像看话剧似的。

为了这点钱,亲兄弟之间斗得头破血流,至于吗?

至于啊。

算算账就清楚了,打一辈子工也许都赚不了这么多钱,凭啥不争。

根源是什么?

穷!

穷怕了。

若是我家拆迁,我会不会和妹妹争家产不?

应该不会,我们从小感情就很好,那老婆会不会跳出来争?妹夫会不会闹?理论上都不会,平日里看着都是谦谦君子。

其实,人人都有劣根性,只是筹码不够大罢了,若是争一座江山,咱也许也会像李世民那样,把兄弟都杀了。

我在想,如果周围住的不是村民,而是一群富人,会为了半亩三分地与亲兄弟撕破脸皮吗?

只能说这种可能性会小些。

我听过一个观点,人有钱了,就更有爱心了,更文明了。

我以前写过一位张姐,职业,小姐,后来改行,做了微商,发财了,开起了豪车,着装也不那么妖艳了,如今,站在台上发言的她,是那么的靓丽,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香港来的公主。

更要命的是,这姐们现在做起了慈善,逢年过节,带着团队慰问村里的五保户。

她是那么的有气质,你能想象她曾经是小姐吗?

桂花与婆家因为拆迁款的事,斗都头破血流,在一起,没法过,老人都气得生病了,他们一家四口只好搬出来住。

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村里有好几位刚过60岁的老人,拆迁之后就过世了,大多是平时看着挺健康,突然间走了,比如心梗,脑溢血之类的疾病,一夜之间,人没了。

要么,人没死,从此一病不起。

按理说,有钱了,日子也好过了,怎么就摊上这些病呢?

按我妈的说法,这些人没福分。

我在想,他们难道是被儿女们气的?如果真是这样,家和万事兴,肯定是对的。

桂花的公公就是这样,突然得了心梗,走了,婆婆70大寿,若是没拆迁,那肯定是要热热闹闹操办一下,如今,闹成这样,还怎么办?儿女都觉得财产分配不均,把气洒在老妈身上,老妈把亲戚们叫来,自己掏钱在附近饭店请大家吃了一顿,这就算是给自己80岁一个交代,儿女没一个到场,悲催不?

这些事我咋知道的?

因为桂花现在成了我的邻居,她把我们邻居家的老房子租了下来。

为什么选择了这所老房子?

对外说是这空气好,宜居。

其实就是便宜,占地近200多平的房子,400元/月。

这房子的确挺老,土砖结构,可以种菜,也可以养猪养鸡养鸭,关键是我们这水质不错,附近没有工厂,没有被污染过。

桂花的老公在一家快递公司做搬运工,78年的,她儿子五岁,女儿一岁半。

我家周小Q两岁半,喜欢找他们俩兄妹玩,主要是附近除了他们俩,没有其他小孩,别说小孩了,大人都见不到几个,这些年,邻居们陆陆续续搬走了,有的出去打工,有的在市里买了房。

若不是拆迁,我们和桂香绝对不会成为邻居。

我第一次去他们家,就一种感觉,脏,乱,差!!!

有多脏呢?

我估计你们城里人那点想像力是不够的。

我觉得我自己就够邋遢的吧,他们家比我想像的还脏,毫不夸张的讲,他们就像四个原始人在过日子,家里乱得无处下脚,每次我去串门,他们倒是挺客气,急忙端茶送水,叫我坐。

我看了一圈,坐哪合适呢?沙发原本是白色还是灰色?我不太确定,总之已经成了黑色,表面有一层厚厚的诟,没有一张椅子是干净的,都粘满了饭粒......,我还是站着吧,茶就不喝了,实在喝不下去。

其实,我是真不愿意去他们家,是周小Q闹着要和妹妹玩,妹妹一岁半,路都走不稳,这么小,能玩啥?无所谓,两小孩互相看着就很满足。

那天吃完晚饭,我抱着周小Q去他们家串门,只见桂花的老公打着手电筒,似乎在找什么。

我问他,找什么呢?

他说,我家妹的奶瓶。

我问,怎么在水沟里找?

他说,可能是被狗叼走了。

晕......

我指着旁边狗窝里黑色的瓶子,问道:是不是这个?

他说,是,是,没想到真是被狗叼了。

我仔细瞅了瞅,那奶瓶原本应该是白色的吧。

接着他上去朝狗崽子一脚,叫得哇哇的跑了。

再看他女儿,坐在狗窝旁边,一只裤脚是湿的,大冬天的,没穿鞋,一边吃饭,一边看她哥玩手机,饭碗时不时被狗崽子添添。

我对他爸说:这饭被狗添过了,不要再吃了吧。

他感觉有点不好意思,笑了笑说,那就换一碗吧。

看来是习惯了,我真怀疑,是不是亲生的。

我实在看不下去了,给她把鞋找来穿上。

我不禁感叹,什么是散养?这才是,正宗的,与猫猫狗狗同吃同住,朋友圈那些晒娃散养的照片,简直是弱爆了。

我们家又是另外一个极端,我老婆有洁癖,有时候实在受不了了,我会调侃调侃她:你到隔壁去看看,人家过日子就没你这么多事儿。

当然,这话只能当玩笑说说,否则,就是一顿狂风暴雨。

这两年,有一点我算是活明白了,不吵不闹,懂得照顾老婆孩子的情绪,老婆叫我给崽崽换尿布前要洗手,我洗,我洗三遍,满意了吧。

虽然有些不情愿,其实我内心还是喜欢干净的环境,这不只是对我自己,对小孩的成长也非常重要。

曾经听过一个育儿专家讲过一个观点:怎么让小孩在学校不被熊孩子欺负?

答:把小孩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我一拍大腿,说得太对了。

这绝对是个很有效的方法,孩子成长过程中,自信是非常重要的,自信的前提是不自卑、不羡慕,那么就需要让他处于领先状态,首先要从穿着上领先。

回想自己读书那会儿,哪种小孩最容易被欺负?

我总结了一下:个小、成绩差、邋遢的老实孩子。

相反,那种学习好的,穿着漂亮的,很少被欺负,这样的孩子会给熊孩子们一个信号:背后有强大的父母。

看来,即使再穷,也要把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这是对孩子的一种保护。

也许是从小受父母的影响,直到现在,我也不太注重自身的衣着打扮,我有时候觉得,我能结婚,纯属侥幸。

若是周小Q随我,那以后在学校,估计会经常挨打。

相反,我老婆在这方面就比我强多了,她每天把周小Q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即使在家不出门,也同样如此。

有次,我抱着周小Q去楼下溜达,遇到两大妈也在溜孩子,她们看到周小Q,说道:这小朋友真漂亮。

听到这话,我挺高兴,紧接着,大妈问了句:像她妈吧?

我是应该高兴呢?还是应该“高兴”呢。

继续说桂花。

桂花以前是卖化妆品的,做了两年,亏了几万元,现在每天起早贪黑种菜,靠卖小菜还债。

我好奇,问她:你们不是拆迁了吗?这点钱还不上?

她说:我老公不愿意拿出来替我还债。

我问:为什么?

她说:他把钱看得比命还重要,我们拆迁款有一百多万,我原来想去买套商品房,这样可以解决小孩读书的问题,他死都不让,我跟你讲,我现在特别迷茫,主要是心疼我俩孩子。

呀,原来你们有钱人也迷茫啊。

100多万,多吗?

看你怎么想了,身边的朋友有100万现金的,不多吧,注意,是现金,100万现金什么概念?拿得出100万现金的人,如果是做实体的,至少需要1000万资产来盘活生意吧,从这个角度想,咱们村突然多了不少千万富翁啊。

可若是拿100万在长沙买套商品房,搞完装修,就折腾得差不多了。

我是挺理解他老公的,穷怕了,想想还是守着现金比较保险。

就像《人民的名义》中的赵德汉,贪了两个亿,全是现金,一分钱都没花,不敢花啊,没事时就看看这些钱,就很舒服,喜欢闻那个味,这个情节非常形象,肯定不是虚构的,原型一定是真实存在的。

我也喜欢那个味,呵呵。

突然有钱了是什么感觉呢?

我以前写过,再描述一下:

我一亲戚家拆迁了,领到第一笔拆迁款,40万,现金,是用一个黑色塑料袋装着提回家的,那晚,两口子睡不着,爬起来坐在床上数钱,数着数着,哭了,激动啊,一辈子没见过这么多钱。

我觉得桂花卖化妆品,完全是个错误,为嘛?与气质不符。

太土。

她那模样,谁敢去她买化妆品?不亏才怪。

她是跟了个大姐做的化妆品,玫琳凯,直销,大姐把她发展成了代理,我问她:你怎么会相信大姐呢?

她说,她做直销买了两套房,两台车。

这和微商的套路一样一样的。

做直销亏了之后,老实了,在家种菜,她第一次卖菜,特意打扮了一番才出门的,压根卖不出去,第二天,换身行头,穿得很邋遢,给人的感觉就是个农村妇女,菜很快就抢光了。

如今的桂花,在微信上卖菜,还开了微店,取名叫“桂花的菜园子”,这名字够土吧,她每天穿梭于附近几个小区,生意很好。

小菜这玩意儿谁最喜欢?

当然是城里人。

我老婆帮也帮着她推销小菜,推销给同事们,她们都觉得不错,还把她拉到小区的群里,现在,桂花自己组了个群,有100多号人。

前几天,桂花问我,要不要买袜子,我说不用,她坚持叫我扫一下码,我一看,这不是你家菜园子吗,店名没有变,只是俨然成了杂货店,除了袜子,还卖箱包、面膜、减肥药,居然还卖避孕套。

不卖小菜了吗?

卖小菜有个缺点,季节性比较强,生意好坏与天气有很大的关系。

反正也是闲着,就有啥卖啥吧,只是她这样,让人感觉不专业。

我想起了一同学,做保险的,长得帅,帅到什么程度呢?他曾经被选为地铁二号线的形象代言人,是真的很帅。

这年头,谁身边没有几个卖保险的呢,我为何单单找他买保险?很大程度就是因为他帅,算是支持一下,看脸的时代,长得帅绝对是很大的优势。

他很勤奋,喜欢写网络日记,当然是关于保险的,在喜马拉雅有大量的音频,都是自己录的,全是科普保险的,貌似做得挺不错的。

最近,找到我,说想代理我的湘绣。

我说,你保险做得好好的,做什么湘绣啊?

他说,光做保险,辐射面太窄,不是所有人都会买保险的,我想通过其它产品,与客户建立信任,进而推销保险。

似乎很有道理,只是你这样,拉低了自己的段位,明明可以做几千元的生意,让咱买个几十元的产品,专业卖保险不是挺好吗,非要去开超市,啥都卖,那你到底是干嘛的,让人有跳戏的感觉。

与他的聊天中,我能感觉到他的迷茫。

也许,这是个人人迷茫的时代。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