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县域经济排行榜出炉,看你的家乡占第几位

6月3日,陕西省统计局发布了《2018年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报告》。回顾2018年,陕西县域经济呈现较快增长的态势、县域经济规模总量壮大、县域经济建设迈上新台阶。

黄陵县

2018年,陕西全省77个县(市)实现生产总值10738.27亿元,总量突破万亿元大关,较上年增长8.4%。其中,生产总值超过 100 亿元的县(市)达到39个,较2017年增加4个;而超过 200 亿元的县(市)达到了11个,比2017年增加1个。

截至2019年6月,陕西省共有107个县级行政单位,其中包括5个县级市,72个县和30个市辖区。悦君(just-xa)根据公开资料独家整理了2018年陕西省县域经济GDP排行榜,并对全省30个市辖区和77个县(含5个县级市)进行了分别排名。

陕西省30个市辖区GDP排名榜单

陕西市辖区GDP排行榜

全省共30个市辖区,其中西安11个、咸阳、宝鸡、铜川各3个、渭南、榆林、延安、汉中各2个,安康、商洛各1个。

安康汉滨

西安市包揽了前5名以及第7、第9名。地级市中,榆林市榆阳区、宝鸡市渭滨区、渭南市临渭区分列第6、8、10名。咸阳市秦都区、渭城区分列11、12。安康市汉滨区、延安市宝塔区、汉中市汉台区分列第15、16、17名。

陕西省77县GDP排名榜单

陕西县域经济(县级市、县)GDP排行榜

(注:由于西咸新区行政体制调整带来的变化,泾阳县GDP已不含西咸新区泾河新城部分。据估算,加上之后泾阳县全县GDP在200亿左右,位居全省前列。)

总体实力偏弱,发展水平亟待提高

与国内其他省市相比,陕西省县域经济整体不强。全国百强县中,陕西仅有神府两县入围。县均规模普遍偏小,强县不多。

生产总值(GDP)超过200亿的共11个,分别为神木市、府谷县、靖边县、韩城市、定边县、城固县、兴平市、洛川县、三原县、彬州市、凤翔县。其中,神木超过千亿,府谷超过500亿,靖边、韩城、定边超过300亿。

生产总值在百亿以下的仍有38个县,占到了全省的一半。

府谷城区

人口规模居前10的县市分别是:富平(75.4万)、蒲城(75.2万)、大荔(70.4万)、周至(58.9万)、乾县(53.7万)蓝田(53.3万)、兴平(51万)、凤翔(49.2万)、城固(47.2万)、神木(47.1万)。关中多达8个,陕南陕北各一个。

人口不足10万的有10个,分别是:佛坪、留坝、黄龙、镇坪、太白、吴堡、甘泉、宁陕、宜君、麟游。陕南4个,陕北3个。宜君、太白虽然隶属关中地区的铜川、宝鸡,但地理上更靠近陕北与陕南。关中人口规模最小的麟游县,仅9.23万人。

人均GDP居前10的是:神木、府谷、凤县、麟游、黄陵、洛川、志丹、吴起、靖边、定边。陕北以压倒性优势占据8席。

凤县

对标中部省份安徽,2018年,陕西77个县(市)实现生产总值10738.27亿元,仅为安徽61个县(市)生产总值的76%。县均生产总值139.46亿元,仅为安徽的60.2%。生产总值超过200亿元的县(市)11个,比安徽少24个。生产总值超过300亿元的县(市)5个,比安徽少8个。

县域经济的相对落后制约了陕西省经济总量的稳定增长。

区域发展不平衡,陕南陕北相对落后

注:彬县、神木已设市

高陵、户县、华县、横山、安塞、南郑已改区

陕西内部整体呈现出陕北两极分化,关中相对稳健,陕南相对较弱的区域发展不平衡态势。

2018年,陕南县域经济增速达到9.5%,继续领跑三大区域,分别高于关中和陕北2.1个和0.7个百分点。但多年较快的经济增长尚未改变陕南县域经济实力较弱的状况。

全省排名前10的县中,陕北4个,关中5个,陕南仅1个;

排名前20的县中,陕北5个,关中13个,陕南2个。

排名前30的县中,陕北7个,关中17个,陕南6个。

排名前50的县中,陕北10个,关中25个,陕南15个。

51名以后的27县中,陕北10个,关中8个,陕南9个。

由此可见,陕北地区县域经济两极分化十分明显,强县与弱县并存,不同县之间经济差异巨大。陕北两市的北部、西部有着储量丰富的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能源,因而经济发展迅猛,但靠近黄河的东南部13县资源匮乏,经济发展则相对落后。

岚皋

陕西经济发展较好的区县以平原区县为主,地势开阔,人口众多、交通便利,关中绝大部分区县都是如此;陕南与陕北的强县或是农业发达、如洛川;或是工业基础雄厚;如城固,或是拥有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资源,如陕北的定边、靖边县、凤县。

已被层层绿意覆盖的定边 图/网络

靖边 图/网络

经济总量较小的区县多人口规模较小、地处山区。全省经济规模后10位的县,人口均在10万以下。

陕南的佛坪县、留坝县深处秦巴山区腹地,甚至坐落于自然保护区内,保护环境自然生态是第一要义,不应因发展经济而破坏生态。同样,黄龙县也地处陕北最大的一片林区之内,森林覆盖率达74.3%,被誉为黄土高原明珠,陕西的一叶“绿肺”。

佛坪 图/西大街游民

撤县设市,陕西仍然需要补课

由于未能赶上90年代撤县设区(市)的末班车,陕西一度仅有3个县级市,一度排名全国倒数第三,远远低于全国其他省份。

与全国其他省份动辄十几二十几个县级市相比相比,陕西的县级市数量居然只高于青海、宁夏两省!与周边相邻省份相比,远低于山西(11个)、四川(17个)、内蒙古(11个)、河南(21个)、湖北(25个)。

关中城市群发展规划图

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关中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指出目前关中地区存在突出问题首要就是城市数量总体不足,大城市少,中小城市发展偏弱,分布稀疏且分工协作不够紧密。陕西省急需布局和发展一批中小城市,发挥带动辐射周边的作用。

1997至今拟撤县设市(区)、未获批复的县数量 图/南方周末

1997年至今,陕西省申请撤县设市(区)的数量位居全国之首,达到了21个。但由于行政区划宏观政策的调整,从2002年到2015年间一直未有获批。随着神木、彬州相继撤县设市,陕西省县级市数量达到了五个,但与其他省份相比仍然很少。

韩城县域经济发达,于1983年设市,欲打造为晋陕豫金三角中心城市;华阴因其境内有著名的景区西岳华山,加之各项基本条件都已具备,因此于1990年撤县设市;兴平军工企业密集,工业制造业发达,于1993年撤县设市。

韩城古城

神木位列全国县域经济百强,于2017年撤县设市;彬州工矿业发达,经济规模已达到设市标准,于2018年撤县设市。

神木市

县级市,一般由省直管,拥有省政府赋予的高于县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发挥着区域中心的带动辐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陕西县级市过少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陕西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羸弱是陕西各地市普遍存在的短板。

彬州市

近两年来,陕西已有高陵、华县(华州)、横山、安塞、户县(鄠邑)、神木、南郑、彬州8个县相继完成了撤县设区(市)。凤翔县正在等待国务院审批中,相信很快会完成批复。陕西仅剩下安康与商洛为仅有单个市辖区的地级市。

南郑区

陕西经济在过去十年量速齐增,引发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改观。2018年全省实现GDP2.4万亿元,排名居全国第15名,人均gdp位列第13。全省城镇化率2018年已达到58.13%,不少县城早已达到了撤县设市(区)的标准。

目前上报省政府要求撤县设市的还有子长县、旬邑县、勉县、富平县、蒲城县、靖边县、绥德县、黄陵县等7个待省上通过后才能报请国务院进行审批后即可设市。

三原

当然,撤县设市、设区都有“门槛”。并非所有的县都能够改市改区,而是综合考量人口密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镇集聚的人口,尤其是非农业人口达到城市化的标准,并且各项经济总量指标达到城市化的程度,才构成撤县设市、改区的条件。

目前,已上报省政府要求进行行政区划调整的8个县,在各方面都具备条件后,获批撤县设市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陕西省下一步的行政区划调整工作仍然有待进一步观察。

近年来发展迅速的黄陵 图为紫娥寺

你的家乡排在第几位?

你认为还有哪些县应当撤县设市(区)?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二三里编辑 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