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叛逆期,家长不要吼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孩子叛逆会出现不同的表现形式,可能有很多家长苦不堪言。

那么我们只有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才能找到叛逆背后的真正原因,才能真正的理解孩子,从孩子的思维出发,帮助孩子顺利的度过“叛逆期”。

作为家长我们要学会去观察孩子的言行与一举一动,这样当孩子有哪些不对劲的举动,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去帮助孩子理性的面对,让孩子在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中快乐成长。当孩子叛逆的时候,我们会很无奈,父母不管怎么去教育,得不到孩子半点的认可,反而还和你唱反调,让很多家长没有办法只想大发一场脾气来宣泄自己心中的不愉快,这个时候孩子大哭,觉得自己心里受委屈了,父母不理解。

2-4岁,鸡蛋碰石头

第一次“叛逆期”来临

你说孩子早上起床第一件事让他把奶喝了再玩玩具,他偏要将玩具拿着玩,不喝奶,反正你要他这么做,他要那么做,似乎就是不听家长的话,看你能把我怎么样?有的家长耐心耗完了,将孩子拉着打一顿可是问题还是得不到解决,下次孩子还是会因为同样一件事情和家长扯皮。那么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去解决呢?

原因之一: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的想法

对于一个2-4岁的孩子,他从最开始的吱吱呀呀对父母来表达他心中的想法,只是我们听不懂而已,到能够清楚的吐露自己的心声就想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想法,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质的变化。说明宝宝已经有了自己的思维,谁都捍卫不动他的小心思,尽管他善于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有时候有些夸张,但是他只是想向父母表达内心的想法与要求,虽然有时候父母无法给予兑现。虽然这个时候孩子的词汇量还不够丰富,有时候父母误解成了这个意思,但是孩子其实是想表达那个意思,这个时候父母不理解孩子就开始闹,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在父母的劝说下无果又是对孩子一顿吼,孩子根本就不吃父母的这一套,亲子矛盾就这么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原因之二:父母忽略了孩子的游戏心理

父母常常会忽略2-4岁孩子有一种游戏心理。当父母经常制止孩子这个不能玩那个不能玩但是孩子偏偏觉得这个东西很好玩。

比方说:父母不让孩子捡地上的小石头,小树枝可是孩子偏偏不顾父母的反对要捡,还乐此不疲。

原因之三:孩子的“单向思维”不要忽视

第一逆反心理是属于单向的,孩子经常思维不够发散,说风就是雨,不管你怎么去劝,总会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办事。面对着这种不可逆转的想法,作为父母只需要冷静的处理,装成什么也看不见,或者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面对孩子的种种问题我们应该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当孩子心情平静下来了我们再和孩子一起探讨孰是孰非。有则改之无则加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