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孩子寒窗苦读数十载,终不负父亲重望

张海是罐头村唯一的大学生,当初他父亲张富贵在送他上高中的时候却饱受争议。罐头村特别的穷,有的家庭更是一年到头一顿肉都吃不上,更别提说送孩子读初中上大学了,那是前所未有的事情。不过,这种事就是被父亲张富贵给打破了。记得,张海刚考上高中那会儿,村里便有人说:读高中有什么用,还不是浪费钱,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够负责了。读那么多书,将来还不是回来挖土,有用么?

况且,张家穷的个叮当响了,还供孩子上学,那不是更穷么?出去打工挣钱一年好歹能挣个几千上万的,存着将来娶媳妇,读书就只有花钱的命。张富贵可不管周围的人怎么说,他照样送张海去读高中,因为他坚信着算命先生的话。

故事配图

而,罐头村的村民也就当张富贵疯了,总是在暗地里摆谈这张富贵家的事。

不过,张海也真的是很苦,冬天里没有一件保暖的外套,穿的也是县城亲戚给的旧衣服。因为张海平时在学校里很是节省,营养跟不上,瘦的和竹竿子差不多,感觉风一吹就会倒的那种。

故事配图

高中三年,张海吧自己当成机器人一样穿梭在教室和宿舍楼之间,他成天书不离手,周围的同学每次看到都咂舌,说他是书呆子。在他的高中生活里,每天提醒他的都是读书,也不和其他同学交流,所以少不免有嫌弃声“他身上好臭啊!”“他是哑巴么?话都不会说一句。”他充耳不闻。

晚自习结束后,所有人都走了,只有张海一个人留了下来,因为他需要日光灯,需要知识。他必须为了自己梦想努力和坚持,还有父亲的期望。每当他坐在教室时,都能回想起父亲和村民的对抗,他必须改变自己的命运。

故事配图

巡查的班主任看到张海还在教室时,心里无奈的叹了口气。默默的给他留了一盏灯,便离开了。张海看到班主任暖心的动作,感激的笑了笑。

转眼间,高考就在眼前。高考那两天,张富贵放下手中的活,从村里赶到县城,和其他家长一样守在校门口,等他儿子考试结束。第二天,考试结束铃声响起,考生们陆陆续续的走了出来。而眼尖的张富贵一下子就看到了自己的儿子,急忙冲上去扶住张海:“儿啊,不舒服啊?”

“没事的爸,就是考试的时候有些紧张,现在有些头晕,休息会就好了。”张海刚刚在考试的时候,看着卷子上密密麻麻的字,头晕的不行,终于强撑着做完。

故事配图

“仔啊,你不要有那么大的压力,你小时候我找算命先生给你算过的,先生说你读书肯定会有出息的……”张富贵看着儿子苍白的脸,急忙安慰。

张海听到父亲的话之后,便晕了过去。

录取通知下来后,罐头村的村民们都炸了,张海真的考上了大学,还是他们罐头村的第一个大学生。村民都说:“看来这张富贵的命真实富贵命啊!”“听说是重本,不需要书学费,还能拿奖学金呢。看来,这读书也挺赚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