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嫉妒心强成“柠檬精”!想让娃不“酸”?家长怎么引导比较好

每个人都有嫉妒心,孩子也是一样的。大约从两岁起,孩子的嫉妒心便会变表现出来,出现的最大原因和父母有关。

一位宝妈说:孩子在幼儿园总是欺负其他小朋友。看到其它小朋友被老师表扬了,孩子就不高兴了,下课就要去推人家一把,把人家搞哭,害的其它小朋友都不敢去学校了。

这其实就是孩子的嫉妒心在作祟。

很多人会觉得孩子小,不是嫉妒行为,就是小孩子的调皮捣蛋。其实不是的,不仅成年人有嫉妒心理,孩子也会,甚至是很小的时候就会。

有人专门做过实验,3个月大的孩子,如果妈妈当着他的面抱别的孩子,他就会有所反应。非要让妈妈放下别人抱自己,并紧紧搂住妈妈,好像在说:“这是我的妈妈,不是你的。”

10个月的时候嫉妒心理就已经非常明显了,如果他想要的玩具,我们没有买,而别的孩子有这个玩具,孩子就会不高兴,而且还会表达出来。

大多数家长会很高兴,因为觉得自己孩子很聪明,很爱自己的妈妈。

这也是孩子的嫉妒行为,出现这种情况,家长就要多留神注意了。

孩子的嫉妒心和大人不一样,是一种很正常又真实的反应,家长不能以孩子小,什么都不懂为理由,就忽视孩子的教育,家长要正确处理这个问题。

孩子产生嫉妒心的原因有哪些?

1、家长爱比较的教育方式。很多家长教育孩子的口头禅就是“你看XXX怎么怎么样”,或者当着孩子的面和其它孩子比较,还不仅会让孩子产生嫉妒心,还会让孩子以为自己不如其它孩子,从而极易产生嫉妒心理。

2、孩子自尊心较强。一些孩子天生就自尊心很强,容不得别人说自己,喜欢和其他人比较,不允许自己输,更不允许其他人比自己强。但是,那有从不输的人生,每一个人都不是完人,也不是什么事都要高人一等。如果孩子自尊心太强,遇到一些自己不擅长的事情时,就很容易出现嫉妒心理,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好。

3、家长和长辈对孩子过于溺爱。溺爱是摧毁一个孩子最直接的方式,多少熊孩子都是父母自己养出来的。父母和长辈过度溺爱孩子,把所有好的都留给孩子,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就应该拥有最好的。但是,离开了家庭,进入其它环境,没有人会给你特殊待遇,这个时候,孩子长期被家人培养出来的自尊心理便会出来作怪了,他会看不惯周围获得最好待遇的人。

孩子产生嫉妒心的原因有很多,先天性格、后天环境都有可能,但不管是哪一种因素,家长都要重视对孩子嫉妒心的引导,毕竟大家都不太喜欢嫉妒心太强的人。

拥有嫉妒心的人很难推己及人,性格比较自大。如果其它孩子感受到了他的嫉妒心,会渐渐疏远他。因而,嫉妒心较强的孩子一般人际关系较差,这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是致命的。

那么,家长要如何帮助孩子战胜嫉妒心呢?

1、父母要搞清楚孩子产生嫉妒心的原因。孩子毕竟是孩子,很多问题需要家长去发现,并给出指导意见。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多观察孩子的情绪,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嫉妒的原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

2、父母要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父母要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让孩子知道“无论什么时候,爸爸妈妈都是爱他的”,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这样,孩子对非常有底气,不会那么在意其他人是怎么样的。

3、培养兴趣爱好,让孩子拥有高尚的情操。生活不止学业成绩,空余时间要多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运动、书法、音乐、舞蹈等。这些爱好可以让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也可以培养孩子高尚的情操,慢慢的嫉妒心就不会那么重了。

4、家长要少指责、批判孩子。当孩子因为嫉妒心做错事时,家长一定不要着急指责、批判孩子,要和孩子好好沟通,帮助孩子认清自己的情绪,并疏导孩子的情绪,将嫉妒心转化为动力。

其实,嫉妒也没有那么可怕,嫉妒有善意和恶意之分,恶意的嫉妒引发仇恨,善意的嫉妒心则是前进的助推器。 现实中,能将恶意嫉妒转化成善意嫉妒的人很少,他们往往都是成功者。越是优秀的人,越是会互相成全,而越是低劣的人,越是互相诋毁。

因此,孩子出现嫉妒心并不可怕,重要是家长怎么引导孩子的嫉妒心,让其成为孩子成长的重要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