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部懸疑片,結局真的沒想到

所有的翻拍中,比“真人真事”更吸引人的,一直是“

改編自某未解之謎”。

因為“未解”,所以給了故事更多發揮和想象的空間。

比如叔曾經發過的《迪亞特洛夫事件》中,導演就將故事建立在了人體實驗和蟲洞之上。

看似天馬行空,卻讓觀眾大呼過癮,同時也讓同類型影片看到了希望。

這不,又有一部改編自世界未解之謎的故事出現了。

《守塔人》

故事開始於三名守塔人坐船前往夫蘭南島(愛爾蘭外海群島之一),即將開始為期6周的守塔工作。

三人之中,有工齡超過25年、只等退休的老年人托馬斯;有為了養家餬口不得不選擇這份工作的中年人詹姆斯;還有第一次任職、毫無經驗的年輕人

唐納德

在與其他同事交班時,三人得知,島上唯一能聯繫外界的無線電壞了,而燈塔也在前不久的暴風雨中有了損傷。

換句話說,不論接下來什麼情況,他們都只能依靠自己。

守燈塔的工作,其實比想象中輕鬆。

白天,三人一同巡島、檢修,詹姆斯更是毫不吝嗇的將經驗一一傳授給唐納德。

晚上,圍著飯桌聊天,托馬斯會侃侃而談過往經歷中的趣事。

彼此之間的距離,在每日的相處中一點點縮小。

不久,又一場暴風雨來襲,燈塔受損無法照常運行。

雖然三人以最大的努力,儘快重新點亮了燈塔,可還是有一艘船在海面上出了事。

唐納德發現了一位生死不明的船員。

因為害怕,他並沒有仔細檢查就以為船員已經去世。出於好奇,他拿走了船員身邊的箱子。

可還沒來得及打開,本該躺著的船員突然站到了唐納德的身後,不由分說的偷襲了他。

唐納德險些送了命。

緊要關頭,他用石頭砸向了船員的太陽穴,才就此逃過一劫。

入職才幾天就揹負了一條人命,唐納德極度恐慌,只求著自首能減輕責罰。

可當他打開了那個被暫時遺忘的箱子,他的想法改變了。

箱子裡是滿滿的黃金。

一番討論之後,三人做了決定——悄悄處理屍體,平分黃金。

一向謹慎的托馬斯甚至提出了一個絕佳方案:將箱子藏在島上,黃金分多次運回家中,真正做到神不知鬼不覺。

可就在三人準備毀屍滅跡時,又有陌生人上了島。

憑藉多年經驗,托馬斯判斷這些人不僅是死去船員的同伴,還是一夥海盜。

幾乎是雙方握手的一瞬間,托馬斯就想好了一個絕佳的說辭:他們看到了死去的船員和箱子,並按照規定上報了。

很不巧的是,就在他們到來之前,警方已經將人和箱子都帶走了。

平靜的語調外加毫無漏洞的邏輯,就連詹姆斯和唐納德都快相信了,可對方依舊半信半疑。

當晚,趁著夜色,海盜們再次摸上島,綁架了他們。

誰能想到,三個人戰力驚人,反殺了前來抓他們的海盜。

除了繼續毀屍滅跡,三人別無他法。

就在他們苦惱如何處理這些屍體時,門外有個身影一閃而逝。

秉著“寧可錯殺不可放過”的原則,強壯的詹姆斯率先追了出去,並且殺了對方。

意外的是,這人並不是海盜,他只是一個孩子。

對於船員和海盜的死,他們尚能用自保來自欺欺人。可面對一個無辜慘死的少年,身為人父的詹姆斯,內心充滿了愧疚。

為了懺悔,他整日的將自己關在小教堂中,久而久之,變得瘋瘋癲癲。

面對這樣的詹姆斯,兩個同伴覺得不太保險。

在唐納德看來,已經瘋癲的詹姆斯很有可能在日後說漏嘴。

一旦這種情況發生,他們不但可能因此失去黃金,還要擔上坐牢的風險。

是以,趁著詹姆斯不注意,唐納德主動向托馬斯說出了自己的新計劃——殺掉詹姆斯,他倆平分黃金。

出於對同伴的道義,托馬斯拒絕了這一請求。

唐納德惱羞成怒,他懷疑托馬斯有著自己的小算盤。

畢竟,托馬斯只是想分得黃金,他並沒有親手殺掉任何人。

越想越激動的唐納德並沒有發現,從他說話的那一刻起,詹姆斯就站在他的身後。

一向和睦的三個人,分歧初現。

於是短短十分鐘的時間裡,詹姆斯殺掉了唐納德,而後選擇了自殺,留下獨自守著黃金,為未來發愁的的托馬斯。

不得不說,結局如此之倉促,足以讓無數觀眾氣得想摔鍵盤。

特別是對比《迪亞特洛夫事件》,《守塔人》顯得更加遜色。

唯一吸引人的,似乎只剩下了“根據真實懸案改編”。

1900年12月,在一場暴風雨後,有商船反應夫蘭南島上的燈塔並沒有照常亮起。

出於安全考慮,搜救隊緊急上島查看,卻發現原先的三名守塔人不知去向,只剩下凌亂的房間和尚未吃完的晚餐。

更奇怪的是,搜救隊長不僅匆匆結案,斷定三人死在了暴風雨中,還在事後帶走了所有的相關記錄。

正因為如此,即便事後有證據推翻這一結論,三人的結局還是成了一個永遠的謎團。

而導演選擇拍攝這個故事,不僅僅是為了給懸案一個結局、給觀眾一個答案,更是擺出了一道選擇題。

在影片中,撇去黃金、海盜等噱頭,三名守塔人的結局看似倉促,卻早已確定。

唐納德,從現在的標準來看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廢柴。沒錢沒地位,好不容易向心愛的女孩表白也被殘忍拒絕。

明明暈船卻選擇做守塔人,不過是一時衝動,為了證明自己。

意外得到的黃金,無形之中成為了唐納德改變人生的最後希望。

是以,他不允許有任何的變故,甚至願意為此拋棄同伴、情誼甚至是自我。

他的死,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罪有應得。

相比之下,詹姆斯就是道德尚在的代表。

影片一開始,詹姆斯就充分表現了他對家庭和子女的愛。在和其他人的閒聊中,他更是三句不離家人。

家人是他生活最大的動力,也是最後的歸宿。

起初,他也曾因為黃金迷失自我,可小男孩的死讓他想到了自己的兒女。

他無法原諒自己殺了一個和自家孩子一般大的無辜男孩,更無法想象事情敗露後,他該如何面對家人。

即便選擇日日懺悔,心底的那份罪惡感也只增不減。

他的死,更像是一種自我救贖。

而托馬斯,從各個角度看,他都是影片中最神秘的存在。

不論是守塔工作還是與海盜周旋,他總是給人以理智的形象。

可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年輕時,托馬斯的一對雙胞胎兒子因病去世,無法承受喪子之痛的他選擇將悲痛全部宣洩在妻子身上。

後來,即便妻子身染重病他也不聞不問。直到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可即便悔青了腸子,又有什麼用?

是以,在之後的人生中,托馬斯努力迫使自己不受情感控制,企圖用理智的方式處理每一件事情。

當唐納德為殺人而痛苦時,是他率先鎮定想好計劃;當同伴發生爭執時,是他多次從中調解。

甚至在詹姆斯自殺失敗時,也是他伸出手幫他走了最後一程。

他看似理智的處理了每一件事,卻仍然逃不過迷茫。是自殺、拿著黃金逃跑,還是自首?

托馬斯最終有怎樣的結局?《守塔人》並沒有點明。而這同樣是留給觀眾的選擇題。

在見證了所有的故事和抉擇之後,如果你是托馬斯,你會作何選擇?

換句話說,貪慾無限,你能掌控自己的慾望嗎?

所謂人生,正是由一個個選擇組成的。而每一個選擇,都有必須要承受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