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 | 齐头并进!贵州镇宁的“555”农业产业工程

从镇宁东北面的茅草坡山主峰,到南端良田镇北盘江出县界,有着上千米的海拔差距。这样明显的地理差异曾经造就了镇宁的贫困,是镇宁“穷帽子”和“富帽子”之间的鸿沟,更是阻碍镇宁县经济发展难以跨越的天堑。

在荒地上实现脱贫致富,曾经被视为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但近年来镇宁县没有将之视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阻碍,反而在荒地上以苦干实干的坚韧,种下了农业的“希望之花”,开创出了增收致富、脱贫攻坚之路。

依托山区自然优势,镇宁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八要素”为主线,结合各个地区的资源禀赋和传统种养习惯等因素,因地制宜大力推进“555”农业产业工程,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立足于此,镇宁北、中、南三个片区的产业发展带正逐步形成差异互补、分布协调、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布局。

县域经济 | 齐头并进!贵州镇宁的“555”农业产业工程

那么镇宁“555”农业产业工程到底是哪三个“5”呢?

第一个5 是“五大产业”。在脱贫攻坚硬仗中,镇宁县强力实施“五大产业”。镇宁以调减玉米等低效作物为契机,统筹规划蔬菜、茶叶、中药材、食用菌、生态家禽“五大产业”,科学谋划、规划布局,打造贯穿镇宁境内公路沿线两侧可视范围内特色产业带,精准推进产业扶贫工作。

镇宁在地势平坦地带,大力发展有机蔬菜、大棚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农业优势产业,重点打造具有“镇宁标签”的有机蔬菜、绿色蔬菜,调优中药材品种;

在丘林地带,大力发展茶叶、生态畜牧业,打造生态循环茶叶带,统一“江龙团叶茶”商标,培育“过江龙”、“贵州生态黑茶”、“江龙毛尖”、“山和水”、“浪风关”等一批优质茶叶品牌。

  • 在有着3.28万余亩茶园镇宁县江龙镇,始终把茶业作为振兴镇域经济,带动农民增收的支柱型产业来发展。依托生态资源优势,结合城镇化综合开发,将茶旅一体化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目前,镇宁全县种茶7.55万亩,通过无公害认证茶园6.03万亩,茶产业涉及1.6万余户农户,其中,贫困村17个,贫困户1898户7411人。

第二个“5”就是蜂糖李、樱桃、火龙果、百香果、芒果“五朵金花”。

镇宁自治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跨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及南温带等多个气候带,地域性温差较大。地势北高南低,气候随海拔降低而升高,降水量则相反。依据自然条件和气候差异,镇宁县精准定位,将“镇宁蜂糖李”、“镇宁樱桃”、火龙果、百香果、芒果等五种精品水果作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

同时镇宁划分北中南三个片区,依托三个片区区域优势和现有省级高效农业园区及市级园区,具体规划产业种植区域。在南片区重点发展蜂糖李、火龙果、芒果、百香果,中北片区重点发展樱桃产业,立志把精品水果打造成贫困群众增收的重要渠道。

  • “镇宁蜂糖李”主产区域在镇宁南部的六马镇、良田镇、简嘎乡、沙子乡等地。镇宁以六马镇为中心建立了贵州省级高效农业园区——镇宁自治县蜂糖李产业示范园区。“镇宁蜂糖李”2017年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约3万亩。同年,“镇宁蜂糖李”荣获“全国优质李金奖”荣誉称号。

第三个“5”则是500亩以上坝区示范建设。

镇宁县按照“优势产业优先发展、优势品种优先突破”原则,以21个500亩以上坝区为主战场,聚焦县域优势主导品种。根据各坝区产业现状,镇宁实行“一坝一规划”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战略方针,围绕延长产业链、完善利益链、提升价值链的目标,推动坝区农业产业向绿色化、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转变,建设一批集中连片的产业基地,打造培育一批具有市场影响力的蔬菜品牌。

同时加快500亩以上坝区农业附属设施建设,增加农业抗风险能力,提升农业经济效益。  

  • 作为镇宁500亩以上坝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成功案例之一,扁担山镇将蔬菜种植作为产业扶贫主导产业,立足水源丰富、气候及地形优势,规划两个示范园区和一条产业带。2018年扁担山镇种植蔬菜7000余亩,实现355户1917人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12.16%。

2018年,镇宁实现坝区农作物复种面积达40.81万亩(其中经济作物高达29.13万亩),农作物保险参保9.56万亩,综合效益显著提高,农产品商品率达44%,平均亩产值4620元,实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22元。

在“以产业大发展助力农户大增收”的思路下,镇宁“555”农业产业工程发展态势趋稳向好。镇宁县以村为点,以乡镇为面,以全县为体,扩大推广“企业 合作社 农户”“企业 农户”“合作社 农户”等模式,通过落实农户在产业链、利益链、价值链中的环节和份额,解决农户就业增收等问题。在从荒山到园区再到特色山地产业之路上,镇宁县“555”农业产业工程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力支撑。

拾墨为什么关注县域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和实践探索充分证明,立足资源禀赋和突出比较优势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推动思想解放和重视制度创新是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动力源泉,围绕特色产业和培育产业集群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协调城乡关系和促进区域发展一体化是县域经济崛起的重要途径,激活要素活力和促进市场化水平提升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支撑,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保障。加快县域经济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是从根本上消除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重要途径。如果你对县域经济感兴趣,那就打开今日头条APP,在上方搜索栏输入“县域经济”,然后就会看到一系列的内容!

县域经济 | 齐头并进!贵州镇宁的“555”农业产业工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