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身份信息被盗用注册公司,并且成了股东,要不要报警?

苏云之瑶


必须要报警!

这里给你说一下挂名股东的风险。

挂名股东当企业正常运转盈利的时候可能风险不是很大,但是一旦企业出现亏损或者负债的时候,如果股东出资不实或者财务混乱的情况下,那么挂名股东也是需要承担风险的,打个比方,如果一家公司注册资本为500万元,朋友让你挂名占30%的股份,那么就相当于你认缴了150万,如果朋友的钱没有实际到位,那么如果公司在未来的经营中亏欠了500万,则你需要承担150万的责任,另外公司在经营的过程中,老板存在抽逃资金或者偷税漏税的行为,你也是需要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的。

那么如何解决呢?

首先你要去注册公司所属公安局道报警,经查实后公安局会对行为人处罚,但是公安部门不负责给你撤销登记。

所以下一步你需要去注册公司所属工商局投诉登记无效,这样你就可以撤销登记了,不过不会对违法行为人处罚。

最后,你要保留这些过程中所有费用票据,以及因身份证被冒用造成损失的证据。建议待公安处理完毕后再去法院起诉赔偿损失!


好照网APP


建议报警,以便被用来履行股东义务时,提供相关证据。信息被盗成为公司股东,可能股东相关权利享受不到,但有关股东的义务可能被要求履行。

一、遵守公司章程的义务

股东要具有契约精神,要遵守股东共同制定并全体通过的章程(详见《公司法》20条)。

二、出资义务

股东认缴出资后,就负有缴纳出资的义务,如果股东认缴了出资后,无正当理由不履行缴纳出资的义务,它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由此给公司造成了经济损失的,应当负赔偿责任(详见《公司法》28条)。

三、资本维持和充实的义务

按照公司资本维持原则,股东在向公司出资后获得股权后,法律禁止股东抽逃出资。

股东有资本的充实责任。为防止公司注册资本的减少,股东负有资本充实的责任。这种责任可能表现为几个方面:

1、不得抽逃注册资金;2、股东负有填补资本的义务;3、股东的出资不能有瑕疵(详见《公司法》20、35条)。

如果公司利用股东的有限责任和独立法人地位,恶意逃废债务,严重影响债权人权益,股东必须补缴认缴的出资,对其他股东的出资瑕疵也可能有连带责任。如果其他人找不到,只能找到你,那你可能麻烦就来了。

成为股东还好些,更麻烦的是成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成为法定代表人,风险更大。在相关网站,你输入自己的名字查一查,看看还有被挂名股东或法定代表人的情况吗,如果有赶紧反映和处理。


东岭财经


这个问题要根据对你造成的影响来看,当然最稳妥的方法就是先报警,有一个报警的备案。万一,以后出现什么问题,这是可以作为呈堂证供的。

一、工商税务实名化,导致身份冒用问题全部凸显。

国家治理信息化的发展,个人信息其实越来越透明。当然,这有利有弊。目前来说,工商与税务登记均已要求实名化,且数据与公安系统比对。特别是现在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的热度,每个人都可以查询自己的任职受雇信息、收入纳税明细等。2019年底至今,对于信息冒用行为税务部门进行了集中的核查整改。

二、发现信息被冒用如何处理?

1、首选报警。毕竟这样可以有充分的证明,该公司与你无关,无论以后作何处理,对你都更有利。

2、联系公司处理。有些时候,信息冒用的公司与本人有部分联系,甚至有亲戚朋友借用的。我们可以自主联系公司,并告知该情况。在目前的形势下,大部分公司会配合你进行变更。

3、税务机关处理。如果本人联系不到公司,可联系公司主管税务机关。即使投诉也是由主管税务机关来处理的,自己及时反映情况,并且配合处理可以更快更准确的进行信息修改。同时,可以确定公司是否有违法逃税等情况,确定信息盗用的影响,从而确定是不是需要报警处理。

4、个税APP投诉。当然个税APP提供了一个申诉的渠道。申诉后,系统会根据实际情况,把信息推送给该公司,要求修改。或者推送主管税务机关进行核实。个人可以查询到处理的进度及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