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地名系列:从乐安亭到乐亭(三)

唐山地名系列:从乐安亭到乐亭(三)

唐山地名系列:从乐安亭到乐亭(三)


周景宝


三、乐安镇

相对于乐安亭与乐安城来说,乐安镇建置时间的记载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归纳起来,约有四种说法。

一、魏晋或魏晋以前建置说:

乾隆《乐亭县志》卷二"职方下"记载:"辽于今治置乐安镇,仍属马城"。该句下有一段按语:"然乐安镇从古有之","是魏晋世已然,非辽置也"。(36)

在光绪《永平府志》卷二"沿革表"中,只有"《晋书·载记》曰乐安镇"(37)不到10字。

《河北省乐亭县事情调查》"县之历史"一节中,记有:"唐元宗开元二十八年,置马城县以通滦河水运;按唐书马城为古海阳地,魏晋乐安镇既属海阳,则是地唐时当属马城矣"。

(38)

从光绪《乐亭县志》开始,到《乐亭县志稿译编》、《乐亭县志》、《乐亭县志》(1987—2005)等志书,就只记有"晋为乐安镇"(39)五字了。其中后三种志书,只是沿袭。

二、隋唐建置说:

乾隆《乐亭县志》卷二"职方下"里,先是在"隋"条下注有按语:"隋以开皇三年平高宝宁,六年省肥如入新昌,十八年改名卢龙。(大业初置北平郡)。疑乐安镇应并隶此"。(40)

三、辽朝建置说:

万历天启《乐亭县志》卷一"舆地志"中有:"辽于今治置乐安镇,仍属马城","唐置马城,辽置乐安镇,金始置乐亭县"。(41)

《乐亭县志稿译编》中的"建置"一章有:"惟辽则易亭为镇。《滦志》载:齐陶,寿昌间监乐安镇酒务,此其证也。"(42)

四、明朝建置说:

据两种唐山地名志:"明朝建镇,为乐亭县城"。(43)

在辽朝建置的一种史料中,提到了齐陶。

齐陶,又是何许人也?

今据光绪《永平府志》卷六十"列传十二·行谊一"记载:


齐陶,其先宏正人。高祖文及,仕郑州防御使,后徙石城,再徙马城乐安镇。……陶于辽寿隆间监乐安镇酒务,善干办。金天会间,授明威将军,阶三级,仆马万余。而厌侈靡,崇节俭,孝友慈惠,动以礼法律身,乡间翕然称之。(44)


另外,在乾隆《永平府志》卷之十八"人物志四·孝义"条下,也有:"齐陶,马城人,天性纯孝,孚于闾里。寿昌间征受石城令,迁明威将军"。(45)

康熙五十年《永平府志》卷之十八"人物·前"之中亦有:"金有齐陶,其先弘政人,徙居马城,官明威将军,以好义称"。

(46)

齐陶殁后,葬在乐亭城西三里某处。这在万历天启《乐亭县志》卷十一"丛纪志·茔墓"中有载:"齐将军墓,城西三里,齐氏自明威将军陶仕于金,厥后有登显秩暨信武将军,累世簪缨。今墓有石兽五,石人一,张县君志石"。(47)

北京市西南郊房山区大房山中的云居寺,是佛教经籍荟萃之地,寺内珍藏着石经、纸本经、木版经,号称"三绝"。"隋末唐初,幽州沙门静琬首先在此刻藏石经,以后历代继续刻增,迄于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以盛唐、辽、金时期所刻数量最多,分别藏于石经山上9个石洞及云居寺西南的地穴中。中国佛教协会曾于1956—1958年对石经进行了调查、发掘和整理,共有大小经板碑刻15000余块,刻佛经1000余部,3400余卷,为中国重要的佛教遗物。有些刻经题记中还保存着唐天宝至(金)贞元年间北方某些州郡的行会名称,可以了解当时地方工商业的情况"。(48)

在上述石经中保存的金贞元三年(1155)的《中阿含经》中,有一篇齐陶的题记:"施主平州管内滦州马城县乐安镇信武将军骑都尉汝南县开国食邑三百户致仕齐陶特舍己财奉为法界众生同成佛道续造此经一卷"。

(49)这篇题记,透露了两条重要信息,一是乐亭历史上的建置沿革情况,一是齐陶所任官职的具体情况,故十分珍贵。

综合整理上述史料,可以得出齐陶的小传:

齐陶,辽金时人。祖先是弘政县(今辽宁义县东北二十五里)人。高祖齐文及,曾出任郑州防御使(从四品)。先是举家迁徙石城县(今河北唐山市东北开平镇),后再次迁往马城县乐安镇,就是今天的乐亭县乐亭镇。齐陶在辽寿昌(隆)年间(1095—1101)担任乐安镇掌酒的监造和征收酒税的官,精明能干,做事利落,后曾出任石城县令。金天会年间(1123—1138),被授予信武将军、骑都尉(从四品),阶三级,获"开国"封爵名号,在汝南县有封地三百户。齐陶天性纯孝,敬老慈幼,行侠仗义,深孚众望。虽有仆人及马匹万余,但厌恶奢靡,崇尚节俭。遵纪守法,得到百姓的一致称赞。齐陶殁后,葬在乐亭城西三里某处。

在以上四种建置的说法中,笔者比较倾向于时间稍晚的辽代建置说。关于"魏晋建置说",只有"晋为乐安镇"短短几字,史志中用来证明乐安镇的,却是石虎运谷乐安城之事。(50)

用乐安城来注释乐安镇,有些不妥,仍需细考。"隋唐建置说"亦属猜测,证据不足。"明朝建置说"是两种唐山地名志论定乐亭镇建于明朝,惜未注明出处,无法核实。而辽代建置一说,即有史料记载,又有实物佐证,当不会有误的。

当年乐安镇有多少人口?

据《辽史》卷四十"志第十·地理志四":"马城县。本卢龙县地。唐开元二十八年析置县,以通水运。……辽割隶滦州,在州西南四十里。户三千"。(51)

再据两种唐山地名志:"马城县疆域,当以今马城为中心,向四周作不等距伸展,应至今昌黎西部,滦南东及东北部,乐亭大部至全部,滦县东南部"。(52)

古代虽有地图,大多简略。且辽代马城县舆图,迄今未见,只得以今天的地图来作参考分析。经查《唐山市政区地名图》(53),旧马城县疆域,乐安镇约占二分之一。辽时马城县有户三千,即乐安镇有户大约一千五百。暂按每户平均5人计算,乐安镇当时约有人口七八千左右。

乐安镇地处海隅,交通不便。故清代之前发生在畿东的几次战争,没有波及到此。从崇祯二年(1629)至十五年,清太宗皇太极对明朝发动了五次大规模自山海关以西长城各关口入塞的军事行动,永平府即首当其冲。如第一次是崇祯二年,清军先后攻克京郊四周,又占据永平、滦州、迁安等地,大肆抢掠。第二、三、四次又深入内地,一直打到济南,造成了历史上少见的人间惨剧。(54)第五次为崇祯十五年十一月初,清军左翼从界岭口突入长城。不知怎的,有一股竟窜到了汀流河,"息马汀流河"(55),即在汀流河休息打尖。因此次清军目标是南下山东,在同右翼会师蓟州后即挥师南下,故未再向南进入乐亭县城。纵观这段历史,永平府辖各州县,均不同程度遭到洗劫掳掠,而地处一隅的乐亭县城竟能数次有惊无险,亦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其实,历史上的乐安镇也曾遭到兵燹。查光绪《乐亭县志》卷十"人物志中·列女上"内,第一篇就是金代"张氏"的小传:


信武将军齐某继妻张氏,锦州故工部尚书九思后也。适齐,封汝南县君,能抚其前子。将军观史,氏每从旁问古兴亡成败之故,将军重之。将军卒,冰霜自矢。贞佑初,蒙古兵入平滦大掠,乃携家之燕。乱平归业,已焚荡无遗。氏拮据治家,竟能保有宗祀。孀守三十年卒。及殡,执绋送者千人。

(56)


上述史料,透露出了一条"蒙古兵入平滦大掠"的信息。据乾隆《乐亭县志》卷二"职方下"记载:"宁宗嘉定六年(金卫绍王至宁元年),蒙古兵三道南侵,以合撒儿等为左军循海而东,掠平滦诸郡"。(57)至宁元年即贞佑元年(1213),也是宋嘉定六年、蒙古太祖八年。贞祐元年八月,蒙古兵分三道南下,铁木真以皇弟搠只哈撒儿等为左军,循海而东,大肆掠夺蓟州、平滦及辽西诸郡,乐安镇亦遭兵燹。

时齐陶已故,继室张氏携带全家,外出避难。乐安镇的百姓们,也只得背井离乡,四处飘零。蒙古兵退后,张氏等人还乡,已是断壁残垣,满目苍夷。史志记有"乱平归业,已焚荡无遗",就真实反映了当年的景象。

在各种地方史志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信息,有许多细节,我们至今没有读懂,仍需继续努力的。

————————

(36)(清)陈金骏编纂:《乾隆乐亭县志》明清乐亭县志点校,第158—159页。

(37)(清)游智开修,史梦兰纂:《光绪永平府志》秦皇岛历代志书校注,第160页。

(38)陈佩编辑:《河北省乐亭县事情调查》复印本,第3页。

(39)(清)史梦兰纂,游智开等修:《光绪乐亭县志》中国方志丛书,第48页;乐亭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乐亭县志稿译编》,第21页;乐亭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乐亭县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第43页;乐亭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乐亭县志》(1987—2005),中国财富出版社2014年,第25页。

(40)(清)陈金骏编纂:《乾隆乐亭县志》明清乐亭县志点校,第158—159页。

(41)(明)潘敦复、刘松、王确然编纂:《万历天启乐亭县志》明清乐亭县志点校,河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9页。

(42)乐亭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乐亭县志稿译编》,第23页。

(43)唐山市地名办公室编:《唐山市地名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31页;唐山市地名办公室编辑:《河北省地名志唐山市分册》,河北省地名委员会办公室出版1986年内部印行,第85页。

(44)(清)游智开修,史梦兰纂:《光绪永平府志》秦皇岛历代志书校注,第2043页。

(45)(清)李奉翰等纂修:《乾隆永平府志》秦皇岛历代志书校注,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年,第713页。

(46)(清)宋琬等纂修:《康熙五十年永平府志》秦皇岛历代志书校注,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年,第621页。

(47)(明)潘敦复、刘松、王确然编纂:《万历天启乐亭县志》明清乐亭县志点校,第94页。

(48)辞海编纂委员会编纂,夏征农主编:《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第933页。

(49)陈佩林:《由独幽城塔基地宫看乐亭县的历史沿革》,唐山市文物管理处编:《唐山文物考古文集》,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79页。

(50)(清)陈金骏编纂:《乾隆乐亭县志》明清乐亭县志点校,第159页。

(51)(元)脱脱等撰:《辽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501页。

(52)唐山市地名办公室编:《唐山市地名志》,第241页;唐山市地名办公室编辑:《河北省地名志唐山市分册》,第386页。

(53)唐山市地名办公室编:《唐山市地名志》书前插页。

(54)谢景芳、赵洪刚:《明清兴替史事论考》,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09页。

(55)(清)史梦兰纂,游智开等修:《光绪乐亭县志》中国方志丛书,第177页。

(56)(清)史梦兰纂,游智开等修:《光绪乐亭县志》中国方志丛书,第588页。

(57)(清)陈金骏编纂:《乾隆乐亭县志》明清乐亭县志点校,第153页。


分享到:


相關文章: