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立亲生儿子为帝!嘉庆突然驾崩,皇后扶道光登基让人意想不到

道光是清军入关后的第六位皇帝,

清宣宗—爱新觉罗 旻宁的年号,共使用三十年。

旻宁在位期间,爆发了震惊中外的鸦片战争,这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关于道光的继位,历史上一直众说纷纭,今天为大家详细梳理一下继位的过程!

嘉庆帝突发急症暴病而亡?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十八日,嘉庆从圆明园起程,前往承德避暑山庄。

一周后,到达山庄。二十五日却对外传出一个震惊朝野的消息:

嘉庆突然病死,终年61岁。

史书记载:

“此次跸图,偶感暍暑。”

——《清仁宗实录》

由此可见,嘉庆帝当初确实是中暑了。

除此之外,通过查阅清朝史书,发现还记载了嘉庆在死亡之前的一些病症。如突然站不起来,不能说话,手脚不受控制.....此时嘉庆已是花甲老人,年老体弱且疏于锻炼。加之当时正值烈日酷暑,本来就处于中老年人亚健康状态的嘉庆,很可能是突发心脑血管疾病。

因此,单纯的中暑并不会死人,推测是由于嘉庆皇帝年事已高,中暑后又突发心脑血管疾病而暴亡。

嘉庆皇帝的突然暴毙,让皇后和内务府措手不及,只得先行封闭避暑山庄,严密封锁皇帝已经驾崩的消息。待到宣布道光登基为帝,继承皇位,时间已经足足过去了七天。这中间可能发生的变故,这段时间究竟有什么隐瞒,皇后为何没有立自己儿子为帝?一系列事件变得扑朔迷离。

道光继位之谜

嘉庆帝驾崩后,按照常理来说,应该立即派大臣到京城,从正大光明匾后取出立储的敕书,然后新皇帝继位。但嘉庆帝死后,根本没有这个过程。

戴均元是清朝大臣,管理刑部,他当时跟随嘉庆到热河围猎,

据包世臣所写的《戴公(均元)墓碑》来看,里面就提到了此事:

“甫驻跸,圣躬骤有疾,不豫。变出仓猝,从官多皇遽失措”。

也就是说,戴均元等大臣在查看皇帝的遗物时,找到他随身的小金盒,盒里就是传位诏书。可见传位诏书并没有放在正大光明匾后面。

但学者认为,传位诏书必须有储君在场才能开启。

几个大臣开启,显然违反了清朝的规矩!这种事情根本不符合历史的常理。

道光即位之路

嘉庆驾崩后,总管内务府大臣禧恩率先站出来表态:提议道光继位!

军机大臣托津、戴均元犹豫了一下,并没有表态。

禧恩怎么有权让道光继位?

《清史稿》记载,嘉庆生前虽然没有公布谁当储君,禧恩建议道光登基也没有打开锦匣。按照规定,禧恩只是内务大臣,他也没有资格建议道光登基。这又是一个谜团。

首先,道光继位是孝和睿皇后下的懿旨

“今哀遘升遐,嗣位尤为重大。皇次子智亲王,仁孝聪睿,英武端醇,现随行在,自当上膺付托,抚驭黎元。但恐仓猝之中,大行皇帝未及明谕,而皇次子秉性谦冲,素所深知。为此特降懿旨,传谕留京王大臣,驰寄皇次子,即正尊位。以慰大行皇帝在天之灵,以顺天下臣民之望。”

因此,道光能继位,太后的懿旨很重要。

其次,道光回奏皇太后的内容,也证实了这一点说:

“子臣(旻宁)跪奏:本月二十五日,皇父圣躬不豫,至戌刻大渐……维时御前大臣、军机大臣、内务府大臣,恭启鐍匣,有皇父御书:嘉庆四年四月初十日卯初,立皇太子(旻宁)朱谕一纸。该大臣等,合词请遵大行皇帝成命,以宗社为重,继承大统。子臣逊让,至再至三。该大臣等,固请不已。本日(二十九日),恭奉懿旨,子臣即正尊位。皇父、皇母,恩慈深厚……”。

最后,从血缘伦理来讲,并不违反人情

1.道光皇帝生母是嘉庆皇帝的元配皇后,

道光皇帝为她的二儿子,是嫡次子。由于嫡长子早夭,道光是唯一的嫡子。

2.孝和睿皇后是继后,

她的儿子身份没有道光皇帝尊贵。

继位,并不矛盾:

《清仁宗实录》、《清宣宗实录》也都记载,

道光继位是禧恩为代表的宗室意见,而且得到皇太后和亲王绵忻的同意

最后还有军机大臣开启的金盒来附证

所以,道光皇帝继位也就名正言顺了

你认为这样合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