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 | 如何与一本书相处

苦读 | 如何与一本书相处

第47篇

书和人一样,是有寿命的。

古籍用的是碱性的青檀纸,保存得当,可以流传千百年,而古人均寿命在40至50岁之间。

民国至今,用的是酸性的木浆纸,百十年已是保存极限,而当代人的平均寿命,保守估计在70岁左右。

也就是说,在当下这个时代,人和一本书的寿命相差不多。

你拿起一本书,从翻开到到合上,共处的时间对彼此而言,有着几乎相等的份额。

这便是我们这个时代,与书籍产生的巧妙重合。

而在当下,在一个追求功绩的社会氛围开,注意力是一种显性的商业资源。

鼓起放下手机的勇气,屏蔽外界的干扰,安心地捧着一本书阅读,在他人的经验之中进行深度探寻,是一件颇具难度的事情。因为读书的益处是隐性的,

也正因此,学会如何跟一本书相处,变得尤为重要。

我把与书相处的有限经验,粗略地分为七个步骤。

一、吸引

你走进书店,或点开一个书单链接,抑或听见一句无心的推荐,都有可能被其中蕴含的信息点打动,然后决定要读这本书。

一本书给人的初始印象,无外乎三要素:标题、简介、装帧。

你被其中一个要素打动了,那便有翻开它的理由,若全中了,掏钱买回家即可。

这样看起来或许有些武断,怎么读书也看外表了?实则不然。

标题、简介、装帧,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作者和编辑的审美和取向,也决定了这本书的基本受众。

从这三要素入手观察,久而久之,你会发现各个出版社之间的风格差异。有一个大体的判断后,更方便找到心仪的作者,从而延伸自己的阅读脉络。

陌生的魅力,游移的接触,是一切关系的起源。

二、需求

阅读是为了什么呢?

有的人是为了打发时间,求爽,求沉浸,求满足现实中无法满足的渴望。

有的人是为了填充时间,求开拓,求艰深,求一种长久的影响。

有的人是为了解决疑惑,求解答,求方法,求他人成功的经验。

从阅读行为上而言,这三者没有高低,只有适不适合。所以首先要清晰自己读书的目的,究竟偏向哪一种。

一时的需求,不代表一世的需求,人的品味和所需是动态的。一个人若紧张、彷徨的状态下,就算强逼着自己硬啃大部头,也只是在无用地折磨自我。一个渴求深度知识的人,阅读肤浅的文字,只会更加迷茫。

当然,也可以不带任何需求地阅读。但这也是种需求,只是这种需求潜藏在了个人的处境和审美之中。

三、判断

你找到一本书。

这本书可能正在榜单上赫赫扬扬,你是被动吸引的大众之一;也可能已绝版半个世纪之久,是你在往事的尘埃翻找出来的。这都没关系。

无论这本书获得过多大的荣耀与冷落,都不妨碍你阅读它。哪怕它曾被人阅读过千万遍,对你而言,仍是一次崭新的体验。

在网络资讯如此发达的时代,无数个人操控无数台设备,卷起无数条信息洪流,大家尤为重视评分。

我们会因他人的观点认可一部作品,也会因他人的观点否定一部作品。若他人的观点令你游移,更好的做法就是,自己亲自去体验,然后得出独立的判断。

要记住,审美和品味是分层的,观察和评判也有着不同的切面。

四、认真

在阅读这件事上,最没有必要装样子。看进去多少,就是多少,骗得了别人,骗不过自己。

要么就别读,读就得认真。认真不仅体现在连贯性和注意力上。如果把“读过的书会忘掉,但气质会藏在骨子里”这种话,称为唯心读书法,那我更偏重唯物读书法:

阅读过程中,不时地跳脱出来,用勾线笔在边缝处写笔记,用透明直尺标划重点,看着麻烦,其实比随手划出的波浪形快。存疑和赞同,一目了然。日后需要时,取出书籍,翻阅查找都方便。

五、怀疑

无论对一本书的装帧多好看,无论作者之前写出过怎样优秀的作品,都不要去先验地去深信一本书。

书籍是他人经验的凝练,就算作者极力逼近客观,都仍在主观的范畴之内。所以,警惕“奉为圭臬”之类的谦虚品质。否定是个性与独立精神的主要来源,因为否定机制的存在,肯定才更值得肯定。

若一本是读到三分之一,仍觉得不好,就果断放下。读者的义务在于阅读时心无旁骛,没有义务一定要把书读完。

六、重温

若顺利地把一本书翻看完毕,就停下来,闭眼五分钟,出门转一转,短暂放空自己。接着再翻开书,把标注的重点从头理一遍,用抽象的思路理解其中的脉络,串联思维,恍若通神。

七、仪式感

一本书的内容,就这样被你吸纳了。从此你的精神世界,多了一块砖瓦,一份依靠。

但先别急着把书放回书架,翻开最后的空白页,写日期,最好再盖上藏书印。

印者,信也。

中国的篆刻文化极具力量感和代表性,方寸之间见乾坤,若肯花功夫自己刓刻一枚藏书印,盖在读过的书上,也算是将自己的一部分纳入书中。

互通神往,彼此依存,这便是一份精致的仪式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