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虾其实很简单,但,你要明白这些事

如果你没养过白对虾,那就先搞明白这些事儿。


1、虾苗选择:优良、健康的虾苗,是养殖成功的生物基础。


南美白对虾有很多品系,产自不同的地方。遗传基础有差异,因此,在生产性能上也表现得有很大差异。

另外,由于苗场不同、育苗师傅不同、天气不同、季节不同等等,同一品系的虾苗,也会出现不同的生产性能表现。


2、水质管理


这里只有四个字,可是内涵丰富。但应该记住的一个原则,就是“好水好虾”。


a、水体中的溶解氧:

溶解氧,是养好虾的第一要素。水中没有了溶解氧,也就没有虾了。


一般要求养殖水体中应有5%以上的溶解氧,低于此指标,要成功的机会就少了。


水体中的微生物、藻类、增氧机、天气等,都会影响养殖水体中溶解氧含量的变化。


b、水体中pH值:这是南美白对虾养殖水体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指标。


南美白对虾需要生存在一定范围的pH值的水体中。一般要在7.2~8.4之间。


pH值变化,受到水体中微生物、藻类、池塘底部变化、池塘里有机质等变化的影响。并且会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c、氨氮及亚硝酸盐:这是养殖水体中另一个重要的指标。一般情况下,氨氮和亚硝酸盐会随着养殖进程而有所升高。但是,只要水质其它指标正常,氨氮和亚硝酸盐不会产生过量的毒性,对虾的生长影响不大。


d、硫化氢:一般水体中这类硫化物的含量很低,或几乎没有。


只有在池塘底部污染严重,大量腐败菌快速繁殖的情况下,其代谢过程产生大量硫化氢。常见的外观表现就是,底部黑泥厚度加深,恶臭气体排放量增加。


出现这类问题,对虾疾病、慢料、偷死等现象严重。


e、养殖水体的盐度、总碱度:


南美白对虾对盐度的适应能力强,低到无盐度都可以存活。但要养“大规格”对虾,低盐度水体的危险性较大。


总碱度可以说是南美白对虾养殖的矿物基础。在南方,一般水体的总碱度较低。所以要注意,保持水体总碱度在80以上。


f、其它物质:矿物质元素、维生素等营养素都是在高密度饲养条件下,需要额外补充的。


讲清楚这些东西,需要很大的篇幅。这里不一一详细讨论。


g、菌相平衡:微生物是自然界中最大的一类生物。在水体中,也控制着水体质量、虾体健康、藻类平衡等状况。


微生物的变化,可以影响到藻类的变化,也会涉及到水体内各种物质代谢。特别是有机质分解、池塘底部物质分解等,关乎到水质的大问题。


h、藻相平衡:水体中的藻类是水体保持充分溶解氧的重要基础。


水体中的藻类也有“有害藻类”和“有益藻类”之分。例如,现在水产养殖中的小球藻,就是所谓有益藻类;而蓝藻,则是水产养殖的大敌。事实上,蓝藻也是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问题之一。


3、饲养管理


这里之所以不说“饲料管理”,是因为除了饲料问题,还有饲喂问题。


a、饲料选择:饲料选择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如果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建议还是先采用知名度高、生产规模大、技术服务完善的饲料加工企业的产品。


b、饲料饲喂: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健康状况、不同水质等,都决定了虾的饲喂量、饲喂方法。


另外,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饲喂方式、不同的加料量。


天气变化,也影响到饲喂方式的改变。


c、添加物质:养殖过程中,需要通过饲喂方式让虾吃进一些东西,如有益菌、促生长物质等。这些物质,需要采用一定的“拌料”手段,使这些物质让虾吃进去。


d、发酵饲料:近年来,对虾发酵饲料逐渐成熟。不管是原料还是饲料发酵,都需要现代生物技术的支撑。


4、日常管理


a、巡塘:巡塘是养虾生产的重要日程工作。巡塘,观察水色变化是及时掌握池塘水质变化的关键工作。


b、查料:喂料后查料台,是养殖日常工作一项必须做的工作。如何管理人员,都必须坚持亲自查料,通过查料,了解虾的采食、健康等状况。以便及时调整喂料。


c、监测:

定期监测水体pH值、氨氮、亚硝酸盐、总菌数、弧菌数等指标,作为及时掌握水体变化、虾体健康的依据。


d、记录:所有的巡塘、监测结果都需要认真记录,这样才能在发生问题的时候,快速、准确地找到问题所在。


本人在这里简单介绍了一下南美白对虾养殖的“种、水、料、管”方面的问题。


千万不要以为,凭这就可以养虾,还远的很。


再认真学习各个环节的细节,找个养虾的朋友,在养殖现场认真实习体验一下,再决定养或是不养。这真的很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