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防俱佳,爵士已經強勢崛起!三方面原因是他們成功的關鍵

NBA新賽季轉眼間賽程已經過半,30支球隊的處境卻大不相同。有的球隊延續著上賽季的勢頭繼續向總冠軍發起衝擊,有的球隊依然如往常般穩定,戰績始終保持在聯盟前列,也有的球隊仍然還在為一張季後賽門票而苦苦掙扎,更有球隊已經不復當年之勇,時隔不到一年時間就迅速走向衰敗...

20世紀90年代的爵士隊


猶他爵士,這支擁有著悠久歷史的鹽湖城球隊,1974年成立,至今已有46年的時間。球隊在最開始的時候很是艱難,勝少負多,第一個賽季只拿到23場勝利,之後的幾個賽季也是困難重重,曾連續10個賽季無緣季後賽,勝率也都是低於5成。

但正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自從1984年爵士在首輪第16位順位選中約翰·斯托克頓,又在次年首輪第13順位選中卡爾·馬龍之後,球隊正式步入了正規,連續19年殺進季後賽,但讓人惋惜的是,至今球隊也沒有染指過總冠軍。

待兩大傳奇人物遺憾告別賽場之後,爵士隊迎來了一個新的紀元。

馬龍與斯托克頓


在2004-2005這兩年間,球隊先後組成了安德烈·基裡連科、卡洛斯·布澤爾、梅米特·奧庫、德隆·威廉姆斯很有競爭力的陣容(這套陣容曾是“姚麥”時期的苦主,大姚所在的休斯頓隊每每在季後賽遇到這個對手,最終都是以遺憾告負...),而後也多次殺入了季後賽,但卻始終沒能更近一步...

如今爵士隊的陣容中有“法國高塔”戈貝爾、英格爾斯、博格達諾維奇、康利、米切爾等人,與明星扎堆的一些球隊相比,這支球隊應該算是很“平民化”了,雖然沒什麼“星味”,但是在主教練斯奈德的調教下卻可以做到全民皆兵,能打球的人很多,最近幾個賽季都順利闖進了季後賽,但遺憾的是仍然沒有做出什麼成績...


曾經讓“姚麥”頭疼的爵士隊


上個賽季,球隊再次止步首輪,於是休賽期送走了球隊後場“大腦”盧比奧,籤來了攻堅能力更為出色的邁克·康利,原以為後者能給予球隊足夠大的幫助,但是事實證明並非如此,球隊的戰績雖然處在季後賽的行列之中,但是始終沒有達到預期,而康利還在12月3日的比賽中拉傷了腿筋導致無限期休戰,這對於球隊來說可謂是雪上加霜。

於是,在賽季中期的交易大門開啟後,球隊不得不對陣容進行臨時升級用來止損。12月24日,球隊用替補控衛——艾克薩姆以及兩個次輪籤從騎士換來了克拉克森。

上個賽季的爵士隊


讓人出乎意料的是,自從克拉克森在27日完成首秀以來,球隊至今還沒有輸過,目前已經取得了一波10連勝,排名也一路飆到西部第2直逼榜首的湖人...

那麼問題來了,一個克拉克森就能讓球隊“脫胎換骨”,實現完美升級了嗎?

顯然不是這樣,克拉克森的到來的確在進攻端幫到了球隊,但是還有兩個很重要的因素是不能忽略的,其中一個是:球隊投籃命中率的提升,而另一個就是:球隊打法風格的變化,那麼接下來就圍繞這三方面因素來展開,進一步說明爵士隊是如何強勢崛起的。

克拉克森的加盟,為球隊注入了“新的活力”

克拉克森此前在騎士隊的處境只能用“混日子”來形容,這不是他想不想的問題,而是球隊的實際情況就那樣,戰績聯盟墊底,是一直徹頭徹尾的“魚腩球隊”。在這種球隊打球,對於球員來說簡直就是災難,負面影響實在太多,估計大家都是上場刷刷數據,將來好為自己更好的“謀生”為主要目的,尤其是那種身處合同年的球員就更是如此。


爵士新員克拉克森


而如今搖身一變加盟了一支有爭冠希望的球隊,那對於球員來說意味著什麼呢?這就好比像一條被困在泥坑中的小魚被解救出來之後,又被放回到清澈的河水中一樣,有一種重獲新生的感覺!

整個人打球的精神面貌都會截然不同,在球場上看到克拉克森,的確是比之前積極多了,攻擊慾望也更加的強烈,這一點數據可以說話。

克拉克森加盟爵士前後的數據對比

加盟爵士前:場均上場時間為23.0分鐘 得分11.5分 1.5籃板 1.8助攻,投籃命中率44.2% 三分命中率 37.1% 進攻效率104.9 防守效率111.4 比賽正負值為-6.5


加盟爵士後:場均上場時間為25.6分鐘 得分15.0分 1.9籃板 1.3助攻,投籃命中率46.1% 三分命中率 33.9% 進攻效率116.3 防守效率114.1 比賽正負值為2.1

通過數據可以看出,克拉克森在加盟爵士之後的進攻慾望確實比以前強烈了,得分增加了,進攻效率也上來了,而在正負值方面可以理解為:之前是給球隊“拖後腿”的,如今是能夠為球隊做出“貢獻”的,這“一正一反”已經足以說明其自身的改變。


場均15分的得分可以排在隊內第4位,而116.3的進攻效率更是位列全隊第1,可以說克拉克森已經成為了爵士隊替補席的頭號攻堅手,為整支球隊注入了“新的活力”。

投籃命中率的強勢提升,為球隊“保駕護航”

爵士在開局階段的25場比賽中,只取得了13勝12負的戰績,成績沒有達到預期的原因可能會有很多,但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應該就是投籃命中率比較低的問題了。

在這25場比賽中,球隊兩分球命中率為45.6%同期排名第12位,三分球命中率為36.1%同期排名第13位,按理說也算是挺不錯的了,但是進攻效率只有106.7同期排名第22位,防守效率為106.4同期排名第10位,雖然球隊整體來說每場都是在贏分,但是優勢只有0.3,球隊在防守端的表現還是一如既往的穩定,以戈貝爾為主的防守陣容無論何時都會給對手造成足夠的威懾,但是無奈進攻端不給力,所以取得50%左右的勝率也就不足為怪了。

爵士隊在開局前25場比賽以及之後的投籃命中率變化圖


而球隊後來打的16場比賽卻取得了15勝1負的驕人戰績,勝率是同期30支球隊中最高的。

在此期間,球隊的投籃命中率,無論是兩分球還是三分球都有不小的提升,其中兩分球命中率達到了50.1%同期排名所有球隊第1位,也是唯一一支超過50%的球隊,相比之前提高了4.5個百分點。三分命中率達到40.3%同樣排名第1位,也是唯一一支命中率超過40%的球隊,漲幅也達到了將近4個百分點

而進攻效率達到了116.3同期排名第6位,防守效率為107.3同期排名第1位,比賽正負值為9.0排名所有球隊的第2位。進攻水平強勢提升,再加上防守效率進一步升級,讓球隊在此期間一躍邁進了聯盟頂級強隊的行列。

在球員方面,得分排在球隊前3位的球員米切爾、博揚以及戈貝爾在終結效率上都有很大的提升。

三人在開局前25場和之後的比賽投籃命中率變化圖


其中球隊得分王米切爾在前25場比賽中,兩分球命中率為44.9%,三分球命中率為35.1%,場均能得到23.3分。後16場比賽,兩分球命中率為49.8%,三分球命中率為38.4%,場均能得到25.4分。博揚在此前兩分球命中率為44.8%,三分球命中率為38.6%,場均能得到20.1分。後16場比賽,兩分球命中率為48.2%,三分球命中率為43.1%,場均能得到22.4分。而大中鋒戈貝爾之前的兩分球命中率為63.0%,場均能得到12.3分,之後兩分球命中率為68.3%,場均能得到16.1分


戈貝爾,米切爾與博揚


對於籃球比賽,往簡單了說就是:誰進的球多,誰得分高,誰就能最終贏得比賽。

在雙方几乎相等的進攻回合數的前提下,那這時候就得拼命中率了,命中率高自然得分就高,最終贏得比賽也是順理成章的事兒。

所以在這段時間,投籃命中率的提升是球隊能夠強勢崛起的一個重要因素。

全力提速,緊跟“小球時代浪潮”

在“全民提速打小球”的時代,不懂得緊跟時代潮流的球隊終究會陷入艱難的困境,甚至面臨被淘汰的邊緣。

馬刺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在波波老爺子固有思維的調教下,本賽季的馬刺已經不復當年之勇,開局便陷入了舉步維艱的境地。速度提不起來,外線又失去了準星,大多時間只能用得分效率比較低的進攻手段——中距離來為球隊“續航”,似乎與其他球隊的打法顯得格格不入,一波8連敗更是不知道多久沒出現在這支常年處在季後賽行列的球隊中了...


而爵士隊在賽季開局階段似乎與馬刺“同病相憐”,之所以戰績沒有那麼差,主要是因為外線投籃水平相對來說還算“在線”,這才保持了50%左右的勝率。但是這卻並沒有掩蓋住球隊在打法上所存在的弊端。

速度提不起來,進攻回合數少,太過依賴於打陣地戰,似乎想把比賽打成二十世紀初活塞與馬刺的那種復古風格,比賽就是“磨陣地”,雙方展開“肉搏”,超低迴合數,終場比分一般都是80多比70多的那種比分,這顯然與當下的大環境背道而馳。


後來,球隊也似乎逐漸“醒悟”了過來,開始試著提速,即使戈貝爾在場時也會有所嘗試。比賽回合數由原來的96.2提升到了102.8,其中兩分球出手數由場均83.6次增加到87.2次,而三分球出手數由31.4次增加到34.6次,在命中率有所保證的前提下,場均得分也由106.7分上漲到了115.3分

當然提速可不是簡單說說的事情,得需要球隊有足夠的“資本”才行。

資本一:保證命中率

要知道凡事想要進行大膽創新的嘗試,結果可不都是令人滿意的,很多時候往往會以失敗而告終

。這種現象在當今的NBA聯盟中也是存在的,在小球時代,提速是一種時代衍生下的“產物”,也是一種必然的趨勢,在有限的時間裡儘可能的多得分確實是一種獲取比賽勝利的有效途徑,但是這需要在能夠保證命中率的前提下,一切才顯得有意義。

米切爾


速度提起來了,回合數也跟著上來了,但是卻不能把皮球投入籃筐中,那速度再快,回合數再高又有何用?所以很多事情的背後都是有很多“講究”的,搞不懂其中的“奧秘”,那做起事來只能是“霧裡看花,水中望月”。

爵士之所以能夠嘗試成功,就是在提速的同時還能把命中率也給提上來,那取得好成績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資本二:控制失誤

球隊能夠做到“有效”提速,另外一個影響因素自然就是控制失誤了。前面講到了大膽創新的嘗試,結果可能有好有壞,速度一旦上來了,如果失誤問題控制不好的話,那結果只能是適得其反。那麼失誤會給球隊帶來哪些問題呢?

爵士隊新的後場組合


1.回合數降低

首當其衝的就是降低球隊的進攻回合數——possession

“回合數”可不是簡單的一攻一防的概念,它的定義其實是很複雜的,準確來說:就是從彼方獲得球權開始,到對方獲得球權結束(包括單節或整場比賽結束),這就是一個完整的possession。

其計算公式為:Possession(回合數) =(投籃出手佔用的球權(FGA) + 0.44 * 罰球佔用的球權(FTA) - 失誤消耗的球權(ORB) + 前場籃板獲得的額外球權(TOV))/ 2

簡單來講就是:球隊在進攻的時候,光手握球權是不夠的,還要看球員是否最終完成了投籃才行,只有這樣才能算是一個有效的回合數。

米切爾持球突破


那按照這個思路走下去的話,球員在進攻的時候一旦出現失誤的情況,那就可以和“回合數”說再見了。不管你是如何失誤的,比如將球傳出界,或者被對手直接搶斷,運球砸自己腳上——腳踢球違例,又或者是進攻犯規這些情況,都會對回合數產生不利的影響。

2.讓對手快速打轉換進攻

失誤帶來的第二個問題就是讓對方快速形成反擊,尤其是在三分線外的失誤,本方球隊由於位置下得很深,所以有時根本來不及回防,很多時候都是造成被對方多打少的局面,會迅速失分,而這種進攻手段也是最能打擊對手士氣的一種方式,在很多比賽中,尤其是到了季後賽,一次致命的失誤足以葬送整場比賽。



而爵士隊在改變打法後,之所以沒有“翻車”,除了命中率有所保證之外,在“控制失誤”方面照比之前也做得更好。

場均失誤由原來的16.4次減少到13.1次,失誤率也由之前的15.7%降到了14.1%。目前球隊的失誤數為場均15.07次排名聯盟第12位,而15.1%的失誤率與快船並列聯盟的第8位,整體而言也是聯盟偏上的水平,所以這也是爵士能夠“有效”提速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

寫在最後

綜上所述,爵士隊之所以能夠在這段期間強勢崛起,新員克拉克森的加盟是一方面原因,球隊整體命中率的提升是另外一方面原因,而球隊打法的“成功轉型”就是第三方面原因了,有了這三方面的“保駕護航”,才使得球隊取得傲人的佳績。

眾所周知,爵士是一支防守強隊,在防守端特別有韌性,尤其是戈貝爾鎮守籃下的時候,對於對手在進攻時的威懾力是不言而喻的,防守一直都是球隊的“標籤”。而現如今,這支球隊在通過提速後,在進攻端似乎也找到了感覺,做到了攻守兼備,這對於其他球隊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情,尤其是那幾支志在爭冠的球隊就更應該有所警惕了。

所以,在這裡請允許我把藏在心底頗為私心的話給說出來:我湖啊!若你們想要奪冠,忌憚“同城兄弟”理所應當,擔心東部的雄鹿也是情有可原,但這支“崛起”的爵士更是你們應該倍加小心的!

—————— END ——————

作者簡介:“奇點人生” ,一個對籃球領域持續輸出優質內容而孜孜不倦的新媒體作者,關注我,給你帶來豐富的籃球知識以及深刻的人生感悟。

聲明:版權作品,未經作者書面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追究其法律責任,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不妥請聯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