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社”融合化身“田保姆”——“粮书记”游永平

“游书记,今年我家的田又包给你帮我种,好久来帮我把秧子育好噻,”重庆市梁平区龙门镇文圣村村民跑到文圣村公共服务中心向 “粮书记”游永平申请水稻生产社会化服务。

在疫情防控期间,文圣村支部书记游永平从大年初一就开始战斗在防疫第一线,舍小家顾大家,走家入户排查重点人员,宣传防疫知识,驻守卡点,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身影,同时还要带领党员突击队做好困难群众的生活困难救助工作,为他们送粮、油、菜等生活物资,保障了全村的疫情平稳过渡。

以农业现代化促进传统产业发展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农业的现代化、规模化、产业化的要求,也迫使农业必须走上现代化发展道路。

2014年7月,游永平牵头成立了重庆市文圣农机专业合作社,把先进的农机技术应用到土地耕作中去,别看他50来岁了,可他操作耕田机、插秧机、收割机都是一把好手,远近闻名。参加了西安举行的全国三社融合交流会和重庆农科院水稻社会化服务交流会并分别作经验交流发言。目前,文圣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农机已由最初的几台发展到现在拥有插秧机9台、微耕机81台、拖拉机1台、机动喷雾器10台、水稻收割机2台、农用汽车1台,作业面积由最初的几十亩发展到现在的6000余亩,跨区域机械服务覆盖8个村(社区),帮助农户实现了水稻亩增产100公斤以上,亩节本增效400元以上。

以“三社”融合促农业社会化服务精细化

“现在种地再也不难了。”文圣村村民每年基本只需要做一下自己田地间的施肥、关水等简单的农活后,就只等着把粮食装袋回家了,“三社”融合让他们享受到了种田4S服务。

2019年,梁平区供销社以文圣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三社”融合试点单位,还送去了价值15万元的收割设备,并围绕破解“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依托基层供销社、信用社和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了购买农机、农资,开展统耕统收、统防统治、统销统结等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针对农户的不同需求,推出了“全托管”和“半托管”两种模式,农户可以通过菜单式选择“三社”融合的服务项目。此举不仅让土地释放出了巨大潜力,农民在获得稳定的土地收益的同时,还可以摆脱土地的羁绊,到更广阔的天地去寻找增收致富途径,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乡村振兴中,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经营管理人才是关键,游永平正是这样一个“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他与村两委一道,充分利用“三社”融合发展契机,为农户做好生产生活服务,调动农户积极性、创造性,带动村民参与到集体产业发展上来,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农村发展带领群众致富的发展优势,让广大群众拥有更多更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