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上流社会为何痴迷收藏

“ 非常时期,再多的钱再大的房,你也只能宅家无聊的发呆,而收藏人一家正在快乐地欣赏把玩,你收藏了数字而他却藏了文化”---禅古茶人


喜欢收藏的人都知道,收藏队伍中的主力军,非富即贵。那么,为何这些人如此痴迷收藏呢?

确实是出于喜欢

很多企业家有浓重的文化情结,有些人甚至就是文化人。

繁忙的企业经营过程中,收藏是一种调剂放松的好手段。


出于附庸风雅考虑

改革开放以后的第一代企业家,很多没有太高文化水平,

收藏文物让他们感到自己的品位和境界得到了提升。

作为一门投资

文物投资继股市、房产、黄金后,成为重要的投资选项,

并且看起来,文物的抗跌性也比较强。


作为家庭传承

赚了这么多钱,总要留下一点什么给子女。

车子、房子都有了,但都是损耗品,只有文物随着岁月流逝不断增值。

文物是动产

这笔巨大的财富可以迁移到世界上任何国家,

而企业和房产是不能迁移的。


最后一个原因是现阶段企业家收藏文物最根本的原因,收藏不仅可以积累财富,还可以提升自身的修养,陶冶自己的性情。

潜心收藏了这么多年,汪涵的藏品遍及字画、烟草、红酒、钢笔、紫砂壶、茶叶等“领域”,最贵的藏品是一张黄宾虹先生的画,价值上百万。

第一阶段叫“放眼望之,满眼都是真货”;

第二阶段是“掌握一点儿知识后,满眼都是假货”;

第三阶段是“真伪莫辩”;

第四阶段是“贪痴满怀,满眼都是诱惑”;

第五阶段是“心生欢喜,不言对错,我高兴就可以”;

第六阶段是“烟云转逝,看一下就够了”;

最后一个阶段叫“万物皆空,一笑而过”。


王刚曾自得地说,他是收藏界最好的主持人,主持人里最好的收藏家。王刚对古玩的收藏可以既是爱好,又兼顾投资,因此对他而言,逛北京潘家园地摊和去古玩店并不矛盾。

在地摊上可以讨价还价,无论贵贱,为自己的兴趣花钱,即使交了学费也不觉得亏。从最开始收藏鸟笼子,到现今收藏最多的瓷器。王刚说收藏是天底下最美的事,"每天让你玩着、欣赏着,同时,它还能保值和升值,一不留神更能让你发大财。"


在一次艺术品秋拍中,保利拍场不仅仅创造了两个"亿元天价"纪录,而且吸引了不少明星大腕进场参与举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导演冯小刚。

预展时保利方就特别让赵旭亲自陪同冯导巡视,大牌对大牌,相谈甚欢。正式拍卖时,冯小刚坐在第一排,认真翻看图录、记笔记。最终,冯导花费了几百万元买下了杨飞云的作品。


 张涵予

据了解,张涵予和马未都交情很有渊源,二人因对同一藏品有兴趣而结识,此后英雄惜英雄的两位友情也是犹如古董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来愈深。而在活动的现场,张涵予还特意找到马未都大谈近日收获之物。


对于许多初入行的人,建议不管是名家展还是新人展,都应该去看。


去伪存真 净化收藏 艺术源于生活 (图文源自网络 版权属原作者)


(声明:尊重作者原创。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同时,欢迎广大藏友投稿分享您的原创好文章。同类微信公众号转载本刊发布文章,请另取标题,以免读者误会。如使用本刊标题,必须注明:转自公众号:“清江晚吟”。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