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不仅是治疗妇科病的良药,还能改善心肌缺血、抗心绞痛

古时候,有一贫妇李氏,在生孩子时留下瘀血腹痛之症,她的儿子都已长大成人,可她的病始终没有治好,体质越来越虚弱。大儿子劝她求医治疗,李氏伤心地说:“咱们连隔夜粮都没有了,哪有钱治病呢?”

一天,大儿子想出一个办法后便急匆匆地走出门去。他在十多里之外找到一位采药人,诉说了自己母亲的病苦,那采药人一听喜上眉梢,说:“你母亲的病我能治好,但需纹银十两,大米二十斗。”大儿子忙说:“钱粮都不成问题,只要你能治好我母亲的病,报酬好说。”大儿子问:“那你什么时候采药呢?”采药人却说:“这个你不必问了,明天早晨你带着钱粮来取药便是了。”

这天,刚刚接近黄昏之时,那采药人便扛着锄头,背着药篓悄悄地进山了。李氏的大儿子也蹑手蹑脚地跟在采药人的后面,只见采药人在一个山坡上停下来,挖了两把草,就急忙走了,李氏的大儿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立即找到那采药人挖药的地方,借着月光,看到的竟是一种叶子呈手掌状,开着淡红色花和淡紫色花的草,他赶紧将自己带来的口袋打开,用手挖了很多这种草,连夜赶回家给母亲煎汤喝。七天后,疗效大显,母亲不像以前那样腹痛了,再喝七天后,瘀血也不见了。后来,李氏的大儿子就用这种草药给很多妇女治好了病,人们给这种草药起了个名字,叫“益母草”。


“妇科经产要药”

益母草历来作为治疗妇科疾病的要药,主治诸如月经不调、痛经、产后诸病,向有“妇科经产要药”之谓。因乾属阳,坤属阴,妇人属阴,故又名益母草为坤草。

益母草能利水消肿,用治肾炎水肿,能消蛋白尿。主要作用机理是通过活血化瘀,增加肾脏的血流量,改善血液的浓、黏、凝、集的状态,从而消除炎症和尿蛋白,恢复肾脏功能。具体方法是以益母草水煎,一般需连用20—30天。所以谚语云“服了益母草,肾炎水肿就能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也可以用益母草配伍当归、泽兰、丹参、赤芍、川芎同用。若病程长,瘀血重者加川芎、山甲、路路通、鸡血藤,以水煎服。根据益母草的应用特点,取其利水消肿,亦治疗泌尿系结石,可以配伍蒲公英、牛膝、泽泻、琥珀、延胡索等同用。


当代医学应用

益母草味辛微苦,性微寒,其根、茎、花、实、叶皆可入药,可单用也可合用,历代医家,颇多著述,当代名医在前贤的基础上,又有所阐发。若治血分风热,明目益精,调经,用茺蔚子为良;若治肿毒,消水,疮疡,胎产,根茎花叶并用,因根茎花叶专于利水行血,行中有补。

益母草还能改善心肌缺血、抗心绞痛、增加冠状动脉血流、提高心功能,其机制主要是在氧化应激状态下通过清除氧自由基、抑制活性氧簇生成发挥抗氧化作用。它的心脏保护作用的另一机制是促进血管新生。临床试验也表明,它能抑制冠心病人的血小板聚集,起抗凝、抗血栓形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