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盖头》:当一个美国马润打完海湾战争,会发生什么?

王光之/一个有腔调的人文类解读头条号

末尾有投票!

一个故事。

锅盖头(Jarhead),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自嘲和非正式代称。由于每一个海军陆战队员都顶着一个形似锅盖的发型而得名,也象征着每一个陆战队员的脑子是一个空罐头。

海军陆战队,何许人也?

不是精准打击,降下“上帝之锤”的空军;当然也不是乘风破浪,决胜千里的海军,甚至不如“为自由打头阵”的陆军。

脑袋空空,四肢发达,他们是一个个缩在制服下面的“杀人机器”。干脆利落,甚至于酷。

而这部《锅盖头》也就这一个字可以概括——

《锅盖头》

台词酷,风格酷,海军陆战队酷,《断背山》里清秀俊俏的杰克吉伦哈尔的一身肌肉也酷,收到出轨女友的信件躲在公厕里报复式的手淫也很酷,穿着生化防护服打橄榄球也酷,大漠茫茫上的火旋风也酷,甚至主角炸了几百万美元被罚去烧粪便也酷。

这部电影没有什么不酷,但唯一不酷的只有一样东西——战争。

印象中,海湾战争,老美赢得不可谓不风光。

遮天蔽日的巡航导弹坠成一朵朵红火的花朵,竖着星条旗的钢铁洪流驰骋之间如入无人之境,真正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

关于海湾战争的电影不如二战或越战来得戏剧性和富有张力。

因为少了二战时硫磺岛擎旗的英雄荣光,少了冷战意识形态的碰撞。也因为赢得太轻松了,哪怕《黑鹰坠落》都有血脉贲张的巷战和胶着的战局,但海湾战争中的伊拉克人当然不会是死守莱茵河的的德国人,也不是塞班岛冲锋时还不忘高呼”板载“的日本野兽,更不是胡志明小道上迤逦而下的越南人。他们只不过是靶子,让全世界看到美帝的现代化战争。

《黑鹰坠落》

不过,那是陆军游骑兵们的英雄往事。

这部2005年的《锅盖头》,萨姆门德斯导演,杰克吉伦哈尔主演。根据海湾战争老兵安东尼斯沃夫的《海湾战争回忆录》改编,讲述海湾战争中一队海军陆战队员的故事。

杰克吉伦哈尔是我非常喜爱的男演员,他浑身贵气,永远一张腼腆的如同男孩的脸,却不畏惧自己的小生形象,大开大合地捭阖众多形象,《断背山》如此,这部《锅盖头》亦是。这个角色最先的预定演员是莱昂纳多,我只能说幸好是杰克吉伦哈尔,清秀却叛逆,乖巧却躁动。

海湾战争只是这部电影的一个背景,所以期待看到那些大开大合,壮阔激烈的“外科手术式打击”的军迷要失望了。真正的故事还是在那些荒蛮的“没有尊严的”四等人们,每一名海军陆战队队员的身上。

这里有真正的海湾战争,一枪未发!

终于有美国人电影人放弃了二战的正义事业和越战的伤痛记忆,而开始将笔触伸向这场大漠茫芜之中鲜有人讨论的战争,

大获全胜,难道就不值一提吗?

这部电影开始,杰克吉伦哈尔那极赋辨识性的低沉嗓音就开始叙述。

”一个故事,一个男人用了步枪很多年,后来他去打仗,战争结束后,他把步枪交还军械库。他相信他再也不会使用它了,可是后来无论他用这双手做什么,建造房屋,爱抚妻子,替儿子换尿布,他的手都忘不掉那把枪。“

这是一段自叙,已然昭显了故事的主题,还顺带用着杂糅黑色语气和戏谑口吻,奠定了这部电影的基调——酷!

通片的色调是一种硬朗饱和的颜色,好似烈日正好的午后。

受训

画面一转,杰克吉伦哈尔饰演的斯沃夫正像只抻颈的天鹅,翘首聆听着一个洪钟般的声音。

镜头一转,全景。致敬库布里克的经典《全金属外壳》,一样缄默顺从的海军陆战队,一样脏话不离口的教官。整齐划一的构图,明晃晃的灯光,压迫感和仪式感从四面八方涌来。

斯沃夫不是个幸运儿,就像《全金属外壳》里的小丑,第一天受训,便成了树立教官权威用来儆猴的鸡。

”你女朋友每被干一次,你就给我做二十五个俯卧挺身!“

在教官的”特别关爱“之下,斯沃夫发觉:加入陆战队,也许不是个好主意。他才19岁,血气方刚的年纪,奈何自己的那终日酗酒的父亲曾经在越南为山姆大叔效劳,像他这样的年轻人,不是华尔街的子弟,也不是好莱坞和硅谷的宠儿。自然投身军营,褪去一身尖锐的外壳,成为简单的“杀人机器”,和《全金属外壳》如出一辙。

不知是向教官还是自己的命运,抑或年轻迷茫的岁月咆哮,他的凶神恶煞一文不值。

阳光正好,偶有微风。《Don‘t worry,be happy》在耳畔响起,枯燥的新兵营生活结束,斯沃夫进入了正式的军营。这是一种反讽,这一首轻松悠扬的歌曲在这个时节实在应景,让黑色幽默无限地放大,好似一个老友吹着口哨与你耳鬓厮磨。

但斯沃夫心头应是杂草丛生的兵过如篦的荒蛮。

无所谓了,军营里的一切都是一种不着调的无所谓,所以士官可以调笑斯沃夫这个姓氏,也可以毫不避讳地称呼海军陆战队员是一群“神经病和混蛋”,这里没必要照顾谁的尊严,反正这些浅陋的粗鄙的灵魂只为战争而生。

归属感,是一种荣誉。老兵们深谙此道,所以斯沃夫的新兵报守到了老兵们类似“撒尿宣誓主权”的恶搞。嗯,还带着点血腥和男人的汗臭味道。

音乐继续,一如往常的悠扬和慵懒,画面是扭打在一起的男人,暴绽的青筋,凌乱的鼻血,撕扯的无序,斯沃夫被老兵们死死压在床板上,壮硕的战友们或是狰狞面目,或是幸灾乐祸,或是一脸自豪地看着犹如被抓住的兽物一般挣扎的斯沃夫。

斯沃夫看见烙着“Marine”字样的铁楔子,精神高度紧张,他们要为他打上烙印,你从此属于陆战队!我不认为这是制度化,相反,这是在激发他们所有人的个性。

而群体性的“烙印”是一种荣耀。所以老兵特洛伊说:

一句“欢迎来到烂人营”当头一棒般宣告了军旅生涯的正式开始。

不是每个人都是一名合格的大兵,看来斯沃夫不是,仅仅是老兵们的玩笑就让他几近崩溃。喝着泻药躲在军医院或许是个不错的好主意,所以斯沃夫一边坐在马桶上,一边大口饮着泻药,滑稽得让人心疼。

在厕所里,导演用交叉画面的闪回叙述斯沃夫的生涯,打过越战的颓废老爸,伤心绝望的主妇妈妈,精神障碍的姐姐,以及性感妖娆的女友穿着陆战队纪念体恤的满脸笑容。

命运总是教人捉摸不清,自认为不适合陆战队的斯沃夫,却受到了塞克斯上士的赏识,一句“听说你不笨”调笑了这些脑袋空空的大兵们,所以斯沃夫即将进入STA——侦察狙击连。

塞克斯上士,杰米福克斯的表演不能再给分了,精准的眼神把控,沉着自信的语气,那一股子的不怒自威和军人荣耀感,以及时而玩弄的严肃正经的玩笑,正如让斯沃夫在全队面前用嘴吹奏小号。

塞克斯让斯沃夫吹军号

一个活脱脱的陆战队士官,是一个浓墨重彩的角色。

粗暴地抢走斯沃夫的《局外人》也不忘落下一句:这里可没有这么高深的东西。看来,陆战队真的没有诗人,哲学家抑或什么学识渊博的头脑,

他们都是锅盖头。

这不是一个命令,而是一种荣耀。所以斯沃夫腆着谄媚,看来年轻的心脏需要刺激。

接来下就是训练,

体能训练

训练,训练。

射击训练

这些新奇但是残酷的训练,让斯沃夫深陷此中。

狙击手训练

然而,斯沃夫第一次明白生命的脆弱,从而抛开对于英雄对于战场幻梦的是一次意外,死在训练场枪口下的新兵的粉红血舞袅袅之中,斯沃夫第一次见识到了战争。

死亡的新兵

除了一晌的沉默,别无所有。

斯沃夫入选了STA,特洛伊成了他的观察员,他着迷了,死亡的味道浓烈却上瘾。他想要看到粉红血舞——一瞬间的击杀。

参战

1990年,海湾战争爆发。

斯沃夫要打仗了,这次是真的。前往海湾地区的前一夜,看着用以提升士气的《现代启示录》,所有的大兵们癫狂而激动,所有的血液都沸腾翻涌,歇斯底里地呐喊,关于枪林弹雨的英雄幻梦再一次出现。

不知道科波拉知道自己的这部反战片用以鼓舞士气会作何感想?

作为美国总统的“御林军”,海军陆战队被优先派遣前往沙特执行“沙漠盾牌”任务。

这时还在飞机上调戏空姐的他们做着美国天下无敌的大国梦,以为两周就可以结束这次“沙漠郊游”,殊不知漫长的等待和煎熬还在后面。

飞机大炮,整齐的队列,一致的戎装革履,震耳欲聋的直升机螺旋声,热浪中的车辆

以及指挥官的一阵激昂顿挫,这就是斯沃夫想象中的战争,当然,只是想象中的。

士兵们的性格也一 一浮现,“冲动,孩子气”的,沉着冷静地,看破红尘的,担负责任的。通通走马上场。

没有战争?男人们的荷尔蒙该如何宣泄?女人!

战友们调笑着斯沃夫的女友,释放着无处安放的热烈冲动。

调笑斯沃夫

一副浮世绘在沙漠里展开,塞克斯军士的STA时刻不敢松懈,即使驻扎下来,也时不时来一场毒气训练,绷紧的吉他弦声响起,锅盖头们手忙脚乱,黑色幽默一览无余。

喝水,巡逻,扫雷和射击训练,然后再喝水。枯燥而且带着沙漠的味道,干呕出沙子一般。

酒酡色的苍穹下,日复一日地等待,等待什么?无人知晓。

余下的时光,甚至斗蝎子都可以成为这群沙漠里的野兽们的快乐。

漫长的等待之中,即使再锋利的刀也会爬上锈迹,再机敏的头脑也会愚鲁,陆战队也一天天地沉溺着在一隅荒芜的时光里,等待。这就是他们的海湾战争,等待着原油价格的起起伏伏,等待着伊拉克人的大兵压境,等待着成为英雄的那一天。

自慰,谈论女人和生命,幻想女友出轨,继续自慰。光荣的海军陆战队,光荣的战争。

偶尔去看看士兵们不忠的女友,贴在“婊子墙”上的样子。

在记者面前穿着生化防护服打一场粗野的橄榄球之后玩一场“战场亲热”足够释放欲望了吗?

不够?再来一次雨夜操练。

雨夜,暴雨如注,如绸如缎。几百天的压抑,在这个雨夜爆发,斯沃夫的女友出轨了,这场战争终于让他失去什么了。或是一个女人,抑或是一个坚持的理由?

大门乐队歌曲响起,吉他如泣如诉,哀怨得仿若天地迤逦连绵暴雨,可是沙漠里哪来的暴雨?斯沃夫呕出了沙土,全身心被掏空一般,一个梦,还是现实?

一个战友的妻子寄来了自己和别人交欢的视频,斯沃夫明白这也是他的女朋友,他失去了什么。

在军队里,什么都是标准化的。哪怕受伤,死亡,但是如果疯了?没有解决方法。

为了忘却,为了坚持下去,圣诞夜他带着酒精准备一场狂欢。

律动嘈杂的音乐中,凌乱着动作的人们尽情地宣泄,把心胸中的阴郁的结痂都化作癫狂,像极了最后也像极了开始。

突然间,炮声大作,原来是代替斯沃夫值班的战友失火引爆了火炮,漫天的花火撕开黑夜阴翳的伤口,美得摄人心魄。锅盖头们都以为伊拉克人来了,慌忙迎战,却只看到这一番场景。

失职了,很简单。降低军衔,以及去烧粪便。

恶臭,混着火药味,再香的香奈儿香水也无济于事,这残破的差事让斯沃夫再崩溃的边缘试探。

这就是他的战争,压抑,苦闷,燥热,失却女友,插科打诨,还混着硝酸和粪便的味道。

为了泄愤,更为了泄开自己心中的淤积,他几乎杀死那个失火的战友。

这一段杰克吉伦哈尔的表现是充满爆发力的,那一条条横绽开的青筋和蓄满火焰的眼神真实可见。只要一枪就结束了这段苦旅,只要一枪。

热浪焕焕,天地形影模糊。

他们遇到了一队阿拉伯人,第一次遇见阿拉伯人,他们如临大敌,却发现他们只是平民,战争还在远处。漫长的沙上行走,没有尽头。

毕竟只是一个小插曲。陆战队还不忘自嘲:陆军有卫星,我们只有无线电话。

很快,很快。一百多天的等待之后,举世震惊的“沙漠风暴”如期而至。

终于,关于海湾战争的意义讨论就在这漫天蔽日的沙尘之中开始了,锅盖头们早就褪去了一开始的杀敌热血,这场战争到底在打什么?我们又该打什么?特洛伊的语言如冰一样地退却了锅盖头们的热血:当我们还在路上行走,飞机的炮弹已然结束战争。这是一场淘汰他们的现代战争,他们太慢了,还未行走,战火已经在远离他们几百公里燃烧殆尽。

因为特洛伊的梦想要落空了,他不能继续待在陆战队了,那么就让陆战队永远在他身上吧。

众人闹腾,一如一开始的新兵恶作剧,他们一拥而上抓住了特洛伊,激怒了他,盖下了“Marine”,这是一种绑定,就像男人的手忘不掉步枪,他们的脑袋永远是锅盖头。

他们终于明白了战争的意义,营帐成为了他们的马戏团,在那里面他们不会被任何人触碰,成就他们的乐园。

炮火轰隆,硝尘弥弥,空气中是硝烟和炮火的味道,

斯沃夫矗立战壕之上,闭上眼睛让自己的每一寸肌肤每一个毛孔尽情地呼吸硝烟,体验战争的味道,然后,操起枪来以一当十,英勇杀敌!

没有,然后尿了裤子。

战争,来了。伊拉克的炮弹暴雨如注。他奔跑着,踉跄着,一开始的“杀光伊拉克人”成了“千万不要死”。嘿,英雄们成了尿裤子的怂蛋?

行军,

到了一处停车场,黑色的焦炭尸体还保留着死之前的姿势,战争就在他们身上。

原来战争不是漫天飞舞伴着“女武神”的耀武扬威,也不是一身戎装的英姿飒爽,更不是荣誉勋章的沉甸甸,是焦黑的尸首,是凌乱的战场,是空虚的毁灭。

黑夜,油田被飞机的炮火点燃,天上下起了石油雨,大地在流血,一种魔幻现实主义油然而生,烈火冲天,黑色的腥臭的原油淋漓。

第二次致敬《全金属外壳》的地方来了。二等兵富勒虐尸,借由此来表示战争,这就是战争,他们的意义已然随着燃烧的石油一并消逝。

塞克斯上士也找到了斯沃夫,他告诉他自己的秘密,他家境充裕,本不该在这茫芜的沙地浪费生命,但是他热爱陆战队,这是他的归属感,斯沃夫若有所思,

战争到底是什么?

斯沃夫和特洛伊接到了命令,狙杀伊拉克高官。有机会开枪了,两人几乎欣喜若狂。

就在临门一脚的时候,空军的长官叫停了狙击,“你一枪只能打死一个,我们可以炸翻他们几千人”,空军得意洋洋,在他们眼里两个陆战队的狙击?不过儿戏。战争,快要结束了。

特洛伊苦苦哀求,这是唯一的开枪机会,战争就在这一枪里面。

他只得到了拒绝,他哭了,像个丢了玩具的孩子。他的战争结束了,他一百多天的漫长等待结束了,也都失了意义。在战争中,总得找点意义,哪怕是一枪。

“我们还有没有机会开枪杀人?”“我不知道。”

伴着空军掀起的火海,投射在玻璃之上,他们两有气无力地瘫着。战争不是人与人的,是人与机器的,他们的几秒之间,千万生命在火海消逝,成了高官们的政绩,他们的战争要的不过是一枪而已。

步兵杀死目标需要5000发子弹,空军需要二百万美元,而狙击手杀死敌人只要一枪,一枪。

很讽刺,不是吗?

故事的最后,不,战争的最后。

盛大的篝火派对,海湾战争结束了。面对着癫狂翛然的庆祝大兵们,只有依旧穿着戎装的斯沃夫和特洛伊缄默无言,于他们而言,战争没有任何意义。

特洛伊说:你现在可以开枪了。

画面一转,大兵们都朝天射击,把自己的一腔失意都化作这划破夜空的花火,激烈且蓬勃。

战争,结束了。

回乡

回到美国,大巴四周是拥簇欢迎他们的人们,鲜花锦簇,他们成了英雄。

一位越战老兵冲上车来,几番欣喜之后,眼神重回黯淡。他的战争早就结束了,他的战争却永远没有结束。

锅盖头们,都一样。

斯沃夫的低沉嗓音再次响起:

每一场战争都不一样,每一场战争都一样。

锅盖头们各奔东西,斯沃夫的女友终于和他分手,他戴上帽子,箭步离开。

他们之中有人身居高位,

也有人落魄不堪,有人成家立业,

也有人飘零一生。

塞克斯继续当兵,继续自己的理想。

而特洛伊英年早逝,他的一生都是一场战争,现在战争结束了。

也可能,也许,战争从未结束。

只剩一腔难诉的胸臆和徒留的遗憾,战争到底是什么?没人喜欢战争。

《锅盖头》非常另类的黑色战争片,初次观看是年少的午后,百无聊赖之间看到这部电影,不知道哪个low逼编导写着:男人必看。看完之后,只觉得满嘴的沙子,知道锅盖头们依旧在沙漠中彳亍,知道战争还在继续。

你说呢?

就如电影里的台词一样:

“所有的锅盖头,战死的,未死的,杀人的,他们都是我。我们依旧在沙漠中,漫无目的地等待。”

如果你喜欢战争,那么请来看看,战争和英雄都应该让你走开。

因为战争一点也不酷!


《锅盖头》让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单选

0

0%

黑色幽默的风格

0

0%

写实冷酷的镜头

0

0%

等待戈多式的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