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祠堂湖”的由来

游人到大通古镇游览时都会发现,澜溪老街背后有座风光旖旎的祠堂湖,它像一颗明珠镶嵌在千年古镇上,让山水相依、滨江含湖的大通更显秀美可人。其实现在的大通祠堂湖,历史上并不是湖,而是被当地人称为“祠堂河”的一条河流。这祠堂河怎么就由“河”变成现在的“湖”了呢?大家不妨听我细说。

据史料介绍,流经大通的青通河史称“大通江”,明代诗人李宗泗就曾为其写过《大通江上》一诗。历史上的大通江在大通汇入长江时,是分两条河流与长江会合的,其中一条便是这祠堂河。

那时的青通河是分别从两个入江口汇入长江的:一条顺着祠堂河经现澜溪后街到原大通粮站下面,从那儿与长龙山下灯笼沟流来的水流会合并流入江;还有一条是顺现青通河口(即现河南嘴)处汇入鹊江。

因在清朝早期时,青通河与其支流祠堂河的交汇处,被人为设置了水闸,从此断流的祠堂河便开始蓄水,逐渐变成“祠堂湖”。这座古闸即现在大通古镇风景区标明的“祠堂湖古闸”。因这座水闸建成使用,昔日的祠堂河因此变成祠堂湖。究竟是谁建了这座水闸?为什么要在这祠堂河上设水闸呢?这得从大通本地名门望族佘氏讲起。

明代,大通涌现出名门望族——佘家,他们将宗族祠堂建在这祠堂河边。

大通佘氏系北宋杨家将中佘老太君家族的后人。自北宋被北方强大的金国军队打败后,这杨、佘两大家族随北宋朝廷一道往南节节败退,其中一支佘氏南下后便选择在大通落户了。明初时,佘氏家族将宗祠建在长龙山脚下祠堂河边,就是希望祠堂前这条河流能源源不断为家族聚财纳福。众所周知,古人建房子讲究风水,佘家也不例外。他们觉得佘氏祠堂大门对着这条河很好,这叫“祠前西水向东流,佘家世代出诸侯”。在受徽文化浸润的大通,人们都认为“水”代表着“财”,既然这河水流向祠堂大门方向,即表明财运流向佘家,因此他们希望佘氏族人在此建祠堂,必将会让在此安居的佘氏后代越来越兴旺。这本是佘氏祖先在此建祠为子孙积福的一种期盼,让人奇怪的是佘家自此后竟真涌现出“佘天官”等在朝为官。这佘天官,即佘可才,时任四品吏部侍郎。“天官”,是本地人对在京城为官的人的一种尊称。之后,族中又有多位后生陆续考中进士。其中佘敬中、佘毅中、佘合中三兄弟更是全部考中进士,名传天下,轰动朝野。佘家因此在明清时期成为大通颇具影响的名门望族。

佘氏家族因明代以后人才辈出,成为铜陵的名门望族,因此一直到清朝时凡新上任地方官员都会到佘氏宗祠祭拜佘天官,他们认为佘家祠堂风水好,佘家祖上又出了好几位“天官”,必须要前来拜会:这既是对佘氏望族的尊重,同时也期盼吏部侍郎出身的佘天官在天之灵护佑他们仕途发达,不断高升。

相传,清代佘氏祠堂中供奉着佘天官等佘氏祖先们的画像和朝服,特别是明代佘天官的朝服,更引得当地达官贵人前往祭拜。尤其是新上任的池州知府、铜陵知县,作为本地父母官,他们一上任就都会到祠堂去祭拜佘天官。

这些达官贵人频繁地来佘氏祠堂祭拜,便让管理祠堂的佘氏后人感到很耐烦,于是不该发生的故事便发生了。清康熙年间,时任铜陵县令到佘氏祠堂祭拜佘天官。当时管祠堂的佘家媳妇说,她还有急事要办,没时间陪县令祭拜祖先,便把祠堂大门一锁,把佘天官朝服挂在祠堂廊檐上,让县令对着佘天官朝服朝拜。这便让县令大人顿感受到侮辱,不仅当场脸面上挂不住,内心深处更是不快活,因此他决意要报复佘家。

可怎么报复佘家呢?最后,县令想到的是借兴修水利之名,让祠堂河水倒流,进而破坏佘家的风水。在他主持下,召集民工把祠堂河汇入鹊江的入江口堵住,让整个长龙山流到灯笼沟的山水和祠堂河水汇集一处反过来流向青通河,一并汇入鹊江,这样就把佘氏祠堂的风水给破坏了。

看到县令改变祠堂河流向破坏了佘家祠堂的风水,聪明的佘氏族人不甘了。他们及时想出对策,迅速采取相应措施针锋相对:首先将佘家祠堂迁到大院村择址重建,然后在祠堂河与青通河交汇处建设水闸,将河水锁在祠堂前大片洼地中,借以留住喻意财富的河水。既然水代表财,那就只能是他佘家用不掉了,才能放给别人用。于是,新建成的水闸就把祠堂河附近低凹区域给灌满水了。从此,原来窄窄的一条小河便扩大成一个水域广阔的祠堂湖了。

从明代祠堂河到清代演变成“祠堂湖”,直至今天成为风景秀丽的景区,其历史沧桑与时代变迁,着实让人感喟万千……

作者: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